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同志,这么早就来了?”负责钳工的老周师傅走进来,见何雨柱盯着图纸出神,笑着打招呼。
“周师傅早,我再捋捋图纸,一会儿咱们试装的时候能顺点。”何雨柱抬头笑了笑,手里还拿着尺子比对尺寸。
八点半,黄宗兴带着李冬雨准时到了。刚进门,就见何雨柱朝他递来一张图纸:“黄老哥,昨晚我把之前的设计复盘了一遍,改了加热腔的结构,你看看行不行。”
黄宗兴接过图纸,起初只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可越看越专注,手里的图纸都忍不住攥紧了。他指着加热腔那部分,声音都有些发颤:“你……你把加热管的排布改成螺旋式了?还加了保温层?”
“对,这样能让热量更均匀,还能减少废气带走的温度。”何雨柱点头,“我算了下,单这两项改进,就能提升至少10%的效率。”
黄宗兴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激动:“可行!太可行了!王工、刘工,快把大伙叫过来,咱们现在就试装这个!”他一边喊人,一边忍不住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改呢!”
实验室里瞬间忙了起来:老周师傅拿着扳手调试零件,负责焊工的刘师傅蹲在地上焊接管道,李冬雨拿着笔记本记录数据,黄宗兴则在一旁协调进度。何雨柱也没闲着,一会儿走到老周身边,指点他调整零件的咬合角度:“周师傅,这里再磨掉0.5毫米,贴合度能更好。”一会儿又帮刘师傅核对焊接点:“刘师傅,这个焊点得再加固,不然高温下容易裂。”
这一幕落在黄宗兴眼里,却让他彻底愣住了——何雨柱明明是六级研究员,主攻设计,怎么连钳工、焊工的实操细节都这么懂?老周可是厂里的八级钳工,被指点后还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这么一改,果然更顺了!”刘师傅也跟着附和:“何同志说的这焊点位置,还真比我之前想的合理!”
黄宗兴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这哪是个刚毕业的年轻研究员?简直比一线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还懂实操!旁边的李冬雨更是睁圆了眼睛,手里的笔都忘了动:“他……他怎么什么都会啊?连焊工的火候都懂?”
两小时后,一个迷你版的钢铁炉具终于组装完成。银灰色的外壳泛着冷光,螺旋式加热管在内部隐约可见,看着就比传统炉具精致不少。众人还没来得及欢呼,何雨柱又从抽屉里拿出两张新图纸,递给黄宗兴:“黄老哥,这是我刚刚画的后续优化零件,你们先做着,我去测试下炉具效率。”
黄宗兴接过图纸,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心里竟没了惊讶,只剩一种“果然如此”的麻木——这几天何雨柱的高效早就超出了他的预期,现在就算对方再拿出更复杂的设计,他好像也能接受了。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哭笑不得:“行,你去忙测试,这边交给我们。”
看着何雨柱转身走向测试区的背影,黄宗兴忍不住跟老周师傅嘀咕:“你说这何雨柱,到底是来搞研究的,还是来抢咱们饭碗的?这实操本事,比咱们这些老骨头都硬!”
老周师傅哈哈一笑:“管他呢!有这本事,咱们项目早完工早省心!”
实验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之前的质疑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测试结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