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捉虫)(2 / 2)

姜芸看着她的背影,发现那脊背自始至终都挺得笔直。

白及刚要跟上,却被姜芸小声叫住:“小先生,不知方才徐先生为何那般问我啊?”

“哦,你别多心。”那少年笑笑,耐心解释道:“我们先生面冷心热,方才你与我说了你的姓名和病患的姓名,这些我都记在医案里了,这也是我们回春堂的规矩。可方才先生见你与病患并不同一姓氏,又见你年纪尚幼,病患的却已是二十又八,大概是误以为你是……那病患的童养媳,这才有此一问。”

说到“童养媳”三个字,少年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显出与身上的文秀气质不相匹的几分憨厚来。

“你别见怪啊,先生也是好心。”似乎是生怕她对徐元霜生出不满,少年又补充道。

姜芸心中疑惑更甚,这回春堂、尤其是这位徐先生身上处处都透着古怪。

不论是叫病人排队挂号看诊的接诊方式,还是这位徐先生对于乡下人买“童养媳”这一行为显而易见的不满,出现在这个时代都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而这位愿意将危急重症的病人排在前头、给他们优先看诊之权的徐先生却每次出诊都要二两银子,听上去更是有些自相矛盾、说不通。

她思忖着,刚要开口再问白及些什么,就听前头遥遥传来徐元霜清冷的声音中夹杂着几分不满:“白及,磨蹭什么呢?”

听见这道喊声,白及脸上露出一点慌乱,匆匆向姜芸拱了拱手,叮嘱了一声:“姑娘,你也快着点啊,我们先生是个急性子,不好叫她久等的。”

然后他便急忙找出一只药箱,一手怀抱着向回春堂外小跑而去。

先前听徐元霜叫白及备车时,姜芸还想,果然是声明在外的回春堂,这位徐先生竟然能配得起一辆马车。

这时代马车造价可不便宜,一辆马车少说也得六七十两银子。方才见这位徐先生衣着打扮很是简朴,回春堂内的装潢也很是朴素,还以为她不舍得花这钱。

不过又转念一想,想来她配马车也是为了能节省耽搁在路上所费的时间,不贻误患者病情,也是理所应当。

然而当姜芸真的看到徐元霜口中的“车”时,她却突然有一瞬间的恍惚。

只因它与姜芸想象中的马车大不相同。

一头毛驴,一辆两轮平板车,甚至连个车篷都没有。

与乡下人用来载货的驴车没有分毫区别。

哦……不对。

还是有一点的——那毛驴头顶上还带着一朵鲜艳的红色绸花。

远远看去真是……格外喜庆。

徐元霜发现自从上了车后,那小姑娘就偶尔有意无意地偷瞟自己一眼,且神情甚是古怪。

半晌,徐元霜终于忍无可忍地开口问:“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你这么偷偷看我?”

姜芸神色一僵,反应过来连忙垂眸,歉疚地道:“对不住,徐先生,是我失礼了。只是我……有一件事实在好奇,不知可否请教您一下?”

“你说。”

她犹犹豫豫地擡手朝那毛驴指了指,小心翼翼地问:“徐先生,这毛驴头上的绸花……是谁给它带上的啊?”

徐元霜秀眉微皱:“什么毛驴?她叫芍药。”

“芍药?”

姜芸又仔细看了一眼那头毛驴,再次确认了它看起来与“芍药”并无半点关系。

“怎么?不行吗?她五官长得如此端正,四肢如此修长,在同类里相貌堪称翘楚,自然与‘芍药’这个名字相得益彰。”

姜芸顿时强忍笑意,连声应道:“是,‘芍药’长得确实好看。”

不知是否是她的错觉,姜芸总觉得在自己说完这句话后,徐元霜一直面无表情、清清冷冷的脸似乎看起来柔和了些。

虽心里还藏着许多疑问,但姜芸却突然觉得,这位看上去冷心冷情的女医者或许真的同白及说的一样,是个面冷心热的好人。

毕竟,她是个肯为一头毛驴费心起名字的人,定然没有看上去那么冷漠。

从未坐过驴车,如今第一次尝试姜芸就觉得体验感十分糟糕。

镇子上平坦宽阔、砖石铺就的街巷还好,可村子里那三步一石、五步一坑的路险些叫她骨头都被颠散了架。

好不容易远远地看到魏家的院墙时,她偷偷松了口气。

若还不到,估计明天她可就真的起不来床了。

小萝卜头魏明轩正在门口扒沙子堆土堆,不经意擡眼看见坐在驴车上的姜芸。

想起姐姐已经念叨“婶婶”许久,他迈着小短腿便往急急忙忙往院子里跑去报信:“姐姐……婶婶……和、和驴……”

本章又名《论“芍药”她貌美如花》

不知道阿芸有没有想过,徐先生她或许只是社恐(狗头)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