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表彰大会的红头文件arrived时,机关大楼正在给梧桐树干刷白灰。李海山局长对着文件上的\"膳食交流先进集体\"称号直皱眉,第三颗纽扣不知何时又崩飞了,露出里面印着\"为人民服务\"的跨栏背心——这是张大姐用旧窗帘改的\"荣誉内衬\"。
\"同志们!\"陈永年举着油印奖状冲进会议室,油墨没干的\"咖喱\"二字糊成一团,\"省厅说要突出咱们的'国际主义炊事精神',奖状特意用咖喱粉调的油墨!\"
老张凑近一看,奖状右下角的红章晕着黄边:\"合着盖完章还撒了把咖喱粉防伪?\"他捅了捅旁边的王建国表舅,后者正往西装口袋里塞\"真相牌玉米咖喱粉\"试吃装,\"表舅,你这包装上的李局长照片,比本人白三个色号啊。\"
表彰会在机关食堂召开,餐桌中央摆着赵师傅新创的\"咖喱荣誉拼盘\"——腌黄瓜摆成勋章形状,中间堆着撒了金箔的玉米粉。张大姐穿着改良版的确良旗袍(剪了两条裤腿补的领口),举着咸菜罐挨个给外宾倒\"胜利卤汁\":\"尝尝看,加了1962年的维生素粉呢!\"
李海山局长的发言稿夹着半片维生素c,念到\"在党的领导下开创膳食外交新局面\"时,突然看见印度商人举着放大镜研究咸菜罐:\"罐底的'AdEINShANGhAI',和我们厂1962年的出口罐头编号一样!\"
\"那是......\"局长的手在裤兜捏皱了赵师傅给的咖喱包油纸,\"那是中印第壹批友好信物的防伪标识!\"他转身冲陈永年使眼色,却看见办公室主任正往外宾的搪瓷缸里多撒了勺玉米粉——美其名曰\"增加历史厚重感\"。
颁奖环节闹出插曲。当老张接过\"膳食先锋\"的搪瓷缸时,发现底部刻着\"xc-627\"编号:\"敢情这奖品是当年装维生素的旧瓶子改的?\"王建国表舅趁机举起喇叭:\"同志们!同款纪念缸今日开售,买就送咖喱粉防伪手册......\"
化验室的小刘突然冲进食堂,举着张化验单:\"赵师傅的咖喱包检测出玉米粉、维生素c和......\"他看了眼李海山,声音突然压低,\"还有1962年的旧账本纸纤维!\"
食堂里的咀嚼声突然消失。陈永年的眼镜片闪过白光,迅速把小刘拉到角落:\"年轻人,那是我们特意添加的'历史沉淀剂',懂不懂文物级炊事精神?\"
印度商人突然站起来,掏出份新协议:\"我们想把当年的维生素换咖喱粉故事拍成纪录片,片名就叫《搪瓷缸里的国际主义》!\"他指向张大姐的咸菜罐,\"这个可以当道具,罐底的上海钢印,比任何勋章都有说服力。\"
散会后,高小林在值班室发现新秘密:李海山的\"抗痢英雄\"旧照片被翻出来,pS上了咖喱奖状的背景,却不小心露出原图里的维生素瓶标签——梵文字母其实是\"ShANGhAIVItAIN\"的拼写错误。他摸着药箱里的玻璃瓶,瓶底的\"1962\"钢印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个永远说不完的荒诞注脚。
秋末的夜风卷着表彰会剩下的玉米粉,从\"为人民服务\"的铜匾上掠过。高小林看见王建国表舅正在给传达室的木门刷新漆,红底黄字写着\"边境膳食文化研究中心\",旁边贴着张歪歪扭扭的海报:\"品尝真相牌咖喱粉,解锁1962年抗痢密码!\"
办公楼顶的五角星灯坏了两盏,却依然在夜色里闪着微光。高小林知道,这个充满咖喱味的机关大院,永远会在严肃与荒诞间找到平衡——就像赵师傅新熬的咖喱汤,总会在沸腾时飘出几片维生素片,让每个搪瓷缸里的故事,都带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