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尽48
48
被陈明光料中,他大嫂这“枕边风”一吹,果真就管用。对待梁画玉置地皮开戏馆一事,陈雪堂不仅亲自到工部局打了招呼,还特地遣人去找南京路一带的地头蛇打通关节,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久,一座崭新的大戏馆在南京路盖了起来,梁画玉为戏馆取名“明珠”。
戏馆尚未建完,梁画玉便在上海滩广发戏帖,宣传开张当日将会亲自登台演出连台本戏《青霜剑》。戏帖印了成千上万,一连发了半月有余,大街小巷无人不晓,赚足了噱头。
一张飘落街角的戏帖被人拾起。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身穿一件轻巧皮衣,颈间系着条橙红色丝巾,一头长发未曾梳束,就那么披散在身后,显得俏丽潇洒。她将那戏帖拿在手中,摘了墨镜不住地端详,似对《青霜剑》这剧目内容很感兴趣。晨光下端详了好一阵,她才将戏帖揣入衣中,转头看向身侧那间店铺——
英租界,广东路,荣发南货店。
三开间的门面,牌匾下方插一面小旗,上书“南洋商会”四字,橱窗明透锃亮,生意火热非常。
女子饶有兴致地看着伙计拆卸门板、拉开大门,随即露出一盏甜美笑容,“小哥,开张了吗?”
“开张,这便开张!客官您要些什么货?”
伙计殷勤问着,那女子倒没答话,只偏了偏头。紧接着,四五个大汉不知从何处现的身,摇着手里“抵货会”的三角旗就往店里进,一边连声叫嚷,“快叫你们掌柜出来,掌柜呢?”
掌柜柏川荣在内室里听见人叫嚷,连忙出来查看,“啥事体?”
“你就是掌柜?我们是抵货会的,要查查你们店里有没有日货!”
“鄙店经营的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呀,哪里来的日货呀?”
“是不是国货,你说了不算,我们也是例行公事,得查一查才好向上司交差!”
“那便查一查好了呀,吾这里头都是正宗的国货!侬看看——荔枝、桂圆是闽广货,木耳是浙江货,还有这红糖、白糖是广东货……”
掌柜正一样样介绍着,适逢那个身穿皮衣的女子踏进门来,几个大汉立即俯首靠近,显然是她的下属。
见来人是个长相甜美的小女子,掌柜立即眉开眼笑,连声道,“女长官,女长官,侬过来看一看,吾这里——”
女子转身一挥手,只说了句“搜”。
话音落地,底下人哗啦散开,不由分说便在店堂里翻找起来,木耳、胡椒洒了一地,桂圆、红枣滚满店堂……
“李队长,日货!”
一名大汉指着一罐子白糖惊叫道。
“这是从南方运来的广货!”掌柜不服气,又不敢拦阻那几个大汉的动作,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那皮衣女子,也就是“李队长”。
后者慢条斯理地抓起一把白糖,捏了捏,又放入口中尝了尝,“没错,这的确是日本的甜菜糖,并不是广东的蔗糖。你们几个,将这家店给我封起来!”
“天理良心,吾这是地地道道的广货呀,吾有进货单!”
掌柜仍在辩解,几名大汉却已不由分说地开始抢装货品了。
小伙计看不过,喝一声“你这女人不讲理”,想要去找李队长理论,刚刚扳过那人肩膀,便被一名大汉拂到了一边去,撞倒一大坛子桂圆。来不及起身,那大汉已上前将他制服在地。
李队长低头看一眼被伙计挨过的肩膀,随即慢慢地俯下身,盯着那伙计问,“小哥,方才……你是用哪只手碰到我的?碰痛我了。”
伙计一愣,不知是在回忆她的提问,还是沉醉在她甜美又清澈的眼神里了。
“不说话,那就是两只手都碰了喽?”李队长笑了一笑,再未给伙计应声的机会,就那么利落起身,对身后的大汉道,“剁了他的手,两只。”
伙计的惨叫声里,那女子信步行出门来,双手往口袋里一插,脚步跟着一顿——
似是触到了早先搁入口袋的戏帖。
她再度拿出,迎着朝霞去看,面上浮起痴迷般的笑意,哼起戏帖上的唱词:
惨戚戚,黑暗暗;
抛下了娇妻幼子,
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