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不考虑自己目前皇后的身份,以天子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也会觉得册立刘据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有这样一个战功赫赫,且忠心的舅舅为后盾,谁也动不了刘据这个太子。
这样对大汉日后的稳固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可是……真的谁也动不了吗?
如果他不曾洞悉阿璃的心思,或许这个时候册封卫青为大将军的特使,已经捧着他的旨意抵达军中了。偏偏他知道了,他的阿璃似乎并不甘心只当一个公主。
自古以来,就没出现过女人当君主。战国时的芈太后,还有大汉之初的吕太后都还知道垂帘听政,扶植一个傀儡天子。而他的阿璃,居然就直接想当天女了。
想到这里,刘彻的心里莫名其妙的划过一丝小小的自豪,阿璃不愧是自己的女儿,还真敢想。
刘彻一直知道刘璃的想法点子很多,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些想法,才有了如今富强的大汉。若非她从天神那边得到的各种粮食,例如土豆,红薯还有玉米,恐怕这几年大汉就要陷入饥荒状态了。
还有她和桑弘羊一起搞出来的货币政策,短短几年时间就让大汉的国库充盈了好几倍,如今就算打仗,他也不用愁军费不够了。
冬天保暖的羽绒衣,还有朔方郡那成片可以保暖的棉花。她发现的炼钢技术,改进了大汉的武器制造,这一切的一切刘彻都是记在心里的。
现在她又在长安城里折腾那什么医院,刘彻也任由她放手去做,因为他知道他的阿璃从来不会乱来,她的每次动作,都会让大汉变得越来越好。
阿璃的身后有天神,她可以借天神之力,到时候就算有十个卫青,恐怕也抵不过阿璃拥有的神器吧。
虽然刘彻没有亲眼看见神器的威力,但是经过亲自使用神器的那个士兵徐林的转述,他已然可以想象出,这个神器的威力究竟是什么样子了。毕竟这个神器可是在瞬间就消灭了五万的匈奴骑兵,这样的战绩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了。
每每这个时候,刘彻便觉得遗憾,如果阿璃是个皇子那该有多好啊。他就可以让阿璃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而且满朝文武也不会有人反对。
偏偏阿璃是个公主……公主终究是要嫁人的啊……怎么能当储君呢?
刘彻的眸光渐渐暗沉下来,他的指尖轻轻的敲着桌面上的这份战报,突然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变成了一个女人,竟然变得优柔寡断了起来。
若是在以前,他会毫不犹豫的想办法处死阿璃,让她永远也成不了威胁。甚至于倘若他知道窥探储君之位的人,是刘据或者刘闳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弄死他们。
储君之位他可以给,但他们不能主动索要。
但是阿璃不同。
一方面他确实有点舍不得,但是在这份舍不得中,他更加舍不得的是阿璃身后的那个天神,以及天神所提供的那些资源。
刘彻可以感觉出,这些资源原本不属于大汉这个时代,可因为有阿璃的存在,天神将这些东西赐予了大汉。他需要阿璃给大汉带来更多的东西,所以他不会杀她。
权衡再三,刘彻还是决定册封卫青为大将军,等阿娇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诏令已经安排了特使送去了卫青目前驻扎的大营中。
阿娇面色薄怒:“你要册封卫青为大将军为何都不和我说一声?”刘彻有玺印和虎符,所以就算他们两人换了身体,他依旧可以不通过她来册封赏赐。
刘彻猜测阿娇对于阿璃的心思应该也知道不少,不然她也不会对自己册封卫青为大将军一事如此敏感。
“卫青立下战功,如此封赏有何不妥?”刘彻笑吟吟道:“还是说,阿娇有更好的封赏方法?”
对上他笑不及眼底的眸光,阿娇眯起黑眸:“你说卫青战功赫赫,那去年阿璃在朔方城一战,以一人之力,消灭了数万匈奴骑兵,这样的战功怎么也不见你给阿璃封一个大将军?”
刘彻:“……”
“大将军是要有统帅万军之能,阿璃虽用神器击败了匈奴,可她终究是不会领兵打仗。”刘彻挑眉道:“就算封了她为大将军,军中将士恐怕也不会心服口服。再说了,你不是又给她加封了三县,如今的阿璃同样是食邑万户的公主了。”
一时间阿娇无话可说。
刘彻见阿娇脸色不愉,他倒是主动往她身边靠了靠:“我这般封赏卫青,也是为了让他日后能更放得开去打匈奴,卫青有这个才能不是么?”
