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米国那边最近可是闹得不太平。
他们拉着几个传统盟友,又一次对大毛和中东挥起制裁大棒,本来想显显威风、杀鸡儆猴,结果呢?
效果没见着,反倒惹来一片骂声。
很多人开始跳出来指责米国。
有的甚至公开批评米国霸道过头,动不动就长臂管辖,真把地球当自家后院了?
米国这些年积攒的那点形象和软实力,这下子可跌得不轻。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己人也开始闹腾。
贸易链条一断,不少米国企业叫苦不迭。
订单丢了、成本涨了、合作黄了,谁受得了?
于是各大商会、企业代表纷纷跑去去诉苦,有的甚至直接放话:
“这制裁再搞下去,我们可真撑不住了!你们是想逼我们把厂子都搬到海外去吗?”
压力从国内外一齐涌来,米国财政部和商务部也有点扛不住。
原本气势汹汹针对晨星农机厂的制裁,不知不觉就悄悄降了调门。
雷声是大,可雨点越来越小。
最初说要全面封杀,后来改成'限制高端技术进口',最后只剩下不痛不痒的几句口头警告。
而这一头,苏晨根本没空搭理他们唱什么戏。
他带着厂子里一帮技术骨干和老人家们,白天黑夜地泡在车间和实验室。
原材料被断供?那就和国内钢厂联合研发特种钢材。
芯片被卡脖子?那就从零开始搭架构,和龙芯一起搞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工控芯片产线。
那段时间,晨星农机厂办公楼常常凌晨还亮着灯,食堂的师傅都习惯了给加班的人准备夜宵。
红烧牛肉面加鸡蛋,是苏晨和工人们最常点的夜宵。
谁也没想到,这场仗打下来,晨星不但没垮,反而活得更好。
生产线全换了自主可控的新系统,以前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全都实现了自研,成本降了,效率反而提了上去。
等米国那边反应过来,晨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好欺负的农机厂了。
他们甚至反向出口,把智能农机卖到其他国家,有的碍于米国面子但还是偷偷找上门来采购。
吃过这一次亏,米国再没轻易来找过晨星的麻烦。
他们算是看清楚了,现在的龙国,早已不是他们能用老一套办法压得住的。
硬要碰,可能只会撞得自己满头包。
用他们的话讲:龙国似乎有一种特殊能力,能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创新的动力……
若干年后……
时间一晃就过。
龙国的军工像插上了翅膀,一天一个样。
新一代战机悄无声息地试飞成功,新型航母接连下水,就连导弹系统都迈进了智能化时代。
有外媒评价说:“龙国这不是在追赶,他们是在重新定义现代国防。”
曾经需要进口的零部件,现在全部国产。
曾经需要借鉴的技术,现在全部自主创新。
西北沙漠深处的风沙,见证着一批又一批新型装备的列装。
东南沿海的浪涛,守护着一天比一天坚定的海疆防线。
走在国外的机场、商场,常常能看见龙国同胞昂首挺胸、谈笑风生的模样。
护照含金量越来越高,免签国越来越多,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个赶到撤侨的永远是龙国军舰。
他们背后是一个再也无人敢小看的祖国,是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
这种底气,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