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2 / 2)

苏源眉心一跳:“死了?”

府衙摇头:“那倒没有,幸好牢头发现及时,已派了大夫过去医治。”

苏源拧眉:“直接让人拿根绳子捆了,别让他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陈实甫的品行令人不敢茍同,左右结局逃不过一死,苏源不会因为他秀才的身份对其另眼相待。

以为眼一闭了事,苏源才不会遂了他的意。

衙役愣了下,如实照做。

衙役走后,苏源掰手指头算了下。

革除功名的折子没那么快通过,一来一回起码要半个多月,早着呢。

之后几天,陈实甫被捆成猪不得动弹,只能躺在板子上养伤等死。

苏源也很快将其抛诸脑后,在十五这天带亲娘和媳妇儿去集市溜达。

苏慧兰还是头一回去顺来集市,颇为好奇地问:“都说胡商手里有不少好东西,都是咱们靖朝没有的,是也不是?”

一家三口出门,只乘了一辆马车。

宋和璧并未在婆母跟前表现得与苏源太过亲近,而是选择坐在苏慧兰身畔,亲昵地挽着她的手臂。

“娘您甭听他们乱说,靖朝地大物博,好东西也是层出不穷。”

苏源紧随其后:“您反过来想,咱们有的说不准别的地儿都没有呢。”

苏慧兰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一下就笑了:“是是是,是我狭隘了,我也是前几日在铺子上听人提了一嘴,说胡商手里的稀罕物多不胜数。”

苏源轻笑:“娘若实在感兴趣,待会儿我们陪您过去瞧瞧便是。”

苏慧兰并未推辞:“好。”

马车驶过街头,外面蓦地响起争吵声。

“朱蓉你给我出来,一个女人整日抛头露面做生意也就罢了,竟敢把丈夫一家告到官府,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不知三从四德为何物,像你这样的贱女人就该被沉塘!”

“别装缩头乌龟,赶紧给我出来,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叫喊声掺杂着零星脏话,从嘶哑的嗓子里蹦出,整条街都能听见。

“我劝你还是识相点,赶紧去官府把实甫和他爹娘接回来。”

“养外室怎么了,你是正妻,她又影响不到你的地位,光是善妒一条,你就犯了七出,理应是我家实甫休了你。”

这一筐痴心妄言,听得苏源三人像是吃了苍蝇,脸色难看得紧。

宋和璧撩起一点车帘往外看。

只见一群手拿棍棒的人堵在“朱宅”门口,和十多个小厮打扮的人两相对峙。

周遭挤满看热闹的人,议论不休。

她回过头:“夫君,这‘朱宅’会不会是朱蓉家啊?”

苏源面色冷沉:“十有八.九是了。”

“要不要咱们过去把人撵走?”

朱家的事儿在府城传得沸沸扬扬,苏慧兰也有所耳闻。

同时也知道儿媳打算让朱蓉来抚育所帮忙,故此出言提议。

苏源沉吟片刻:“陈正,把车停在朱家门口。”

陈正应一声,一勒缰绳调整方向。

小红踢踏着往前,哼哧着停在朱宅门口。

大家被突然出现的马车吓了一跳,看热闹的百姓忙不叠后退,陈实甫那边的人一脸不耐,朱家下人也是警惕的表情。

“光天化日之下,尔等为何来此闹事?”

清润儒雅的嗓音响起,众人伸长脖子,在看清对方那张脸后惊呼出声:“知府大人!”

陈家人一惊:“知、知府大人?”

苏源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像是带着冰锥的利箭,戳破他们的嚣张气焰。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也是本官将陈实甫一家打入大牢。朱蓉乃受害者,尔等为何纠缠不休,口出恶言?”

陈家领头的黑壮男人后退两步,在利益引诱下还是壮着胆子开口:“大人,我家实甫是冤枉的啊,是朱蓉不愿意实甫把他那表妹养在外头,故意设计陷害他们!”

身后是苏慧兰和宋和璧你一言我一句的吐槽,苏源眸光凛冽:“陈实甫身为秀才却不以身作则,豢养外室,纵容外室与父母加害正妻,听你们的意思,怎么还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是情理之中?”

黑壮男人语噎,讪讪不言。

在他看来,贫民百姓不谈,哪个男人有了金钱权势不是三妻四妾,朱蓉那贱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活该被陈实甫厌弃。

他不甘心朱家从此与他陈家无关:“大人......”

“休要狡辩,谁是谁非,百姓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苏源冷声道,“若再让本官看到你来朱家纠缠,本官便以为你是陈实甫的同谋,将同罪论处!”

黑壮男人浑身一抖,木棍啪嗒落地。

“大、大人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我以后再也不来了,大人饶命!”

