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染了癔症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甚至,就连京城的不少百姓都听说了。
裕王听闻此事后大发雷霆,但奈何却阻止不了传言四处飞快的传播了开来。
如此情形下,他赶忙召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几位商量对策。
对此,徐、高二人皆束手无策。
最终还是张居正,提出了一个法子。
这个法子概括起来就四个字,以退为进。
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让裕王主动站出来表示放弃争夺皇位。
毕竟,能够散播出这等谣言的,极大可能是为了争夺皇位。
要不然,使这样的手段也没有意义。
所以说,嫌疑人很可能就是那位景王,嘉靖儿子里头排行老四的朱载圳。
如此情形下,只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其除掉,或者抓住其把柄逼其就范,皇位最终还是裕王的。
裕王听了这法子,当即连连称赞此乃妙计。
不过,平日里一向以仁义形象示人的他,还是不忘惺惺作态了一番。
什么不忍兄弟相残,不忍父皇嘉靖看到兄弟不和。
对此,张居正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顺着他的意思安慰了几句。
这样的情形下,裕王很快便主动向嘉靖提出了自己退出储君之争。
嘉靖对于这么突如其来的一出,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其实,在他的心里,对于皇位的继承人选定谁一直是摇摆不定的。
在嘉靖看来,老三裕王和老四景王都可以继承皇位。
不过,按照这位大明朝皇帝原本的想法,是想再考察他们一段时间的。
但如今裕王自己主动退出,那么,皇位继承人就只剩下一个选项了。
尽管如此,但嘉靖也只是告诉裕王自己知道了,并没有多说什么。
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张居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果然,景王朱载圳很快便看到了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乎,平日里就已经野心勃勃的他立马加紧联络朝中重臣,准备向皇位发起冲击。
而这一切,都被贾放看在了眼里。
对于这位景王,他其实是知道些的,根本不可能夺得皇位。
因为按照史书记载,他在嘉靖驾崩之前不久就已经薨了。
所以说,嘉靖死后能够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就是裕王朱载垕,至于另一个,则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将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皇家的争斗,向来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景王朱载圳遭遇了多次暗杀,但结果都失败了。
不过,正是这一次次的暗杀,将他与兄长裕王朱载垕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的剑拔弩张。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身在皇家,哪个不知道皇位之争的残酷性。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裕王遭遇了不测。
据裕王府传出来的消息,朱载垕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而这样的情形下,京城的局势变得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裕王的铁杆支持者徐阶、高拱很想上书指责景王对兄长下死手,但奈何却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一切的上奏都是污蔑。
更何况,对方的身份乃是大明朝的景王殿下。
这个时候上奏,简直就是杵这位四王爷的肺管子。
一时间,大明朝的朝局陷入了混沌之中。
嘉靖听闻儿子朱载垕被刺重伤,顿时是龙颜大怒。
此刻的他,正待在三子裕王的床边。
看着眼前脸色如土,虚弱到了极点的儿子,这位大明朝的皇帝一把揪住一旁的太医道:“说,垕儿的伤势如何?他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太医见状,战战兢兢的回话道:“回陛下的话,裕王伤势极重,能不能熬过去微臣也说不清楚,不过,裕王吉人天相,微臣相信他应该可以挺过这一劫的。”
嘉靖听罢这番话,怒气冲冲的撒开了那太医。
下一刻,他冷哼一声道:“垕儿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你等都得陪葬!”
话音落下,吓得一旁的几位太医是心惊胆寒,不知如何是好。
再度看向自己的儿子朱载垕,嘉靖扭过头怒目群臣道:“查出来没,到底是谁下的毒手?”
此言一出,徐阶高拱等人皆是垂目不语。
一时间,房间里变得鸦雀无声,几近落针可闻。
嘉靖见状,看着眼前的徐阶道:“徐阁老,你去传朕的旨意,明日朕要亲立皇储,让群臣明日早朝时推举皇储。”
徐阶一听这话,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眼下裕王重伤,这个时候立储,那不是直接就便宜了景王吗?难道眼前这位原先就有意扶景王上位?
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他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立储?
想着这些,徐阶尝试着问了一嘴:“陛下,如今裕王重伤,这个时候立储,似乎只有景王有资格了,这还用再推举吗?”
嘉靖闻言,看了看在场的群臣,随后目光冷冽的开口道:“景王是有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不过,除了他之外,朕的皇孙难道就不是我朱家人吗?”
此言一出,徐阶和高拱等人不由得心头一震。
听这话里的意思,难道眼前这位是看出了景王的狼子野心,所以想要直接隔代传位吗?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自己这一派又有了希望。
毕竟,比起辅佐裕王来,辅佐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更加的容易。
到了那时,辅政大臣的权力可是相当大的。
这样想着,徐阶立马接过话头道:“陛下圣明,皇孙天资聪颖,颇有陛下的仁君风骨,将来绝对是我大明朝的一位好皇帝。”
嘉靖听罢这番话,只是看了徐阶一眼,但却并未就这个话题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快去传旨了。
翌日,早朝之时,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都集中到了大殿之上。
看着眼前的一众臣等,嘉靖目光闪动的开口道:“朕自登基以来,上朝的次数并不多,朝中政务多赖内阁处理,不过,今日,这个朝会朕必须要来,朕的儿子裕王不久前遇刺了,如今重伤垂危,不过,这也让朕看清了人心,看清了我大明的未来,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就一件事,那就是推举我大明朝的储君。”
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立马议论纷纷了起来。
嘉靖见状,抬手轻轻压了压道:“垕儿遭此劫难,确实不适合做这个储君,所以,朕打算从朕的皇孙朱翊钧还有景王之间选出将来的继承人。诸位不必有什么顾虑,尽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行,不用担心被报复,也不用顾忌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你们写的东西朕看完之后立马当场焚烧掉,所以,不会对诸位有任何的影响。”
此言一出,群臣的议论更盛了。
从这番话里不难听出来,眼前这位大明朝的皇帝是支持立皇孙朱翊钧为储君的。
要不然,他断然不会说出那句害怕报复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