阿娇瞥着他,冷嗤一声:“是啊,整个大汉就你的卫青最能打,要不然我干脆废了你的后位,你去嫁给卫青吧。”她莫名想到了当初刘陵对她说的话。
——卫统领的心上人就是你啊!
在和刘彻互换身体之前,她和卫青就没见过几次面,卫青的心上人怎么都不可能是自己啊。那唯一的解释便是,卫青喜欢的是变成了自己的刘彻。
刘彻一时无语:“说卫青就说卫青,你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皇后之位岂能说废就废?”
阿娇冷笑:“阿璃如今都十三岁了,你却一直都没生下嫡皇子。如今又这样封赏卫青,你在心里已经决定要立刘据当太子了吧?那太子的母亲,怎么还能是一个小小的夫人呢?”
她啧了一声道:“依我看啊倒不如现在就将你给废了,立卫子夫为皇后吧。”
刘彻:“……”
阿娇尤不解气,继续补刀:“卫青能娶到心上人,姐姐成了皇后,外甥当了太子,这应该才是对他最大的赏赐吧。”
刘彻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古怪了起来,阿娇居然知道卫青的心思?!他也有些气恼:“你也知道卫青心属你,你还对我说这样的话?”
“什么心属我?”阿娇没好气道:“我当皇后时,就没见过卫青几次。他是在你变成我之后,才动了心的。”
刘彻:“???”
阿娇:“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对卫青做了什么,才让他爱上你的!”
刘彻的神情微微裂开:“……”
懒得再和刘彻说话,阿娇带着一脸嫌弃离开,同时她也在心里衡量,如果自己坚决不同意立刘据问太子的话,那就算刘彻想也没用吧,毕竟自己才是天子,何必管他皇后什么意见?
届时就要看卫青是什么反应了,刘彻口中忠心的卫青,会不顾天子的意思,拥护他的侄儿成为太子吗?
**
果然不出阿娇所料,刘彻册封卫青为大将军,日后统领全军,并且可以开设属于自己的幕府之后,再上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臣子提议要册立刘据为皇太子了。
丞相公孙弘道:“陛下,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如今陛下没有嫡长子,当在庶出皇子中挑选出一位储君来,以稳江山社稷。”
意思就是,立太子的时候,应该选择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而不是选择有贤能的。在没有嫡皇子的情况下,就选择母亲身份尊贵的皇子来当太子,而不是选择长子。
后面还跳出不少大臣们跟着附议,中大夫主父偃道:“臣以为,皇长子据可为储君。”
人家舅舅刚刚在战场上立了大功,又被封为了大将军,身份显贵。所以皇长子刘据非常符合成为太子的条件。
“陛下如今子嗣稀薄,唯有早立太子,方能以安民心啊。”
“臣等附议,早立太子以安民心。”
面对这群人的提议,阿娇冷冷的挑眉道:“如今朕不过而立之年,你们就盼着朕早日驾崩了吗?”
这话一出,瞬间挑起了众位大臣心中的弦,众人连连称不敢。
“既然不是盼着朕早日驾崩,那你们这么着急让朕册封太子,又是何用意?”
丞相公孙弘站出来道:“陛下,太子者,国之根本也。”陛下平时看上去挺英明的,怎么一到立太子的事情上,却总是推诿呢?
