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德寿宫偏殿,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案上的《岳飞传》抄本上。
赵构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拂过书页上“莫须有”三个字,眼神复杂——昨日朝堂上的场景还在眼前,辛弃疾的战绩、大臣们的欢呼、孝宗的决心,都让他明白,为岳飞平反已是大势所趋,无人能挡。
“太上皇,陛下派内侍送来的岳飞平反圣旨副本。”宫女捧着一卷黄绫圣旨,轻声道。
赵构接过圣旨,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岳飞忠勇盖世,志在复土,昔年为奸人秦桧所构,含冤而死,天下共愤。今朕临御,当为其昭雪,追复少保、武昌郡开国公,谥‘武穆’,其家属流放者,皆赦还临安,赐宅居住。。。”
字迹工整,笔力沉稳,正是孝宗的亲笔。
赵构轻轻合上圣旨,叹了口气:“昚儿长大了,有自己的主张了。”
他想起当年岳飞率军北伐,直抵朱仙镇,吓得金兀术欲弃开封北逃,却因他的十二道金牌被召回,最终含冤而死。
如今为其平反,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天下人的心愿,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与此同时,临安城内的岳府旧址,岳飞之子岳霖正带着家人等候。
自从岳飞被害,岳家被流放岭南,已有二十余年,如今终于能重返临安,岳霖的眼里满是激动与泪水。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内侍捧着圣旨,在禁军的护送下走来,岳霖连忙率家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岳飞。。。”
内侍高声宣读圣旨,岳霖和家人不住地磕头,泪水滴落在地上。
圣旨宣读完毕,内侍将圣旨递给岳霖,笑着说:“岳公子,陛下念及岳元帅忠勇,特赐宅于西湖边,明日便可搬入。”
岳霖接过圣旨,声音哽咽:“臣代亡父谢陛下隆恩!臣愿率子侄从军,随张枢密北伐,为亡父报仇,为大宋尽忠!”
内侍点头道:“陛下正有此意,已命兵部登记岳家子弟,若愿从军者,皆可编入北伐军。”
消息很快传遍临安,百姓们纷纷涌向岳府旧址,有的送来粮食,有的送来衣物。
众人对着岳霖拱手道:“岳公子,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岳元帅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咱们伐金成功的!”
街头巷尾,再次响起歌颂岳飞的小调,与庆祝汴梁光复全歼完颜彀英大军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临安城的士气,从未如此高涨。
皇宫的枢密院衙署内,张浚正与虞允文、史浩、陈康伯等人商议北伐部署。
案上摊着一幅巨大的舆图,标注着金军的布防——徒单合喜的十万北路军在河北,金国的十万大军分散在淮泗河南一带,完颜奔睹守南皮,还有少量金军驻守山东。
“陛下已任命某为北伐主帅,节制诸军。”张浚指着舆图上的宿州,声音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