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场上的队员通过自己的足球天赋,以及自己在足球场上日积月累的辛勤训练所积累的经验,是在发挥与限制,对抗与碰撞之后,形成的智慧妥协,和那种平庸无奇、不思进取的局势均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就如同两个顶级的棋手在对弈,虽然可能和平庸的棋手走出了同样的路数,可其实,人家是在想了十步之后才选择了这样的招法,而你只是看到了之后的一步而已。
在眼前看起来,似乎大家的套路一样,可其实,三两招之后,差距就会显现出来,而且越往下,差距就越大。
直到这个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十步以前的那招看似和你一样的棋路,其实只是和你貌似一样,其中的精髓早已经拉你十条街了。
无论是场上充当裁判的内斯塔,还是场下静静观战的马尔蒂尼,他们自然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对场上发生的一举一动,对每一个队员的战术思路,自然都观察的洞若观火,细致入微。
所以,他们此时都有同样的一个想法,就是庆幸当时顶住压力,说服加齐迪斯安排了魏东来的试训,并且最终促成了魏东来的签约。
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个子,假以时日,一定会和小哈兰德一起,成为米兰中兴的中流砥柱!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场上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了。
在以前的训练比赛中,替补队经常会面对主力队的战术压制,中前场球员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协防当中,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进攻。而此时,他们居然能够在场面上和主力队形成均势,而且,还频繁利用对手身后的空档,给对方造成很有威胁的冲击,自然是越踢越有精神,越踢越有动力。
而主力队这边,之前哪里碰到过替补队如此顽强的抵抗?虽然由于对方的后防线是主力配置,所以攻起来非常费力,想进球也很不容易,但是,中场压制之后,对对方形成围攻之势,这样的局面还是每每出现的。
可是今天,却要使出浑身解数,依然无法实现对对手的压制。特别是在进攻当中,由于恰尔汉奥卢忌惮魏东来的个人突破,所以始终不敢压的太靠上,只能由两翼的本纳赛尔和凯西频频压上助攻,可是,对方的中场三人组位置站的都比较牢,很难打的透,而且,一旦出现丢球,那个黄皮肤的小个子就会三传两倒,找到空隙,然后突然一脚打到自己后卫的身后。
主力队的后防线其实是由一帮替补队员组成的,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协同作战能力,都和主力后卫们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比赛经验方面,更是有不小的欠缺。此时突然面对魏东来的这种直截了当的踢法,不得不经常面对背身和对方前锋拼抢同一个落点的局面,真的非常不适应,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最好,所以往往被搞的手忙脚乱。
因此,为了在第一时间就阻断对手的反击,不给后防线制造太多威胁,所以主力队的中前场球员只能选择在丢球的第一时间,就展开就地逼抢,甚至不惜采用犯规战术,也要阻断魏东来往身后传球的意图和线路。
于是,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替补队的中场三人组,魏东来、帕奎塔和克鲁尼奇,就一人被对方放倒了一次。
原本看起来风平浪静的训练场,似乎突然之间多了一些火药味。
其实,在豪门球队当中出现这样的场面非常正常,因为他们一向推崇在训练当中要尽量贴近实战,要真刀真枪的进行训练。
当然,这和蓄意伤人或者采用违背体育精神的恶意报复动作是两码事,那样的恶劣动作是坚决不被允许的。
所以,在一些豪门球队当中,大牌球员之间在训练中发生激烈冲突,这样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毕竟,既然是真刀真枪的较量,动作较大的犯规就在所难免。
比如,后来被称为拜仁功勋的罗贝里组合,在刚刚成为队友的时候,就曾经因为训练当中的冲突而大打出手,直至挂彩。
但是,只要是业务范畴之内的冲突,都是小事情。足球吗,原本就是一项充满竞争、荷尔蒙爆棚的运动,场上纠纷场上了,说开了,还是好基友。
就像罗本和里贝里一样。
而具体到此时米兰内洛的这场训练赛,则略微有点不同。
现在,虽然双方都采用的433的阵型,可是,在实际操作当中,执行的具体战术安排并不一样。
从整体来看,双方基本上还是按照内斯塔赛前的战术安排,进攻时两个边锋套上,拉开对方防线的宽度,两个边后卫顶到中场边路,伺机与中场以及边锋进行配合。
防守的时候,两个边翼卫内收,将两条边路的空档让给回撤的边锋,边后卫退到后场,保持整条防线的完整性。
可问题是,在进攻当中,双方采用的打法有不小的区别。
主力队这边,依然是采用之前一直演练的套路,由中场球员持球组织进攻,层层推进,要么和前锋踢撞墙配合,要么由边后卫套上,与边锋形成双边锋战术,又或者在边路和中路耐心倒脚之后,从中路突然远射,或者边路起球到禁区,由小哈兰德这个高点冲顶。
可是,替补队这边的进攻就简练的多。
中场三人组在魏东来的串联下,进行小范围的配合,拉开对方防线的空隙,一脚长传过掉到后卫身后,由边锋或者中锋直插对手身后,直截了当。
如果中场的三个人无法完成调动对方的任务,后防线的队员也会参与进来,共同完成对对方防线的调度。
这样的打法,别说主力队的后卫们不适应,就连中前场的这些主力球员们,也一样感觉应对起来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