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回到府中,已经是夜深人静之时了。
贾放并没有去别处,而是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
内阁首辅严嵩的那番话,此刻依旧在他的耳边不断的回响。
自己对甄家的了解,除了甄老太妃之外,其实并不多。
自己只知道现如今甄家家主甄应嘉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分别取了冰清玉洁当中的一个字为名讳。
长女唤作甄冰,二女儿和小女儿分别唤作甄清,甄洁。
至于独子,却并没有叫甄玉,而是在中间加了个“宝”字,唤作甄宝玉。
不过,让贾放印象最为深刻的,却并非甄家的这位宝玉公子,而是二女儿甄清。
因为这位甄家的二姑娘还有个身份,那便是北静王的妃子。
至于大女儿和三女儿的情况,贾放自问并不清楚。
听首辅严嵩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去动甄家。
可是,甄家有北静王这么个靠山在,加之那老太妃如今只是有恙在身而已,自己这个时候动甄家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东西自己都能看出来,难道严嵩身为内阁首辅看不出来?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自己能看出来的这些东西,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定然也看出来了。
可就是这样的情形下,他竟然依旧让自己去动甄家,其动机就有些只得玩味了。
这到底是他的想法,还是说这背后还有嘉靖的意思?
想着这些,贾放的眉头不由得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件事已经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而是关乎生死存亡。
自己一旦将事情闹大了收不了场,对方的反扑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
思虑再三之后,贾放决定先从外围将甄家的底细再摸一摸。
而在自己所熟悉的人当中,对甄家了解最深的无疑是贾家人了。
往上数几辈,贾家与甄家之间其实是有老亲的。
只是随着贾家的后辈一代不如一代,这两个家族之间才没有继续结亲。
尽管如此,逢年过节时两家之间还是保持着来往。
所以说,想要摸清甄家的底细,通过贾家就行。
而贾家管着府里事务的,正是贾政之妻王夫人。
现如今这个女人有求于自己,自己刚好跟她做个交易。
只要在甄家这件事上她能够竭尽全力的配合自己,自己也不介意让贾宝玉轻松些日子。
不过,吏部想要筹措四十万两银子光靠一个甄家估计是不够的。
所以说,除了敲甄家的竹杠之外,还得再想别的路子。
想到这里,贾放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宁国府的夫人,尤氏。
自己已然跟她独处了三个时辰,最好还是别让她再待在宁国府的好。
纵然要让她继续留在宁国府,那么,贾珍也不能再继续在那里待了。
他不是想给贾蓉谋个官儿当当吗,自己便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这个官定然不能是什么实职,弄个虚衔给他也就行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要通过这件事让贾珍放出风去,有些官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弄来的。
这样一来,那些个手里有些银子的富商极有可能为了面子捐个官儿来做一做。
不过,这银子不能是自己去收,得需要一个中间人。
而干这件事的那个人,贾珍无疑是最合适的。
拿定了主意之后,贾放的心里也总算是有了些底气。
要不然,让自己拿四十万两银子,真心是有些太难了些。
第二天一大早,贾放便去了吏部衙门。
就在这一天,一个全新的官职出现了——龙禁尉。
要说这龙禁尉,从表面看来乃是皇帝身边的护卫。
不过,大内自有其禁卫军,所以说这龙禁尉其实也就有个虚名罢了。
但既然要让人出银子来捐,那么,其品阶又不能太低了。
于是乎,贾放将这龙禁尉定成了正五品。
名头好听,品阶又不低,关键是手上又没什么权。
这样的官儿,对那些个富商来说定然是有诱惑力的。
他们平日里要做生意,哪有功夫琢磨那些个官场上的事务。
这种既有面子,又不用费什么事的官儿,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
议定了龙禁尉这么个官职之后,贾放便让
翌日,这纸文书便由一名吏部的郎中送到了宁国府。
贾珍接到文书,那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请那位吏部的左侍郎大人吃了顿饭而已,这事也就搞定了。
虽说自己的夫人跟那位之间似乎也有些事情,但这种事自己不说的话,外面也就没人知道了。
这一刻,贾珍的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定然要让人去登门谢恩一番。
要不然,倒显得自己没有礼数了。
而去谢恩这事,儿子贾蓉定然是要去的。
不过,贾珍又恐这孩子不善言辞,到时候反而误了事。
于是乎,他便让夫人尤氏带着贾蓉一起过去谢恩。
之所以这么安排,贾珍的心里其实是有考量的。
自己若是去,倒是也算合情合理。
不过,比起见到自己,那位吏部的左侍郎定然更希望见到自己的夫人。
反正自己在外头也有去处,若是再跟她有什么牵扯,倒显得我这个人不识趣了。
让她带着蓉儿过去,那样也算是告诉对方,有些事咱们心知肚明就好,不必太过计较。
于是乎,第二天尤氏便带着继子贾蓉去了吏部左侍郎贾放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