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驾到(2 / 2)

仔细想了想,刘璃轻叹一声,决定还是算了吧,李妍就算对自己满好感度,积分也不会超过1000点。

倘若李夫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或许她的好感度自己就可以解锁了吧。就像自己在解锁霍光的好感度之前,霍光也还不是历史上那个权臣呢。

因为霍光拥有姓名,所以不管他未来能不能成为权臣,都是可以解锁他的好感度的。由此可见,在史书上留名的重要性!

房间的门被轻轻推开,桑迁蹑手蹑脚的走进来,刘璃倏地睁开眼睛看向他,他似乎被吓到了:“我还以为你已经睡着了。”

她慢慢的从床上做起来,乌黑的长发顺着她的肩如绸缎一样倾泄而下:“你还没回来,我怎么睡得着?”

他走到床边揽住她:“那你刚才在想什么?”

刘璃眨了眨眸子道:“我在想,我有幸来到大汉,若不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她要见证泱泱大汉的诞生!

桑迁扬了扬眉,低头亲了亲她光洁的额头:“一定会的。”不说将来了,就如今阿璃所做的这些事情,恐怕都叫人难以忘记。

刘璃笑了笑,撩了撩耳边的头发,嘀咕道:“我叫婢女烧了热水来,我要去洗个澡,之后恐怕几天都不能洗了。”

他轻轻挽起她的头发,凑到她的耳边道:“我来伺候公主沐浴更衣吧。”

她抿唇一笑,颔首道:“准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一起在一个大的浴桶里,洗了个鸳鸯浴。桑迁安安分分的抱着刘璃躺在床上,并未像之前在长安的时候疯狂索取。

洗完澡,刘璃倒是有了点精神,她靠在他怀里,想到明日他们就真的要分离了,心里突然就有些舍不得。

“桑迁,不如你明天就和我一起走吧。”她娇声道:“和我去东海国当王夫。”

听她这么说,他低嗤一声:“我之前要和你走的时候,你偏不让我跟着,现在我可不想和你走了。”

知道他在说反话,刘璃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并不会真的要桑迁和自己一起离开。

她有些愧疚的抱住他:“这次来洛阳,如果不是有任务在身上,我应该和你一起去你家老宅拜见一下你祖父长辈的。”

因为自己是公主,所以并不用像其他女子一样,遵守他家族的规矩。现在他们成婚还没有一年,自己就要远去东海国,和他分离五年。

刘璃对他,心中实在有愧。

“那就等你回来,我们再一起去见我祖父。”他轻轻的抚着她的乌发:“阿璃你不必有负担,和你在一起是我自己的选择。”

她在他的怀里蹭了蹭,突然感觉他那处的变化,她勾着他的脖子,亲了亲他的喉结,引诱他道:“趁着最后一晚,你想要几次都给你。等我走后,你可就没得吃了。”

他闷声一笑,却并未动她:“你明日还要赶路,我可舍不得让你受累。”

“真不要?”平日里他就和饿狼附身一样,如今倒是学起了柳下惠,坐怀不乱了?

他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乖,睡觉吧。”

她却在他的怀里扭了扭,而后直接翻身压在他身上,横眉冷对:“桑迁,给你机会你不中用,非要本王用强的么?”

桑迁:“?”

刘璃不给他反抗的机会,直接低头复上他的唇。

刘璃后悔了,早知道昨晚就不胡闹了,导致她今天坐在马车里时,身体都还没缓过来。

然后因为路面不平,马车颠簸的时候她感觉更难受了。她默默告诫自己,下次可不能怎么玩了。

车队出了函谷关之后,刘璃和刘闳便要分开了。刘闳带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个宦官,还几十个侍卫。

