第48章 超过三万人(2 / 2)

郑明与郑宽正在谈论人口的事情。

郑家管理下出生的新生儿,为了不让他们夭折,郑明专门每月给他们喂一次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

坚持个一年半载,那些新生儿身体得到了增强,夭折的情况应该就会少许多。

这个时代,出生率不低,就是夭折的太多。

营养不良,饥饿,生病等等都能导致孩子夭折。

郑家管理下,有吃有住,营养有基本的保障,加上服用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今后夭折不大幅度减少就怪了。

“父亲,现在浦吧哇和万明河东岸人口已经不少,可以考虑设县进行管理。”郑明建议道。

郑宽点头:“这事之前就有商议过,现在时机到了,自然会设县。

还有坤江东岸的开发应该进行了,以后过来的人,先安排去坤江东岸,先把那里容易开垦的水田开垦出来。

那些沼泽地,山地,以后慢慢整治。

你弄的种植园,桑蚕养殖园,也可以在坤江东岸弄一些。”

郑明早有打算,说道:“那边就比较靠近苏卡达纳苏丹国了,要安排一部分水师和陆战队的人过去驻守。”

郑宽想了想,说道:“嗯。那边有一些小的港口,可以让水师的一些中型战船停靠,与陆战队一样,各安排一百人过去驻守。”

现在水师人数有一千人左右,陆战队有五百人左右。

需要驻守坤甸,松柏港,浦吧哇,以及之后的坤江东岸地区。

坤江东岸,适合开发水田,种植园只能选在靠山,河流少的地方,情况跟坤甸这边差不多,短时间内能开发的种植园和桑蚕养殖园有限。

安排人的事情主要是郑明在弄,加上还要新建种植园和桑蚕养殖园,接下来一段时间,他要多往坤江东岸跑。

设置浦吧哇县和万明县后,加上坤甸县,松柏县,郑家现在管辖五个县,共三万多人。

……

经过差不多四个月时间,坤甸这边田间主道路以及交接港口和坤甸县城的主路,都已经建成水泥路。

现在正在给坤甸田间主道铺设木制轨道车,有了木制轨道车,以后搬运稻谷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同时也不需要那么多牛马车来拉。

因为地势平缓,用轨道车装上一两吨稻谷,只需要一两人推一推,就能运走。

等坤甸这边木制轨道车铺设完成,就会到万明河东岸的水田间主道修建水泥路,铺设轨道车。

松柏港那边,目前只有码头铺设有木制轨道车,其他地方水田比较少,地势并不平缓,需求不大。

浦吧哇那边也差不多,不需要木制轨道车。

不过,这两个地方的主道正在修建水泥路,方便以后人走,也方便用耕牛,马匹,拉货物。

就是时间比较紧,再有两个多月就是雨季了,雨水多,不方便修路。

还有就是水泥需求暴增后,石灰石消耗太快。

以后还要多从爪哇岛或者其他地方买更多的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