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 150 章 该让一步的时候就让一……(1 / 2)

第150章第150章该让一步的时候就让一……

后宫回事处的宫女要定下品级这事儿,在朝堂上,以及民间,都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谁能想到,有一天,女人也能当官儿呢?这和宫女完全不一样啊。

虽说这官儿小,事儿也少,权责也小,但这是朝廷定下来的品级!领朝廷俸禄,能面见皇后!

当然,朝堂上闹腾了一阵儿也就消停了,因为这部分的权利,和男人的权利是完全不相干的,半点儿不会影响到男人的权益。

再就是……好像和后宅也没关系。

现如今,也只后宫才用这些有品级的女官。那不等同于是给宫女,管事宫女,另外起了一个职位名称吗?既然没有妨碍,那也犯不着为这点儿小事儿来让皇上生气发怒了。

皇上最近心情不太好。

户部侍郎是第一个倒霉的,因着有人上折子,说绿营那边的兵器被户部扣下来了一半儿。

本来该给一万的,但只给了五千。

贪污军营的东西,这事儿胤禛自然是忍不了的。

十三王爷,怡亲王亲自出面,带人查抄了户部侍郎家。

又过了一个月,礼部尚书也被抄家了。

到八月份儿,开恩科的时候,胤禛已经是连着抄了三家,短短两个月时间,三个京官,人头落地,家产被全部抄没。

民间自然是有些说法的,还有那促狭的,要叫胤禛抄家皇帝。

但叫是这样叫了,却没人说胤禛做的不好是暴君。

因为但凡抄家,胤禛都会让人将抄出来的东西登记在册,然后朝廷公文发往各处——这官员的俸禄是多少,祖产是多少,这抄家多出来的东西是哪儿来的。

民脂民膏。

百姓最恨的是什么?贪官污吏。

现如今胤禛将这份儿抄家的财产给公布出来,百姓们也只会拍手叫好,只觉得胤禛可真是个好皇帝,半点儿容不得贪官污吏的。

百姓说皇上好,那些书生再说皇上不好,两边就要分辨分辨了。

百姓虽说读书少,但并不表示他们就是傻子,他们有些不过是没有读书的机会而已。

朝廷上的公文都会张贴出来,读书人会自己看,百姓以前是不认识字,没办法看。但现在,弘晖学校会专门派人去读,从京城往外扩散。

再者,弘晖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也并非是所有人都留在京城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选择了回老家的。

他们记那拉金婵的一份儿恩情,自然也会帮着胤禛说好话的。

弘晖学校的书局,也会将这些事儿做一个简单直白的描述。

舆论嘛,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大阿哥那边呢,最终也是应下了上课的事儿。他从宗室子弟里面挑选了小一百人,组建了一个很小的军营。

上课不t光是讲课,也会带着这些人去训练。

当兵训练苦,吃不了苦头的可以走。

但吃得了的,能留下的,将来就必然是有前程的。

大阿哥这边开始训练,胤禛也就准备顺势对八旗子弟进行一个整改了。

但整改之前,八王进京。

这边是科举,那边是八王。

胤禛坐在养心殿,听着八王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拍桌子了,胤禩还在一边添油加火:“王爷们远途而来,皇上,是否先安排老王爷们休息,再召集群臣议事?”

议什么议,让他们来讨论你们在京城中散播的那些谣言吗?

胤禛不耐烦和他们纠缠,只说道:“既然老王爷们是廉亲王请来的,那就由廉亲王来安排老王爷们的住处吧。不过,老王爷们带来的兵马,不能入城。”

“为什么不能入城?”立马有一个老王爷问道,虽说是老王爷,但年纪也就五十来岁,长的也是虎背熊腰,眼睛炯炯有神,所来的这些王爷里面,这位王爷带的兵马是最多的,足足有三千人。

胤禛冷笑道:“京城是什么地方?老王爷带兵马入京,是想做什么?带兵造反不成?”

老王爷皱了皱眉:“皇上言重,我等带人进京,也是为了确认先皇过世的缘由,若是皇上问心无愧,自然不会拦着我等。可现在皇上却是不愿意让我们的人手进京……”

“怎么的,人多就显得你们有查案的能耐了?”胤禛皱着眉,眼角耷拉下来,他本就是不茍言笑的性子,现在这脸绷起来,也是让人看着有几分胆颤的。

“先皇过世的时候,太医院院正,两位御医,还有两位当值太医,总共五人,另有文武大臣,张廷玉,隆科多,诺敏……总共十二人,再有皇子阿哥,除了直亲王和理亲王,剩下皇子全部在,总共十七人,再是伺候先皇的宫女太监,总共十二人。如此多的人,老王爷是不是要一一审问?若是有问题,还能等到老王爷们赶来京城吗?”

