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祭祀百害无一利。
这是康熙原话。
胤禛用很小的钱财,很大的精力,很巧的心思,将他这份儿寿礼给办成了京城里的独一份儿。康熙大约是太过于高兴,于是在胤禛提出想要探望十三的时候,也就点头应了下来。
胤禛连忙就将消息通知了十三福晋,当天里他去探望之后,就顺便将十三福晋给留在了养蜂夹道——十三连嫡子都没有呢,再者,老大圈禁是全家,有妻子儿女赔本,胤礽圈禁是全家,有妻子儿女陪伴,总不能十三一个人孤零零的吧?
又不是说要将十三给弄回去,只是让十三福晋偶尔来探望一番,这也不算是犯忌讳。
到了八月,先是二格格出嫁。t
二格格的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她出嫁前三天,将李氏从圆明园给接了回来。李氏身边呢,是胤禛派了嬷嬷跟着,以免她一时糊涂,坐下错事儿。
出嫁当天,二格格先去给那拉金婵磕头,再去给李氏拜别。然后被那拉星德拉着,一路从内院到外院,弘昀和弘时扶着她上了花轿。
二格格是满人,并不流行兄弟给背出来送到花轿上的事情。所以,只兄弟两个一人一边扶着就行了。
二格格回门之后,李氏就又被送回了圆明园。弘昀要上学,弘时这边也正式开始上学,所以兄弟俩都不能去送,只李氏自己孤零零的去了园子里。
哦,还有武氏。
武氏现在是找到事情做了,康熙之前给那拉氏的赏赐,那拉金婵分了些给武氏。这对武氏来说,不亚于天降横财,她既没有子女,娘家也不是很得力,那平日里的收入也就是每个月的月例银子。
一个月哪怕是不吃不喝呢,一年到头,也不过是积攒个一百两银子左右。
现在这一场赏赐,布料首饰,加起来都能有三百两了,她觉得她是看见了赚钱的新路子了。
康熙就算是看厌烦了也没关系,不还有福晋的生辰,王爷的生辰,小阿哥马上要出生了吗?
再说也不是只一个图案可以设计啊,可以给福晋弄个百花锦簇,给王爷弄个百子千孙,给小阿哥弄个生龙活虎。
反正在府里闷着也没什么事情做,干脆就到园子里去。也不用她亲自下地劳作,她大多时候就是观察,画图,然后安排佃户们栽种,移植。
那拉金婵也不去管她,有点儿事情做总比没事情做强。
到了八月中,她就发动了起来。
她虽然有经验,但说实话,这经验都过时了,十来年前的经验了,哪儿还能将细节给记住?可身体的记忆是深刻的,肚子一有动静,她就知道,是要生了。
她强忍着慌张喊嬷嬷:“让厨房准备热水,剪刀这些要热水煮过,之前让你们煮过晒干的纱布也都拿出来……”
说着就脸色一白,阵痛可不分时候。
“先沐浴,让厨房准备一碗面,另外,叫小宋大夫来,人参也准备好。”那拉金婵伸手捂着肚子,继续吩咐道,这些不是经验,这是她之前自己一遍遍的设想,一遍遍的查漏补缺,硬生生记住的该准备的事情。
产房也是早早就布置好的,被褥用的都是浆洗过,又用热水煮了,再在大太阳
感情上个月的老天爷,一整个月都没下雨,正方便了她洗洗晒晒。当然,七月的天气,晒东西也快。
那拉金婵忍着肚子痛,先痛快洗个澡,头发是不洗的,怕等会儿再一出汗,寒气进体内。
其实洗澡也是白洗,生的时候疼的一身汗,生完之后又不许洗,白折腾。但不洗她总觉得身上很脏,生的时候是生怕那些脏污进到体内带来感染的。
没办法,消毒灭菌条件既然不达标,她也只能是先顾好自身的卫生条件了。
穿着干燥的里衣,她在产房里鸭子走,一个是为了让肚子蠕动起来,让胎儿早点儿下来。一个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别总想着疼,越想越疼。
走了一刻钟,接生嬷嬷来检查,还不行,于是继续走。
也不是总走着,走一会儿要休息片刻,保存体力,免得等生了,走累了,没力气了,生不下来那才是糟糕了。
春华几个在旁边给她擦汗,生怕有风吹进来,屋子里是关着门窗的,这种天气,门窗一关,屋子里就像是个火炉子,那拉金婵焦躁的很:“让人叫了王爷吗?”
