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1 / 2)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靖朝不存在“加油”这个词儿。

和苏源共事这么久,大家已习惯他时不时冒出个新鲜词汇,也明白这是呐喊助威的意思。

数道视线落在身上,夏同知感觉自己好像被高高架起的待宰羔羊。

“......是,大人,明日一早下官就把章程给您送来。”

苏源露出满意的笑:“顺来集市已在建设中,抚育院又将开建,美好就在不远的将来!”

众人像是打了鸡血,异口同声:“是,大人!”

夏同知跟在后头哼哼两声,摸了把额头不存在的汗。

又来了又来了,那种被知府大人套路的感觉又来了!

偏除他以外没一个人察觉出不对劲,个个满腔热血,恨不能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扑在公务上。

倏然对上苏源漆黑的眸,夏同知一个激灵,条件反射大喊:“是,大人!”

苏源:“......”

夏同知:“......”

苏源见好就收:“抚育院建立后会收留很多女婴,除了招一批性情温和的妇人,本官希望诸位家中女眷也能参与其中。”

“并非是让她们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只是隔个三两日过去瞧一瞧,和孩子们多多互动,读书弹琴皆可。”

官员们瞬间明了其中利害关系。

这不仅仅是上头指派的硬任务,还是塑造好名声的便捷方式。

二者兼顾,何乐而不为?

几乎是苏源话音刚落,他们便不假思索应下。

该交代的交代完毕,众人各自散去。

苏源把陈实甫的革除功名申请递了上去,静待回信。

翌日,夏同知顶着一对黑眼圈将抚育院章程交了上来。

苏源睨了眼夏同知快要挂到脚面的眼袋,良心痛了那么一小下。

在桌下摸索一番,塞给对方一个油纸包:“这是我家铺子的新品,夏大人尝尝。”

夏同知捧着尚有余温的点心,不知怎的竟鼻子发酸。

原来苏大人是体谅他的,将他的辛劳都看在眼里。

是他错怪了苏大人。

苏源被夏同知的眼神盯出一身的鸡皮疙瘩,不着痕迹按下手臂上的小疙瘩,面不改色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明日上午你可在家歇息半日,下午再来。”

夏同知登时热泪盈眶,语气哽咽:“多、多谢大人!”

苏源摸了摸鼻尖,心想他是不是把人压榨得很了,半天时间睡个懒觉就没了,怎么还掉眼泪了。

胡乱安抚几句,又回归正题:“四天后顺来集市正式开张,届时夏大人随我一道过去瞧瞧,以免有什么疏漏。”

夏同知:这一腔真心还是喂旺财算了。

打发了夏同知,苏源翻看起详细章程。

过程中数次提笔修缮,小半个时辰才作罢。

傍晚下值,苏源知道宋和璧惦记着抚育院,钟声一响就急匆匆回家去。

宋和璧刚从陪嫁庄子上回来,笑靥明艳,语调欢畅:“阿源,那孩子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夫说只要熬过这两日,以后定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苏源正在屏风后褪去官服,见宋和璧眼神敞亮,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不动声色侧过身子,加快更衣速度。

即便两人已经成婚,也有过亲密无间的行为,苏源仍不太适应大喇喇地在对方面前换衣服。

宋和璧漫不经心地戳着珠帘,发出叮铃脆响。

目光所及之处,是青年劲瘦的腰背,还有修长的双腿。

即便掩在中衣之下,依旧时刻攫取着她的视线。

放不下,挪不开。

苏源转身,发现宋和璧满含欣赏的眼眸,选择视而不见。

“那就好,她也算是抚育院第一个孩子。”

宋和璧点点头,上前轻抚苏源眼下的青色:“何时能清闲些?”

苏源握住她的手指,一同往外间走去:“等忙完这一阵,集市开了就能好些。”

宋和璧嗯了一声,递给苏源一杯茶。

“对了。”苏源手捧茶杯,掌心蕴着温热,“你想去集市上转一转吗?”

宋和璧也是六年前去顺来集市的胡商跟前转悠过,听苏源一说就起了兴趣:“好啊,正好月中你休沐两日,趁那两日咱们一家过去。”

苏源自是无有不应。

这时外面传来陈正的声音:“公子,夫人,晚饭好了。”

二人停下话头,去饭厅用饭。

洗漱后,苏源取出二次修缮过的抚育院章程:“你看看,可还有什么缺漏,自行补上即可。”

宋和璧眸光一亮:“这么快?!”

“一次修缮是夏同知完成的,二次才是我。”苏源极力忽略夏同知泪眼汪汪的模样,“唔......算是合作分工?”

