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是谁在背后算计?(2 / 2)

事情繁琐杂乱,胤禛哪怕是不过问别的事儿,这衙门的事儿也总还是要亲自询问的。

等到了四月,蒙古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十八阿哥病愈。

是胤禛送过去的西洋大夫起到了重要作用——十八阿哥是肚子里生了肠痈,这病发作起来确实是要人命的。西洋大夫擅长……手术,虽说这条件,但凡开刀,十有八九会感染没命。

但十八阿哥眼看不行,死马当活马医,再加上又有太医跟随,到底是将十八阿哥一条命给留住了。

康熙很是高兴,特意下旨来夸赞胤禛,觉得是胤禛心细,若不然,怕是十八阿哥就没了。

老爷子也不知道是心情不好还是如何,这边夸赞了胤禛,那边就训斥老九,说老九没兄弟情义,十八正病着,生死不知呢,他这边高高兴兴修建戏台子。

这斥责的圣旨下来,九阿哥就不得不将戏台子的事儿给暂且放一放了。

当然,他也不高兴,他和十八阿哥差着岁数呢,十八阿哥出生的时候他都已经出宫建府了,十八阿哥现如今还在宫里读书呢,他就算是进宫,顶多是给宜妃请安,怎么可能再去上书房见见这些小兄弟们?

说是亲兄弟,实际上,若不是宫里还要宴会,能让众人聚头见见面,他可能连十八长什么样子都要忘记了。

如今被斥责,九阿哥也是在府里跳脚:“十八生病又不是我搞的,他一个小孩子,跟着长途跋涉,去那么远的地方,难免水土不服……”

八阿哥看他:“老九!”

这是在说十八的病情,该康熙来负责吗?

九阿哥顿住,好一会儿,憋着一口气:“现在就只能这样了吗?”

胤禩停顿一下才说道:“暂且这样,戏台子放一放,等汗阿玛回京了再说。”他捏着手里的扳指转了转,声音又压低了些:“让你买的东西可都买回来了?”

九阿哥顿时有些激动,连连点头,又问道:“八哥,咱们当真要……”

胤禩摆摆手,没让老九说下去,他看着窗户外面,脸色还是那么温和,声音也带了几分温润:“汗阿玛对太子十分看重,废了一次还能再复立,若是不想法子将太子彻底的拉下来,那个位置,就谁也没有希望。”

九阿哥抿抿唇:“可咱们一旦动手,汗阿玛到时候会不会迁怒到咱们身上?”

“自然是会的,毕竟太子可是汗阿玛的心头肉,谁动了这块儿肉,谁就是往汗阿玛心里捅刀子。所以这事儿不能咱们干,需得有个人来替咱们干。”

胤禩笑着说到,九阿哥眼睛闪亮亮:“选谁呢?”

“老三不行,老三自来就是野心大胆子小。老四……不是个好糊弄的。”老五也不行,毕竟是老九的亲兄弟,再者,让康熙相信老五有野心,还不如让康熙觉得老七想弑君。

往下数,就是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这些了。

再往下就太小了,十五阿哥也才刚开始办差没几年。

兄弟两个说了一会儿的话,就各自散了。九阿哥那戏园子虽然是没再动工了,但之前买下来的砖瓦石料木头这些,既然付过钱了,也还是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园子里来。

到了十月里,康熙就从蒙古回来了。

回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召见胤禛和胤禩,询问这段时间京城的事儿。

胤禛自然是恭恭敬敬,事无巨细,胤禩这边也是,父子三个说了半天,一直到天黑,康熙才放了这兄弟两个出宫。

到了十一月,京城忽然发现了一起火灾。

火灾之后,有人在火堆里发现了几样兵器。这事儿可就大了,兵器这种东西,除非是上阵打仗,否则就是绝不许带出营地的,怎么一场寻常火灾,就发现了兵器呢?

康熙当即就命人严查。

查来查去,这事儿就查到了太子胤礽头上——胤礽门人,曾被看见和这几个烧死的士兵见过面儿。

康熙就又让人查这几个士兵的身份。

招数不在老,只要能用就行。

于是,这次的事儿,就又被和谋反联系上了。不然胤礽无缘无故的,见军中之人做什么?而且,他见过之人,人还就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胤礽也莫名其妙呢,他何曾见过这几个人?

