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 / 2)

苏源颔首:“确实十分惊喜,可喜可贺。”

方东帮着唐胤放书本:“这证明唐兄的努力没有白费。”

唐胤叉腰,喜不自胜:“那是自然,这阵子我挑灯苦读,眼睛都快瞎了,再这么下去,我就不叫唐胤,干脆直接改名唐半瞎好了。”

苏源:“……”

“好了唐兄,赶紧收拾收拾,等会该上课了。”方东适时泼他一盆冷水,“你要知道,若是考不好,还有可能再退回乙班的。”

翘得老高的嘴角倏然耷拉下来,唐胤整个人都蔫了,语气弱弱:“那、那我再努力,争取不掉下去?”

苏源握拳:“唐兄加油!”

方东拍肩:“唐兄加油!”

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那点骄傲自得荡然无存,唐胤有气无力:“好,加油。”

果真应了源哥儿那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时隔五个多月,好友三人终于再次齐聚。

午饭时唐胤几乎是泪眼汪汪,一是因为不用再跑老远找他俩吃饭了,二是因为甲班的竞争比乙班大很多,方才他不过是弯腰捡了张宣纸,再擡头就不知道讲到哪里了,后面全程云里雾里。

苏源见状,好气又好笑:“这很正常,我们刚开始也跟不上,过段时日就好了。况且难度提升,你上升的空间也会随之变大。”

方东深以为然:“源弟说得对。”

唐胤抹泪,自我安慰:“这才哪到哪,还有县试等着我呢,我可以的。”

二人相继出马,安抚了唐胤好一会儿,唐胤才忍住低落的情绪,解释说:“真不是我笨。”

苏源张嘴就来:“是题目太难,唐兄还是很聪明的。”

唐胤重重点头,自信瞬间回升。

方东无奈一叹,摇头不语,源弟就惯着他。

许是两人的安慰鼓励起了作用,下午唐胤明显进入了状态,季先生提问,他答得也算圆满,至少得到了季先生的表扬。

傍晚时,三人互相道别,各回各家。

因着每日练字的缘故,苏源的毛笔总比其他人换得勤些。

这不,下午又坏了一支毛笔,苏源得去书斋再买两支。

付钱时,苏源瞥见柜台旁摆放着新出的科举教材,已经卖出不少,只剩下三两本,孤零零躺在那。

心思流转,苏源上前拿了三本,他和方东各一本,至于唐胤,未来总会用到,也来一本。

一块付了银子,苏源刚踏出书斋,就被人拦住了去路:“源少爷,老爷请您过去。”

苏源转眸,不远处的巷子里停着一辆灰顶马车。

思忖片刻,苏源还是过去了。

车夫主动撩起车帘,苏源踩着凳子弯腰钻进马车。

马车外表瞧着并不起眼,内部却别有洞天。

矮桌暗格,糕点茶水,样样不缺,考究又精巧。

这可不是一个七品县令该有的配置,苏源眼尖,一眼就看出那茶盏价格不菲,估摸着能有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

苏源垂眸,眼观鼻鼻观心:“县令大人叫我来有何要事?”

盛夏时节,起码有三十五六度,梁守海却穿着略厚的袍子,唇色发白,不时咳嗽两声。

他没头没尾来了句:“他们说的都是假的,是不是?”

苏源哂笑:“大人是指您宠妾灭妻,还是偏爱庶子苛待嫡子?”

梁守海眼神黑沉沉的:“你在怪我?”

苏源都想当场翻白眼,您这反射弧可真够长啊,遂暗讽道:“当今爱重嫡妻,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大人不过标新立异了些,又有何错?”

怒气上涌,梁守海捂着嘴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边喘气边质问:“你可知这些流言对我和梁家的影响有多大?!”

“我是苏家人,梁家如何与我又有何关?”

梁守海握拳,额角青筋直跳。

若不是林璋警告过他,苏源有功名在身,并非当初任他处置拿捏的痴儿,他定要让苏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忽略胸口的闷痛:“你可以不回梁家,但是关于我的一切不利言论,都要由你澄清。”

语气软了些,但还是命令居多。

苏源含笑道:“这些都与我无关,凭什么让我澄清?大人若有本事,大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梁源!”

苏源一本正经:“我叫苏源。”

“……你当真以为我不能拿你如何?”