没等苏源发话,他就带着陈家人屁滚尿流地跑了。

钱财和性命,他们当然选择后者。

“好!”

也不知是谁先开了头,百姓们高声叫好。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陈秀才看着人模狗样,做的可都不是人事。”

“一个赘婿,竟然还敢给媳妇儿下毒,要是我闺女找了这么个男人,腿都给他打断!”

“可不是......”

等他们议论完,再往马车看去,发现原地空空如也,马车早已不知去向。

人群散去,朱宅大门轰然打开。

朱蓉脸色有些憔悴:“走了?”

小厮答:“是知府大人赶走了他们。”

朱蓉想到前几日知府夫人差人送来的消息,眼神微闪,又退回了门内。

苏源三人去集市一趟,买了不少心水的东西,其中以两位女性买得最多。

堆在马车里成高高一摞,只有一件是苏源本人的。

苏源:“......”

难怪大学室友曾大吐苦水,说每次陪女朋友逛街都像是狂游十万里。

不过他甘之如饴。

擡手捡起宋和璧垂落的裙摆,苏源如是想道。

月底,苏源总算等来陈实甫革除功名的回复。

当天下午苏源就判了陈实甫四人斩首,择日行刑。

这桩案子也算是给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一个警告——爱惜羽毛,莫要自毁长城。

朱蓉也如同原先承诺那般,捐出一半家产。

苏源收下了,将这笔银钱用在刀刃上,用以松江府建设。

陈、朱之事尘埃落定,又过了半个月,抚育院修缮完毕。

宋和璧将庄子上的孩子接来,和这段时日里新捡回的几个孩子一起,安置在抚育院里。

抚育院的存在很快流传开来,百姓说法不一。

有人觉得这是好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也有人觉得一个丫头片子,死了就死了,就算养大了也是泼出去的水,还不如趁年轻多生几个儿子。

苏源对此无语又无奈。

他无法改变那些人的想法,只能尽己所能,为弃婴提供一个避风港湾。

在宋和璧、朱蓉还有各位官夫人的感召下,有不少二三十岁的妇人主动请缨,来抚育院照顾孩子。

官服给月钱也很爽快,一个月五十钱,逢年过节还有小礼物。

所以即便一开始只招收十人,后续在工钱的诱惑下也还是源源不断地有人前来询问。

时间流逝,抚育院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宋和璧和苏源商量,选择扩大规模。

做工的妇人从二十人扩招到一百人,且抚育院左右两边的院子都被买下,扩建成更大的区域,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提及抚育院,百姓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诸位官夫人人慈心善,官府做实事办好事,乃百姓之福。

对此,苏源等人统一口径,表示他们深受陛下的仁德爱民影响,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劳。

可以说求生欲很强了。

转眼间,抚育院成立已有两年。

这两年里,抚育院的名声早已打响,连弘明帝都有所耳闻,并力排众议同皇后在全国各地建立抚育院。

经过发展变化,抚育院已变成收留被遗弃孩童的场所。

不论男女,低于十五岁皆可被收留。

满十五岁,且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得离开抚育院。

弘明帝在民间声望大涨,皇后也被称赞为当之无愧的国母。

弘明帝趁热打铁,又把三个守旧派从高位上薅下来,赶回家喝茶遛鸟。

弘明帝心里美滋滋,派人不远千里给苏爱卿和他的夫人送赏赐。

当然,抚育院也曾遇到难题。

苏源发现,有心思不正的父母故意把孩子丢在抚育院附近,并在孩子身上留下记号。

经调查发现,他们是打算日后等孩子长成,再凭着记号认回。

这样既可以省一笔养孩子的钱,也能靠卖儿卖女赚一笔卖身钱。

苏源当即将此事上报,经过多方商讨想出对策。

每个被遗弃的孩子在被收养前都会签下契书,若长大后被父母认回,需要如数归还这些年所花银钱,未认回则不作计较。

自此,再无人敢动歪脑筋。

春去秋来,转眼苏源来松江府已有三年。

晨起,苏源对镜正衣冠,宋和璧啧对镜描眉。

不经意间对视,眼底俱是温情。

“可以让人收拾行李了,月底咱们就该动身回京述职了。”

宋和璧懒洋洋应了声,忽的手中一空。

苏源夺去她手中螺子黛,俯身为她细细描眉。

成婚两年,宋和璧一如既往沉浸在苏源的盛世美颜中不可自拔。

呼吸交缠间,正要亲密贴贴,门口传来奶声奶气的呼唤。

“阿娘娘娘!”

清脆铃铛声由远及近,一只粉色的团子骨碌碌滚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