宋和璧挨着苏源坐下,逐字逐句看完:“没什么缺漏,直接按办便是。”

随后苏源又说了他拉松江府官员家眷参与的事儿:“人多力量大。”

宋和璧嗯嗯点头,伸出食指道:“今天我去庄子上,那孩子握着我这根手指,软绵绵的,真不知她爹娘怎么忍心弃她于不顾。”

“不是每对父母都合格,毕竟生儿育女前没有考核。”

宋和璧深以为然,忽然凑上前,环住苏源的胳膊:“阿源,我好喜欢小娃娃,咱们也生一个?”

苏源眼神忽闪,在宋和璧殷切的目光下,憋出一个:“好。”

四天后,百姓成群结队地出现在顺来集市入口处。

有前来摆摊的摊贩,也有过来瞧热闹的顾客。

在东南角那一片,更是聚集了好些胡商。

他们说着蹩脚的官话,络腮胡几乎盖住整张脸,看起来邋里邋遢,眼里却饱含对生活的的期盼。

苏源等官员站在略高处,俯瞰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

夏同知一抚掌:“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是个好开头。”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众人附和,不住点头。

一刻钟后,伴随着热闹喧腾的锣鼓声,顺来集市正式开张。

这一天,他们等了六年。

这时有人问:“大人,咱们可以进去逛逛吗?”

苏源颔首:“自然可以。”

众人齐呼一声,一晃眼的功夫就冲进了集市。

苏源不缓不急跟在后头,轻笑着摇摇头。

他们其中个别人的心思几乎昭然若揭,还以为他看不出来。

只是外来农作物又不是大白菜,随地就能捡到。

集市上,有百姓认出苏源,热情地把自个儿摊位上的东西塞给知府大人。

苏源对此一幕早已司空见惯,应付自如:“今日本官是来巡查,这些你们自己留着,本官有看中的,大可出银子买下。”

百姓见苏源态度坚定,也不在强求,乐呵呵地退了回去,继续叫卖。

苏源会心一笑,行走间目光掠过一个又一个的摊位。

正如他回应百姓的那般,途中还真买了几件东西。

被知府大人光顾的摊贩得意洋洋,吆喝声更加卖力:“瞧一瞧看一看,方才知府大人还买了我家东西咧!”

未得光顾的摊贩则扼腕叹息,咬紧牙关和那几个尾巴翘上天的展开激烈竞争。

好一派热闹景象。

苏源怀里揣着给苏慧兰和宋和璧买的东西,漫步往前,很快来到集市的最里面。

和六年前一样,最里面的一片地是官府划给胡商的地儿。

胡商不得越界,靖朝的摊贩亦不可在这里支摊子。

苏源一眼扫过,有几个官员正蹲在胡商的摊位前挑挑拣拣,不时用手比划着什么。

胡商只一味地摇头:“布吉岛,布吉岛。”

听着这怪异的腔调,苏源忍俊不禁,也没再管那几人,脚步一转往另一边去。

官员们在集市上待了一个时辰,见没出现什么状况,也都相继离去。

苏源翻身上马时,听几个年轻官员咬耳朵:“不是说......发现的吗......找遍了......真晦气......”

“别气了,下次再来碰碰运气。”

“唉,也只能这样了。”

苏源循声望去,眸中波澜不起。

许是觉察到苏源的视线,那几人立马噤声,眼神游移一副心虚样。

如果苏源没记错,他们是通过考核成为八品官的举人。

只是这几人在府衙已有两三个年头,并非去年由他亲选出的那一批。

年轻人,志向远大胸怀抱负很正常。

苏源理解,也不会阻拦他们迫切想要立功的心情。

他碰巧遇上土豆辣椒,别人也能碰巧遇上,总不能日后有人进献良种他就嫉妒难受吧?

此非君子所为,他不屑这么干。

心思流转,苏源一夹马腹,回了府衙。

刚坐下,通判找过来,告知苏源抚育院位置已选定,就在距离府衙不远的一处空宅子里。

苏源一问具体位置,才知道这宅子原本是王何的。

随着王何被斩首,自然也就空置下来。

按理说官府有权处置罪官的宅院,然不论是官员还是商贾都嫌那宅子晦气,宁愿退而求其次选个差点的,也不乐意买下王宅。

一来二去,王宅就空置到现在。

通判也是觉得王宅占地面积不小,房间也多,才斗胆选了它。

“就它吧,你派人过去清扫一下,修整好后就能挂牌了。”

挂上抚育院的牌子,背靠官府,收养那些孩子也更名正言顺。

通判领命而去。

不多时,又有衙役过来禀报:“大人,陈实甫撞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