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会试龙门开(2 / 2)

沙哑的嗓音从屏风后传来。

满头银发的都御史杨涟拄着拐杖现身,他是皇帝亲点的监临官,以"铁面无情"着称。此刻老人枯瘦的手指正点着案上一份答卷:

"老夫不管你们有什么盘算,这份《统筹三政策》,必须呈送御前!"

杨涟所指的,正是张时安的压卷之作:

《漕运、盐政、边屯统筹三策疏》

学生闻善治国者,如良医治疾,必察其本。

今漕运疲敝、盐政壅滞、边屯荒芜,看似三患,实为一症:利不入国,而尽归中饱..

一曰漕盐互易。准漕丁贩盐抵工,岁省脚银四十万两。然须设盐引稽查司,由户部直管...

二曰军屯联运。调甘州、固原边军护漕,以屯田所产补漕粮损耗。但需革除'吃空饷'旧弊...

三曰火耗归公。各省漕粮折色银,由巡漕御史直解太仓。敢有截留者,以盗官钱论斩!

此三策行,则岁增国库二百万,而民不益赋...

"好个'民不益赋'!"王肃不知何时站在了杨涟身后,指着最后一段朱批,"你们看看这段——"

"或谓此法夺地方之利太甚。臣请反问:所谓'地方之利',利在州县乎?利在黎庶乎?若利在官而不在民,夺之何妨!"

满堂死寂。

这已不是策论,而是把血淋淋的刀,直指整个官僚系统的钱袋子!

三月廿七,夜。

崔府密室内,太师将茶盏狠狠砸在《统筹三策》抄本上:"竖子安敢!"

"父亲息怒。"崔明远抹着额头冷汗,"好在咱们在弥封所有人,只要把这份卷子跟崔琰的调换……"

"蠢货!"太师一脚踹翻案几,"杨涟那老不死亲自盯着糊名,你当锦衣卫是摆设?"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二皇子府。

"老三的人必须压下去!"二皇子将密信拍在桌上,"告诉王肃,只要把张时安挪出一甲,孤保他儿子明年升布政使!"

幕僚苦笑:"殿下,王尚书的独子去年坠马死了……"

而此刻的文渊阁值房,三皇子碧清正在烛下把玩一枚玉印。

"师弟这份策论,连父皇都惊动了。"他对暗处道,"明早放榜前,加派两队锦衣卫盯着张时安的寓所。"

三月廿八,贡院放榜。

当那丈余长的黄绢从龙门缓缓垂下时,人群瞬间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