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大概是近四万两白银。
有八十多匹马,这倒是让郑明惊喜。
郑明先安排那三百多倭国女人,让她们先服用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然后去清洗,换上干净衣服,吃东西,然后单独安排在一起。
八十五匹马,也要特殊照顾,给它们喂汤药,免得嘎了。
之后是劝,不,是忽悠那买船票来的九百多人,这个业务郑明已经十分熟练。
最终,这些人为了这里的待遇,为了不热带病死去,几乎都会留下来。
李彦盛在郑府休息了两天,然后去爪哇岛跟荷兰人交易,顺便给郑家带货物回来。
“你们接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是学会用汉话交流,等你们学会了,我会安排你们在这里成家,以后就安心在这里生活,跟其他人一样,受到郑家的保护……”
“你汉话说的最好,叫什么名字?”
郑明在跟三百多倭国女人讲话。
被问到的这个倭国女人二十岁左右,比较漂亮,就是身高矮了一些,但眼神清亮,显然是个心思活络的女子。
她开口道:“公子,我叫千叶晴子,你要是不介意,可以叫我晴子。晴子,一切听公子的。”
声音也不错,就是气质有点媚。
“晴子,好。以后就你负责她们,带着会汉话的人,教会其他人说汉话。我也会安排人来教你们说汉话……”
郑明对千叶晴子没什么意思,让她负责,是她汉话说的最好,看起来也很听话。
半个多月后。
李彦盛回来了,带回了两千吨石灰石,二十吨硫磺,三百吨高岭土,五十吨食盐,价值大概有一万两白银左右。
在李彦盛离开时,郑家让他带走了两千吨水稻,两百吨胡椒,一千件次等的玻璃品,合计价值大概有三万五千两白银。
以后郑家的玻璃品会专门给李家去卖,这也是李家与郑家联姻获得的好处之一。
又过去数日。
今天郑明特意来到了松柏港这边的一个桑蚕养殖园,因为这里开始出生丝了。
这是郑明桑蚕养殖园里的第一批生丝。
桑蚕养殖园里的桑树苗,桑蚕都是郑明从空间中培育出来的。
“何叔,一亩桑树能出多少生丝?”
郑明看到负责桑蚕养殖园的何勇拿着一些生丝,满面笑容的走过来。
“公子,恭喜恭喜啊,这批生丝十分好,产量很高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亩桑树叶能产如此多生丝的,不可思议……”何勇很激动。
听他说完,郑明知道了,这第一批生丝,亩产达到了三十斤左右。
根据何勇所说,一般情况下,生丝亩产只有十五斤左右,现在直接翻倍。
“公子,我们的桑树长得一直都很好,很少出现虫病,桑蚕一直很健壮,所以才有这么高的生丝产量啊!”这是何勇努力寻找,思考后得到的答案。
也没有错。
经过郑明随身空间育种的桑树苗和桑蚕,生丝产量高才正常。
这一批生丝是四百多亩桑树喂出来的,大概能得到一千两百多斤的生丝。
在大陆,生丝差不多一两白银一斤,若是卖到倭国,能卖五两白银一斤。
织成丝绸的话,更值钱。
利润很大,郑明才打算大规模种桑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