胤禛在衙门里,虽然八阿哥得看重,但胤禛也没少了差事做。
杨嬷嬷忙说道:“已经派人去请王爷了,福晋再吃一口饭?”
那拉金婵摆摆手,然后就猛然抓紧了接生嬷嬷的手,实在是太疼了,刚才那一下子,就像是整个肚子猛然被人踹了一下一样。
接生嬷嬷总算是点头了,有人擡来了水桶,那拉金婵坐在上面生。
躺着不好用力气,站着或者坐着才是最好用力的姿势。
胤禛也终于赶回来,在外面抓着小宋大夫问:“福晋怎么样了?”
小宋大夫不敢耽搁:“之前把脉,福晋的脉象还算强壮,孩子的脉象也还好。”
胤禛隔着窗户和那拉金婵说话:“福晋,你怎么样?”
那拉金婵疼的说不出来话,惨叫连连。
她算是比较能忍受的人了,却还是遭不住这肚子疼。接生嬷嬷在她肚子上轻轻揉按:“福晋,跟着老奴说的做,用力吸气,对,就是这样,听我数,一二三,使劲,往下使劲儿!”
胤禛在外面着急的团团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猛然听见里面喊了一声:“出来了!”
随即就是丫鬟们急慌慌的冲进来冲进去,热水一盆盆的往里面送,又一盆盆的端出来。
胤禛怔愣在原地,甚至都想不起来去问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满脑子只一句话——出来了!
瞧着又有丫鬟出来,他就忙问道:“福晋呢?怎么没听见福晋的声音?”
丫鬟赶紧行礼:“福晋脱力,现下正在缓着,还请王爷稍候。”
两个接生嬷嬷,一个去照看新生儿,一个来帮着那拉金婵清理护理。
新生儿那边,嬷嬷先清点手指脚趾,再看五官四肢,然后倒着提过来,伸手在小屁股上拍一下,看着那小嘴巴一张,哇的一声哭出来,这一颗心才算是放在肚子里,喜意就上来了,兴高采烈地冲外面喊:“恭喜王爷,恭喜福晋,生了个小阿哥!”
然后将孩子放在襁褓里,再用纱布清理脐带。清理干净了,襁褓给裹上,带子捆扎好,这才能抱到外面去。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胤禛在房门口转了七八圈了,瞧见孩子被抱出来,连忙凑上来,看一眼,这眼圈就红了,连连点头:“好好好,好孩子。”
又赶紧转头招呼小宋大夫:“快些来看看。”
小宋大夫不等催促第二遍,先过来把脉,再轻轻点开嘴唇看舌苔,又伸手轻轻摸孩子的脑袋顶,一番检查下来,这才笑逐颜开:“恭喜王爷,是个健健康康的小阿哥。”
胤禛又连忙摆手:“去给福晋看看。”
小宋大夫先看接生嬷嬷,见接生嬷嬷让开身体,这才拎着药箱子进去。
那拉金婵还有几分清醒呢,侧着头看过来,先问孩子:“孩子呢?”
接生嬷嬷又急忙去抱回来,放在枕头边上让那拉金婵看。
刚出生的孩子,不像是别人说的那种红通通皱巴巴,但也绝对不是很好看,因为是顺产的,脑壳那边有几分细长,顶端还带一点尖尖。
可五官是很清秀的,眉毛鼻子嘴巴,无一处不像是胤禛。
她只看着就觉得满心欢喜:“和王爷长的真像。”
杨嬷嬷点头凑趣:“是啊,和王爷简直是一模一样。”
小宋大夫不说话,只认真的把脉,片刻才说道:“福晋身体还好,并没有很大损伤,不过生孩子嘛,到底是耗费元气,这月子里还是需得补一补,不好用大补之物,只吃的多注意,鱼肉和鸡肉为主,不过,撇去油脂,否则会胖,出了月子会不好看。阿胶糕这些呢,等出了月子再吃,现在是不宜吃的。”
现在吃容易上火,毕竟体虚,虚不受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