胤禛问道,视线从一群人身上一一扫过,有迎着他的视线的,也有避开他的视线的,还有从始到终,眼神就一直放空,不和胤禛对上的。

胤禛知道,他们也并非是完全听从胤禩的指挥的。

胤禩让他们进京,是想让他们出面,指责胤禛弑父篡位,这皇位得之不正,然后以议政八王的权利,将胤禛给换掉,再另外推选皇帝。

但他们自己也知道,如今的议政八王,和当年的议政八王,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太极那会儿,是因着皇太极本身就没坐稳皇位,八王议政顶多是帮了皇太极一把。

现如今,却是胤禛已经坐稳了皇位。

并且,大权在握。

他们进京,也只是想和胤禛谈谈条件。京城繁华,就算是他们不能到京城来,至少,也要将奉天那边的权利给延续下去。

胤禛当然不能同意,他是帝王,怎么会允许自己的统治区,再出现一个分裂开的小王国?

八王和胤禩是互相利用,他们都是想从胤禛这边得到好处的。

胤禛摆手:“廉亲王刚才说的有道理,你们远道而来,必然是累了,就先歇着去,有什么事儿,回头再说。”

有人冷笑道:“什么回头再说,回头等你消灭证据吗?爱新觉罗胤禛,这京城中有传言,说你弑父篡位,对此,你有什么说法?”

“朕能有什么说法?你也说了,是传言。”胤禛面无表情:“自来这世上就少不了野心大的,想要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汗阿玛在世的时候,也不敢说,朝堂上所有人就都是忠心耿耿之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现如今这些传言,也不过是想在民间在朝堂上制造混乱,好让那些乱臣贼子浑水摸鱼,老王爷不会连这样简单的事情都看不出来吧?”

“若是几句传言你们就当真,那我若是说,你们这八王的爵位,也并不是朝廷册封呢?”胤禛说道,那开口的老王爷立马说道:“八王议政乃是祖宗规矩,爱新觉罗胤禛,难道你连祖宗都要不认了?”

“不认祖宗的并不是我,而是那些引贼入室的人。”胤禛说道:“你们说巧不巧,正好京城里有这样的传言,你们也就正好赶到了京城。”

胤禛说道,并未看旁边胤禩,对流言的事儿,他和胤禩,心知肚明。

“既然王爷们如此看重这流言的事儿,不如你们也顺势查一查,看看是哪个乱臣贼子在扰乱民心,想制造混乱。”胤禛说道,一摆手:“汗阿玛的死,有如此多的证人,也并非是你们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的,天下人都长着眼睛耳朵,你们也别总当天下人都是傻子。”

他喊苏培盛来:“廉亲王要带八王们去安置,你送一送廉亲王。”

苏培盛忙弯腰往胤禩面前来,胤禩赶紧行礼:“那臣弟就先告退。”

胤禩都走了,八王也不能继续留着了——万一胤禛再叫了侍卫来将他们赶走,那才丢脸。

至于他们带的人手不能进京这事儿……还是别进了,不然胤禛真让绿营踏平了他们那些人马,他们也是没法子。

这边一走,那边胤禛就叫了张廷玉:“今儿是头一天,考场里如何?”

张廷玉笑道:“回皇上的话,光是京城这一片,就有参考人数三千。”

京城算是参加科举的人数最多的,因为光是弘晖学校就有小一百人参加。再就是江南那边,江南那边读书风盛,大清有名的书院,几乎都是在江南。

那边参加恩科的学子总共有六千多人。

除此之外就是山东,山东是孔孟之乡,读书人家也多。

再就是河南,中原地区,自来也是世家之地。

不过这些地方参加恩科的人数,暂且是还没报上来,需等恩科结束才会知晓有多少人参加。

胤禛尝尝吐出来一口气:“朕原先还担心摊丁入亩的事情会有些影响……”

没想到,影响不大,几乎是没看出来有什么影响。

张廷玉笑道:“读书本就是为了报效朝廷,为民请命,像是那些人……本就是少数。”

胤禛记仇,片刻之后说道:“你去拟旨,像是那样的书生,读书只为自己,将来就算是做了官儿,也必然是个贪官,这样的人,朝廷永不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