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严嵩看人的本事,果然一流(求追读求收藏)(1 / 2)

奉宁街。

严家。

内阁首辅严嵩,半眯着眼睛坐在一把太师椅上。

而他的身旁,则是进门没多久的贾放。

不远处的烛台上,数盏烛火在空气中轻轻摇曳。

看着眼前的贾放,这位大明朝的内阁首辅缓缓开口。

“你能过来,我这心里头很欣慰,说实话,提这个改稻为桑我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咱们大明朝落下这么大的亏空呢?”

贾放闻言,并未说话,只是默默的听着。

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内阁首辅定然还有话要说。

果然,严嵩见他不说话,又继续说道:“你们心里头可能会想,我做首辅怎么些年了,世蕃如今又进了内阁,我们父子定然是不缺银子使。说到这个,不怕你笑话,我这岁数也大了,吃饭每顿只吃小半碗,这一日开销,还不及一个四品京官儿的呢,你说我要那些银子做什么用啊?说到底都是不过,这些银子我是没用过,我也用不着。说到这里,他们可能又要问了,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钱拿出来充盈国库呢?这个我不说我想你也应该明白,就徐阶那些人,如果见了这些银子,我和世蕃还能有活路吗?再说了,他们自诩清流,可是又能干净到哪儿去呢?”

贾放听罢这番话,轻轻点了点头道:“阁老说的这些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只是眼下朝廷用钱的地方确实太多了,如果不能将改稻为桑的国策推行下去,恐怕皇上那边不好交待,到了那时,有些人如果再说些风凉话,阁老怕是会有些头疼。”

严嵩闻言,微微颔首道:“知道我为什么跟你说这些吗?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次去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原本他们是向我举荐了一个人的,那个人叫高翰文,眼下在翰林院做修编,不过,我却不是很看好这样的人,书生气太重的人,在官场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原本我心里头最佳的人选就是你,只是之前一直不知道你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在犹豫。现在好了,既然你提出来主动帮朝廷分忧,这事我就交给你去办了,你办事有手段有谋略,改稻为桑交给你我也放心。”

贾放听了这些话,朝对方拱手行了一礼道:“既然阁老如此看重,贾放定然竭尽所能将改稻为桑在浙江推行下去,只是不知道阁老想让我去浙江担任何职?”

严嵩闻言,看了贾放一眼道:“你现在是正五品京官儿,外放浙江的话我准备让你出任杭州知府,正四品,浙江的巡抚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都是世蕃向朝廷举荐的人,不过,这两个人若论才干,并不过于出众,但你应该知道,手里握着一省的大权,身为封疆大吏,有时候行事必然会胆子大些,手段激进一些,你到了杭州之后,如果他们在一些事情上犯浑,你切不可让他们胡来。”

贾放见状,轻轻点了点头道:“阁老放心吧,此去浙江学生就是奔着把改稻为桑顺利推行而去的,但凡有谁敢坏事,我是定然不允许他得逞的,不过,若是有时候手段出格了些,还望阁老能够担待着些,但我可以保证,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为了推行改稻为桑。”

严嵩听罢这番话,连连说了几个“好”。

眼看自己与这位大明朝的内阁首辅该谈的事已经谈完了,贾放起身朝他拱了拱手道:“天色也不早了,学生就不再多打扰了,阁老早些歇息吧。”

严嵩闻言,面带笑容的道:“也好,你先回去准备准备,若是皇上那边没什么别的旨意,这两天吏部的公文应该就会下去。”

贾放见状,也不多待,兀自离开了严家。

待走出严府,他的心里不由得暗暗思忖起另外一个问题来。

如今自己娶了宝钗和可卿,身边还有晴雯她们几个。

此番若是去杭州,她们又该如何安排?

是让她们都留在京城,还是说带几个去杭州?

如果要带的话,又该带谁去呢?

此去浙江改稻为桑,自己倒不担心什么。

不过,她们这些女人若是跟在自己身边有什么闪失,那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毕竟,改稻为桑可是牵扯甚大,这其中难免不会有刀光剑影,暗箭伤人之事。

可是,若是将她们都留在京城,似乎也有些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