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支教期已经算是比较长的了,有很多大学生支教,都只是签了三个月或者半年,毕竟大多数的同学,只是想增加一次体验的机会。
沈又夏却是觉得,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像个样,三、五个月能教出什么来呢,义务教育可是需要九年的,自己好歹也要呆够一年,才算是把这件事认真地做了。
导员接过沈又夏的协议书时,也是有点吃惊,“又夏,你签了一年的?跟家里商量了么?”边上的同学听说沈又夏签了一年,也都有点惊讶。
“商量了,我爸我妈让我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磨炼一下,我可不能让他们小瞧了去,老师你别担心,不是还有两次假期呢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年的时间并不长。”
就这样,沈又夏拽着自己的行李箱,踏上了去沧洱村的旅途,学校给她订好的车票,说好除了工资以外,往返的旅费也是给报销的,回来的车票钱,已经按照去时买票的价钱,直接算给沈又夏了。
坐了小两天的火车,到了一个叫平佳市的小城市,沈又夏又换了一趟长途的公车,七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叫明同镇的小镇上,这就是学校给自己订票的终点了。
接下来,她要自己想办法去那个叫沧洱村的小村子,那里才是自己最终的目的地,学校给沧洱村打过电话了,让自己到了明同镇的时候,给沧洱村的村支书打个电话,他们会来人接的。
沈又夏不想麻烦人大老远的来接她,所以就跟明同镇上的人打听,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独自去到那边,结果,让她大失所望。
那个叫沧洱村的小村子,根本就没有通车,因为那个村子都没有直通出村的路,要想去沧洱村,只能一路搭便车过去,但搭不搭得着,还有能搭到什么车,就得看沈又夏的运气了。
听到会这么麻烦,沈又夏还真就不敢自己一个冒险了,毕竟自己对这里不熟悉,好不容易搭个便车,把自己送到半路放下,人家是尽了心的,可自己如果搭不到下一辆顺风的车,那可就惨了。
荒郊野外的,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自己又该怎么办?想来想去,沈又夏还是决定给沧洱村那边打个电话,让那边来人接自己。
结果没想到,打个电话也会这么艰难,她的电话虽然丢在了那个人的车上,但她是从家里拿了个旧手机出来的,虽然功能少,接打电话还是不成问题的。
沈又夏在学校等着出发的那两天,还特意出门办了张卡,但她万万没想到,小镇上没网啊,手机完全就没有用,这到底是个什么镇子啊,现在还有没有网的城镇么?
忍下摔掉手机的冲动,沈又夏又去寻了一处公用电话,这是一家路边小店里的电话,交了钱就可以拨打的那种,好歹这个是能拨得通的。
听到电话那边被人接起的轻嘀一声,沈又夏真想感谢一声老天爷了,赶紧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里就是大声地喂了两声,结果,话筒里传来的是吱吱啦啦的嘈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