不过是因着一时气闷,曾在这地方喝过酒而已,来来往往周边是谁,他也并不曾留意过。

事情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参奏这几个士兵是押送了一批火铳进京的,然后现在人死了,火铳不见了。

这丢失的火铳,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不像是长枪大刀这些,需得在跟前才能对人造成损伤。火铳这东西只要藏在身上,远远的来一下子,就能带走一条性命。

康熙就给八阿哥下令,无论如何,哪怕掘地三尺,也需得将这批火铳给找出来。

八阿哥查来查去,事情又落到了十三阿哥头上,有人辨认出来这几个武器,是来自于西北大营。

西北大营原本是胤褆的地盘,后来胤褆被圈禁,十三就被派往西北一年多。

既然是西北大营的东西,怎么就出现在了京城呢?那一批失踪的火铳,是不是也和西北大营有关系?

事情牵扯到十三身上了,胤禛就不得不多关注了几分。

十三自己也很迷茫:“我压根不知道这事儿,西北那边,我也派人问过,并没有丢失的士兵,那几个人还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恨恨的一拍桌子:“四哥,这个事儿,依你看,是谁在背后算计?”

“谁在背后算计不要紧,为的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儿。”胤禛沉着脸说道:“现在要紧的是你如何从中脱身t,将这脏水给洗掉。那几个人,你确实是不知道?武器确实是西北大营的吧?”

十三点头,武器司往各处送的武器都是有标记的,比如说给京郊大营送的火铳是重多少,长多少,用的什么铁矿。给西北大营送的又是什么样的,这个是签字画押,武器司是有存根的,压根辩驳不得。

因着事情交给了胤禩来查,所以现在就不太好打探消息了。

胤禩那边也绝不会轻易将信息告诉胤禛他们的。

“你去一趟大哥府上。”沉吟片刻,胤禛轻声交代:“将这事儿一五一十的告诉大哥,问一问大哥,知不知道西北那边,有谁和八阿哥他们走得比较近。”

十三皱眉:“大哥不一定会告诉我,大哥自来和八哥亲近,宫里又还有惠妃娘娘……”

八阿哥刚出生的时候,是被惠妃养在跟前的。

因着同在一个宫里,大阿哥胤褆对八阿哥胤禩,也就多了几分香火情。

“你就告诉大哥,张明德本来是可以跑掉的,但是从八阿哥府里出来了之后,是被老九和老十给扭送到了汗阿玛跟前。”胤禛说道,十三挑眉,片刻之后就笑道:“大哥必然会信的。”

张明德若是逃走了,那大阿哥的罪责说不定会轻一些——因为当时是张明德供认出来他为大阿哥跑腿,前往顺承郡王府等处去游说,企图让他们支持大阿哥的。

也就是说,张明德证死了大阿哥是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并针对太子布下了陷阱的。

张明德没能逃走,所以大阿哥也就被证死了。

十三阿哥当即起身,胤禛忙说道:“先不着急,等吃了饭再说。”

十三顿了顿,又坐回来:“好,四哥这里可还有好酒?”

好酒自然是有的,因着胤禛自己现在戒酒戒色,所以这好酒是一直在库房里放着的。

那拉金婵在后院知道十三要留下来吃饭,就吩咐了厨房多做了几样下酒菜。十三是无酒不欢的,好酒好菜招呼着就是了。

外面的事情沸沸扬扬,一会儿是太子在御书房哭诉,一会儿是八阿哥又找出了什么证据,闹哄哄的。

那拉金婵却并不太受影响,因着胤禛养病,不怎么出门,所以她大多时候也只是留在府里。连学校那边,都不怎么去了。

武氏和宋氏那边从圆明园回来,武氏是迫不及待的来找那拉金婵:“妾身已经将图纸给画出来了,今年从小麦开始就可以耕种,这一片是冬小麦,这一片等明年二月栽种上黄豆……”

今年康熙的生辰肯定是赶不上的,所以也就只能是等明年。

明年五月里,麦子一片金灿灿,黄豆是绿油油,再栽种上蜀黍,蜀黍收获的季节是在十月,但五月的时候也正开花。

武氏设计的图样是龙,麦子是金龙,蜀黍是云朵,黄豆是字儿,字儿倒是简单,就是恭贺万寿这几个字。

再有穿插着栽种一些辣椒之类的作物,算作点缀。

那拉金婵听着她详细解释,就点头:“可以,到时候这些东西如何栽种,也全部听你的,那园子里的管事你也见过,回头我给你令牌,你只管去吩咐他们做事儿。”

说着,那拉金婵让人去账房支取银子:“这是一千两银子,不要怕做错,做错了还有来年,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了。”

武氏忙点头,很是激动的给那拉金婵行礼,这才拿着图纸又急匆匆的回圆明园——冬小麦需得抓紧时间播种了,不然怕五月的时候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