出于姐姐对弟弟的照顾,刘璃让陈非安排一些人护送刘闳去齐国,安全送达后再回来便是了。

陈非微微点头,却在不经意转头时看到了她脖颈上红红的印记,他神情倏地一顿,而后不动声色的移开了目光。

只是脸色不怎么好。

刘璃这边要向南走,她在马车里研究了一下地图,然后又和陈非讨论了一下前进的路线。

出函谷关之后,按照目前的速度,大概再走十天就可以抵达庐江郡了。目前庐江郡已经算是东海国的了,但是刘璃的目标却是会稽郡。

所以就算抵达庐江郡,她还是要继续向南前进。不过前进的路线倒是可以改成先去庐江郡,然后抵达丹阳郡。

她计划在八月中旬抵达会稽郡,如果有时间的话,从丹阳郡离开后可以去东海郡转一转,看看自己最开始的封地。

如果没时间了,就从丹阳郡直接去会稽郡。

她的整个封国在地图上来看,就是一个倒U的形状,有一点点像苏州湾的大裤衩建筑。

豫章郡在偏西边一点,和会稽郡中间真好隔着一个闽越国。其实如果真的要和闽越国打起来的话,完全可以从会稽郡和豫章郡安排两路兵马对闽越进行包抄。

不过这样死的人就会更多。

刘璃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闽越国。

晚上他们的车队住在了驿馆,队伍中一下子少了很多人,和刘璃同桌吃饭的也就剩下霍光和陈非了。

驿馆的伙食肯定没有在洛阳的客栈好了,刘璃简单的吃完之后,便准备回房间休息了。

虽然她在马车上躺了一天,但还是感觉好累哦。

“东海公……大王。”霍光开口叫住刘璃。

听到这个称呼,刘璃嘴角抽了抽,却还是转头看向他:“何事?”

“为什么一定要去会稽郡?”虽然霍光被选中了,跟随刘璃来东海国,但是他目前还不知道刘璃的目的是闽越国。他道:“会稽郡靠近闽越国,太不安全了。”

在他看来,完全可以在东海郡或者丹阳郡定都。

刘璃笑了笑道:“可我就是要靠近闽越国呀,不然你觉得我放着好好的嫡长公主不当,跑来这里当诸侯王,就是为了占地为王吗?”

霍光沉默。

刘璃见他还有如此思考,心中甚是欣慰,便给他发布任务:“你好好研究一下现在的舆图,等到了会稽郡后,才可以有目的的发展,到时候我会考你。”

霍光:“……”

接下来又是几天颠簸的赶路,这里还真的应了那句山高路远人稀少,这里连车辙痕迹都没有,难怪如此颠簸!

不过刘璃不得不感谢秦始皇大大的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方针。

所谓车同轨,就是指马车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要相同,这样当地上有马车行驶过的轨迹之后,后面的马车就可以直接按照这个轨迹行驶了。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坐马车赶路的人。

不过此时刘璃想的却是,等自己将东海国的经济搞起来之后,一定要修路!

修一条高速柏油路,让马车可以在地面上不再颠簸!

在颠簸了好几天后,刘璃总算抵达了庐江郡。庐江郡守早早的就来县城门口迎接刘璃了,盼星星盼月亮将他们的王给盼来了。

庐江郡守身后还跟着当地的县令,等刘璃的马车抵达城下时,郡守带着县令等官员向刘璃拜礼:“小臣参拜大王。”

刘璃顿时有一种自己成为山大王的错觉,她从马车里走出来,站在踏板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免礼。”

这群官员慢慢起身,擡头看见站在马车上的女子时,纷纷愣住,随后又不约而同的低下头,不敢再看眼前的公主,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对她的亵渎。

“孤决定定都于会稽郡,便不在庐江郡停留,尔等等候消息,静候孤的传召。”刘璃连对自己的称呼也该了。

天子可以自称为朕和寡人,但是诸侯王却只能自称为孤王。

郡守连忙点头:“诺。”

如今庐江郡有一半的百姓,都是当年东瓯国的百姓迁徙过来的。东瓯国的国土被闽越占了之后,东瓯王就被封为了广武侯,目前归庐江郡守管。

刘璃也没打算去见他,交代了庐江郡守几句,又在这里歇息了一晚上后,便继续出发前往丹阳郡。

丹阳郡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是未来江苏省镇江市代为管辖的丹阳市。若是追溯丹阳郡最开始的源头,那还是在战国时期。

甚至《山海经》中都有对丹阳的描写——“山水阴阳,水北为阳”即为丹阳。

丹阳虽然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但是其气候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的。

这些年关中地区百姓习惯种植小米,但是蜀郡这些土地贫瘠的地方,能种植粮食的地方不多,刘璃早就安排那边的百姓种植高粱了。收成上来的高粱可以卖给官家,也能卖出不少钱。

而南方地区,种植水稻和小麦是最好的了。

从庐江郡前往丹阳郡,就相当于是从安徽省去往江苏省,这一路上倒也平稳,没遇见太大的问题。

一路上从田埂间路过,刘璃看到不少黄灿灿的麦子,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收成的时候了。

刘璃一直在想杂交水稻的事情,其实之前在长安的时候,她不是没想过要搞杂交水稻,但因为她对这方面实在不是很了解,也不敢轻易的让百姓们去尝试。

万一失败了,导致百姓们交不上粮食,自己岂不是罪人了?