苏源深知狗爹的阴险伪善,狗急了还跳墙呢:“若我当初参加县试,还是个白身,你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把我一辈子摁死在灵璧县。”

梁守海闭了闭眼,他又何尝不悔。

“可惜你既不喜我这个嫡子,又舍不得双案首给你带来的荣光,踌躇不决,结果没等到我回到梁家,却等来云秀为了除去我这个障碍,再次加害于我。”

苏源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银针扎进梁守海心口,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梁守海呼吸急促,浑身颤抖,只能满目憎恨地瞪着他,喉咙里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我劝大人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我和我身边之人出了事,您完美无瑕的仕途或许会再次增添一抹黑。”

苏源只在马车里待了一刻钟,很快跳了下来,一整衣袍,信步离去。

车夫等待片刻,始终不见车内动静,与方才请苏源过来的小厮相视一眼,逾矩撩起车帘。

马车里,梁守海早已晕死过去,衣襟一片殷红,鼻息间尽是铁锈味。

“老爷!”

苏源一通连怼带讽,硬是把狗爹气吐血。

愧疚是不可能愧疚的。

梁守海想名利双收,世上哪有这等好事,这反噬还是来得迟了些。

苏源漫不经心想着,背着小挎包连走带跑回到家,当晚一口气吃了两碗饭。

别问,问就是高兴。

次日,苏源把科举教材书给二位好友。

两人接过,二话不说掏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一点他们向来默契,有好书可以帮买,但银钱得各付各的。

利落又爽快,免除许多因为银钱带来的尴尬局面。

方东翻阅一番,中肯点评:“挺好,不错。”

唐·未来县试选手·胤照葫芦画瓢,翻了几页:“不错,很好。”

方东:“……”

“对了。”苏源从袖中取出一物,递给唐胤,“还望唐兄让人将此物送去府衙,林大人手中。”

唐胤翘着二郎腿,在得到苏源应允后打开信封,抖着腿说:“让我看看,这里头写了啥……啥?!”

方东从科举教材书中回过神,见唐胤嘴巴大张,半天没合上,不由好奇,凑上前看一眼,然后陷入沉默。

“这些,都是真的?”

苏源手指轻搭在桌边:“这还能有假,若知府大人心中存疑,大可派人前往核实。”

唐胤咂嘴,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恢复原样,放回信封里:“放心吧,今晚回去我就让人去送。”

苏源抿唇轻笑:“辛苦唐兄。”

“你若真要谢我,不如提前给我说说这科举教材书,刚才我看了几页,有两处疑问。还有蛋黄酥,上次没吃够,还想再尝尝。”

因蛋黄酥的制作流程比较复杂,费时又费力,苏慧兰没打算对外售卖,只有自家人尝过味儿。

前几天唐胤收到一盒蛋黄酥,吃完一直惦记着。

苏源自无不应,又与方东自发分工而行,一人讲解一处疑问。

答疑完毕,又各自拟写文章。

写完后苏源和方东交换批改,至于唐胤,他的目标是县试而非院试,自然由他俩一同批改,批改完再作修缮。

两日后唐胤带来消息,管家已将书信亲自转交给林璋。

“管家说知府大人看完书信后只是挑了下眉,什么都没说,源哥儿你说知府大人到底怎么想的,是生气呢,还是生气呢?”

苏源提着的心放下一半,知府大人公正廉明,想必定会秉公处理。

“水至清则无鱼,在知府大人看来,这些不过是寻常事,只要不是放肆无度,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方东补充:“可前提是那人在其他方面挑不出错处。”

唐胤摸摸下巴,咧嘴笑了,颇为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又过了三日,季先生将几位童生叫到书房,沉声道:“你们已是童生,有谁想去府学读书的?”

府学是府级官办教育机构,师资力量肯定是雄厚的,季先生希望他们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再者……

季先生又说,眼睛却是望向苏源的:“为师的功名只止步于秀才,但为师相信你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苏源沉吟片刻:“学生回去同家人商议一番,明日再告知先生结果可好?”

其他人也都纷纷表达出与苏源相同的意愿。

季先生捋须,欣然应允。

苏源晚上和他娘提及此事,苏慧兰不假思索道:“若是府学里的先生比季先生教得更好,咱们肯定要去府学的。”

虽说季先生帮了源哥儿很多,可在苏慧兰眼里,回报的方式有很多,源哥儿还是得去府学读书。

“还有,姓梁的前段日子一直让人给你送饭,这些天不知道又在憋什么坏,以防万一,咱们还是去府城,至少那地方他管不着。”

苏源想也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