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灰色(1 / 2)

渡夏战役 珩一笑 1743 字 4个月前

高二开始,谢蔻和付嘉言争夺第一更激烈了,两个人的分差总是拉得不大。

每个月的月考榜,大家的名字上上下下,有新入的,也有退出的,独独前两名屹立不倒。

学校一有什么活动,需要学生代表,大多时候也是他们俩。

就连新入学不久的高一,就算不认识他们的脸,也记住了这两个名字。

关于他们,流传开一则很有意思的传言。

高一起,他们的关系就十分古怪——尤其说是仇家,倒不如说是对手。互相较量,私下相处又称得上友好。

他们说,是付嘉言激发了谢蔻的好胜心,遇强则强,她以他为标杆,不断提升自己。

但没人怀疑他们是否暧昧不清。

因为隐隐的,有人猜测付嘉言和冯睿的关系过于亲密,一起吃饭,一起打球,勾肩搭背。

冯睿很会耍宝,满嘴跑火车,有时候说话没下限,班里同学知道他就是那样,但外班的不一定会这么想。

尤其是女生。

最开始,是艺体班的万雪跟付嘉言示好,被他拒了,毫不拖泥带水。那么漂亮的女孩儿,他都不怜香惜玉?

再有,其他女生给他送饮料送零食送礼物,他也从不收,遑论表白之类的了。

多么郎心似铁。

多么引人怀疑。

付嘉言自然也听到风言风语了,却听之任之,没澄清。

他有苦说不出。

有男生托人给谢蔻送情书,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信封,就是牛皮纸的,欲盖弥彰地用试卷和草稿本压着。

付嘉言擅长利用视力好这一长处,眼睛就那么一擡,从缝隙里看到——谢蔻亲启。

字迹比他的还丑,怎么好意思写情书的。他轻嗤。

当时谢蔻去老师办公室了,付嘉言翘着凳子脚,手里转笔,莫名的就焦躁不安起来。

实验班的学生,桌上总是堆着各种书和试卷,他面前便摊开着奥赛选题,厚厚的一本,他半点写不进去。

眼睛盯着露出的那一角,恨不得眼神能窜出火苗,把它烧得干干净净,连灰也不剩。

谁送的?里面写的什么?她怎么还不回来?要不要装作不小心,把水打翻?大不了,道个歉就是了。

良知拼命把他愈发离谱的念头拉回正轨,他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后来谢蔻回座,她没留意到信封,连带那几张试卷和草稿本一起收起来,重新拿了套卷子出来做。

……就是,满心满眼的学习。

付嘉言更加不会表白,自讨没趣了。

只有一年多了,再等等,到时没了高考压力,哪怕她不喜欢他,追呗,大把的时间,又不是耗不起。

正如柴诗茜说的,他只能搞暗恋那一套。

毕竟他以前万万预料不到,他喜欢女孩的最大的阻力,是学习。

谢蔻那么跟自己较真,明明都把他挤下去了,还不放过自己,卯着浑身的力地去学。

后来付嘉言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奥赛上,分就拉开了。

他自己是无所谓的,只不过老会被付雯娜和柴诗茜调侃,说他“英雄迟暮”了。

开学之际,周兆顺又进行了位置调整,仍把付嘉言和谢蔻放在前后座。

付嘉言的桌上经常垒着各种奥赛习题册、试卷,谢蔻看到过,写得密密麻麻,还有批改的痕迹。

他牺牲了很多课余时间写题。高二年级数学组组长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他还特来找过付嘉言,看他的练习情况。

应证了那句话,从来没有天生的天才。

只是通过长时间的有目的的练习和努力,才有了这样的成绩。

寒假要选拔人去参加冬令营,高二秋季学期,一中进行了选拔赛。除了付嘉言,还有唐宸晨被选上去参加省赛。

但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付嘉言没有去参加。

他甚至消失了一段时间。

这个消失是指,他的东西留在教室,人却整天整天的不出现。

周兆顺似乎知道内情,但他也没有说明,只让唐宸晨安心准备,他是一中的独苗苗。

陈毓颖找柴诗茜打听付嘉言的去向,她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出了点事,等他回来,看他自己愿不愿意说吧。”

忠实的粉丝陈毓颖很忧心,竞赛是一年一度的,错过这次,高三就没有时间参加了。

当时她们在食堂吃饭,谢蔻听到,问了句:“对他来说,竞赛非去不可吗?”

竞赛拿奖,也只是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即使过了重重关卡,拿到这个名额,也不过是相当于,比普通考生多加二三十分。

可以付嘉言的成绩,这二三十分,意义其实没有那么不可或缺。

柴诗茜居然被问愣了,过了两秒,她说:“他一直想报A大的金融或者计算机,他想十拿九稳吧。”

分数线最高的两个专业,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有自主招生加分,的确更有把握。

陈毓颖说:“他怎么想报这两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