如今太平了,而且又在自己的封国,刘璃倒是想放开胆子去尝试一下杂交水稻,若是能成功,那整个大汉以后就不缺粮了呀!

丹阳郡守也提前知道了消息,带人来迎接刘璃。刘璃同样在丹阳郡留宿了一夜后,感觉时间还赶得上,便决定去一趟东海郡。

别看东海郡地方小,但其物产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刘璃还没忘记,当年她的第二个封地莱芜县就在东海郡附近。

本来莱芜县属于泰山郡,后来生生将莱芜县规划进了东海郡。莱芜县因为山多所以人很少,但是这并不妨碍莱芜县的富饶。

莱芜县的山基本都是矿山,自己要发展整个东海国,少不了需要用到矿产资源。她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调配一个爆炸效果巨大的炸药,炸山取矿!

东海郡不大,刘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就将整个东海郡的县城给跑完了,她甚至还去沿海转了一圈,见了东海郡的盐官,查看了一圈制盐基地后,便决定动身前往会稽郡。

东海郡守想着,公主既然将封国命名为东海国,那王城必然是要在东海郡的,他甚至连王都的选址都找好了,结果公主居然不准备在东海郡定都!

会稽郡也是一个沿海的郡,一半属于江苏省,一半属于浙江省。本来和会稽郡相邻的东欧国,国都是温州。后来东瓯国被闽越占了去后,温州也变成东越王的地盘了。

若是再往古时候说的话,在战国时代,会稽郡是属于吴国的地盘,吴国的国都正好就是苏州。

也不知道这个吴国的王宫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她就可以不用修建王宫了,将钱财省下来去发展民生经济才是最重要的。

这么一个鱼米之乡,不好好发展农耕实在是浪费了。

马车一路颠簸行驶缓慢,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后,刘璃总算从长安抵达了会稽郡的郡治所在吴县,也就是未来的苏州。

吴县的县令和会稽郡的郡守一样出来迎接刘璃,这两人显然没想到,刘璃最后会选择在会稽郡定都。让刘璃没想到的是,会稽郡郡守居然看着还挺年轻的,看样子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而且一身长衫非常的儒雅。

真不愧是江南宝地啊,刘璃有点期待这里发展好了之后,才子佳人倍出的场面了。

会稽郡郡守恭敬的将刘璃迎去郡守府:“大王先在郡守府歇下,待王宫建好之后……”

刘璃打断他:“建造王宫什么的,先不着急。”她沉吟片刻道:“我没记错的话,这儿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地方,对嘛?”

郡守连忙点头:“正是。”

“那吴国王宫在何处?”刘璃顺口问了一句。

会稽郡郡守微微一愣,而后道:“当年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了之后,吴国王宫就已废弃,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早就成为一堆废墟了。”

刘璃一时沉默,叹了一声道:“你就当我没问。”看来这王宫是非建不可了。

于是她也不客气,暂时先在郡守府住下,让郡守去安排人看风水选址建王宫。她则招来霍光等使臣,商议一下日后东海国的发展问题。

东海国五个郡,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会稽郡了,其次是豫章郡。这五个地方除了豫章郡,其他四个刘璃都去看过了。豫章郡旁边临近长沙国和南越国,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但不管是哪个郡,给她的印象就只有一个字:穷。

或许真的应了那句,山高路远地方偏僻,作为郡治所在地的县,都看着非常的落魄,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刘璃还记得,汉初各诸侯可以自己制造钱币的时候,吴王刘濞时最有钱的诸侯,因为他的封国内是有铜山的。

怎么现在才过去几十年,就穷成这样?

仿佛看出了刘璃的疑惑,会稽郡守苦笑道:“大王,如今矿山都被陛下管控,别说我们这些郡县了,各地诸侯也都越来越穷了。”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们会稽郡因为和闽越国靠近,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军力在边防上,百姓们收成上来的粮食,都要供养将士们。”

不仅如此,前些年陛下讨伐匈奴,全国都要给予支持,这才导致了他们这些对于中央来说的偏远地区,越来越穷。

难怪会这样啊。

刘璃听罢扬了扬眉,开口道:“给我一点时间,我会让东海国彻底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