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
“郑明公子今天订婚,给所有人发糖了。是哪家的姑娘这么幸运?”
“恭喜郑明公子啊!”
“听说明年就正式大婚,到时候更加热闹。”
今天是郑明与李幼嫆订婚的日子,郑府举行了订婚宴。
虽然邀请的人不多,但这一天,郑家管理下的民众,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喜糖,喜酒,瓜果。
一万多人,分发起来并不麻烦。
反而与民众一起庆祝,能凝聚民心。
这次订婚虽然给民众送了东西,但并没有公开李幼嫆的身份,把这种信息控制在小范围内,不去宣传。
郑家李家就是为了低调联姻,避免被清庭知道,给李家带来麻烦,那样也不利于郑家未来的发展。
就是要先苟住,积蓄力量。
两家已经订好了,今天给郑明和李幼嫆订婚,明年十月正式成婚。
李幼嫆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陪家人,尤其是她的母亲王氏。
到了十二月初,李彦昌,李幼嫆,王氏等李家人才离开。
回去时,带走了郑家的回礼。
水稻一千五百吨,胡椒两百吨,瓷器两千件,玻璃品一百件,以及沉香,金银首饰,珠宝等等。
其中除了金银首饰,珠宝外,最值钱的是瓷器,玻璃品,沉香三样东西。
百件玻璃品,是目前烧制出来的玻璃品中最好的一批,也就一百多件,郑家只留下来数十件。
瓷器也是郑家烧制出来最好的一批。
沉香数量也不少,其中一半是跟土著人换来的。
这些东西的价值要超过李家带来礼品价值几万两白银,如此才能彰显郑家的大气和重视。
数日后。
今日,郑明来到了一处露天煤矿开采地。
这里的地势比较平缓,每天能出不少煤炭,然后通过人力,推着木车或者用挑的方式运输出去,十分费人力。
“公子,我们这就准备好了。”
说话的是工造所负责人吕恭。
郑明看着面前的铁轨,感慨道:“能做出来已经不容易,你们辛苦了。”
吕恭不敢言辛苦,“不辛苦,跟着公子做这些新鲜东西,是我们长见识了。”
可不是嘛,要不是郑明提出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想不到可以这样做。
虽然做起来不容易,但这事意义重大,吕恭他们都很认真在做。
做的什么呢?
轨道车!
一开始郑明的想法是全用铁来铸造铁轨和铁的车,但尝试后就改变了主意。
因为要手工铸造铁轨这种大型构件,十分困难,太费时费力,郑家现在缺的就是人,暂时不可能有那么多铁匠来铸造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