公孙弘想不明白,其他大臣们也都想不明白。如今皇后都已经三十五岁了,陛下想要嫡长子的心愿肯定是没办法实现了,为什么还不快点认清现实,从庶子中选一个出来当太子。
这个事情的道理,陛下没道理不明白啊。
阿娇深吸一口气,心中对刘彻气得牙痒痒。他将卫青提拔成为大将军,提高了卫青的身份地位,现在她就算下旨宣布将刘闳变成嫡出皇子,也显得过于刻意了。
没办法,阿娇只好使出拖延政策道:“这件事情不如等大将军从边关回长安再议吧。”
众人也只好同意。
七月初,卫青等六位将军成功凯旋,刘彻和阿娇商议之后决定在上林苑替大军接风洗尘。
卫青毕竟是皇长子的舅舅,所以这次上林苑的行程,卫子夫也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前去为她的弟弟卫青庆功。
难得又到了放假时间,刘璃跟着阿娇提前几天入住了上林苑的行宫,将上林苑里的几个果园转了一圈,又摘了不少水果带回了行宫,打算做水果沙拉吃。
去年的葡萄成熟之后,通过嫁接技术,今年葡萄的产量几乎翻了好几倍。可惜现在还没有完全熟透,暂时不能用来酿造葡萄酒。
不过经过刘璃的提醒,桑弘羊已经在黄河流域的农户家里,收来了很多高粱。如今上林苑的酿酒坊里面,已经开始产出高粱酒了。
等再过年的时候,大家应该就可以喝到比之前用谷物酿造出来的上陵酒更美味的高粱酒了。
在大汉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管是象棋还是围棋,或者是大汉的六博棋,刘璃都玩不过刘彻。想和竹青和乔下棋吧,她们又不会,下五子棋又有点太简单了。
尔雅吃力的拎着装满了水果的篮子跟在刘璃身后往行宫里走,刚走上行宫的台阶,从转角匆匆跑来一个小身影,没注意撞上了刘璃。
两人撞到了一起,对方怀里的东西掉在了地上,刘璃弯腰帮忙将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递给撞上自己的刘据:“这么着急去哪里?”
刘据将书抱在怀里,仰头看向刘璃,连忙擡手作揖:“据拜见皇姐。”
刘璃明显能够感觉出刘据对自己的疏离感,她还记得四年前,自己在去朔方城之前,在太学院里看见的那个小刘据,当时的他叫自己的称呼,可不是皇姐。
“不必行礼。”刘璃擡手将他扶起来:“下次走路不要这么急。”
刘据白皙的脸颊上出现了一丝红晕,他连忙点头答应:“诺。”
察觉出刘据的拘谨,刘璃也不再多说,侧身带着尔雅继续往行宫里走。刘据站在原地,下意识转头盯着刘璃的背影看了许久,一直到有内侍过来寻他,他才跟着内侍一起离开。
上林苑卫子夫所居院内,卫青在拜见过天子后,便得到了许可来看望姐姐卫子夫。卫子夫见到平安回来的弟弟,亦是欣喜,将这大半年来长平侯府的事情告诉了卫青,卫青也知道,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平安出生了。
当卫青听到,是荀熠救了自己的妾室和儿子时,他连忙道:“等回府之后,我便安排人准备谢礼,送给荀先生。”
卫子夫点了点头,她想到了朝中臣子请立刘据为太子的事情,又看着眼前神情内敛,且英武的弟弟,缓缓的勾起了一丝笑容。
青弟,姐姐知道上一辈的那些事情,对于此时的你来说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姐姐不怪你依旧对刘彻忠心。但是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你都是我的弟弟,据儿的舅舅。
我们卫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你的战功,便是据儿争储的开始。这一次,只要据儿被立了太子,哪怕和刘彻同归于尽,我也要替上一世的据儿还有我们卫家报仇。
只要刘彻死了,我的据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天子。有你和去病在,就算据儿年幼,我相信也没人敢再动他。
“阿姐?”卫青发现姐姐的目光一直凝着自己,眼眸中泪盈盈的仿佛很悲伤,他的心不禁一紧。
卫青并没有忘记姐姐曾经对他说的那些话,关于姐姐口中的前世,他其实一直铭记在心里的。他这么努力的带兵训练,去打匈奴,一方面是想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也是想保护姐姐。
阿姐的心中对陛下似乎有说不清的恨意,他害怕姐姐会酿成为大错,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保护住姐姐。
卫子夫回了神,她低头擦干了自己眼角的泪,低笑道:“没事,只是又想到过去那些事情了。”
卫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劝姐姐放下。
刘据怀里揣着书,去见自己的母亲和凯旋的舅舅。跟着内侍走到门口,刘据还特意扶了一下自己的发冠,整理了一下衣服。
“我这样可以吗?”刘据问内侍。
内侍连忙点头:“殿下衣冠端正,甚是精神。”
刘据这才放心的踏入大殿,看着端坐在殿内的母亲和舅舅,他擡手作揖:“孩儿拜见母亲,舅父。”
卫青起身,同样给刘据拱了拱手:“殿下。”
刘据看向卫青,眼中满是孺慕之情。卫青擡手拍拍他的小脑袋,笑道:“半年多不见,殿下似乎又长高了,也壮实了。”
卫子夫含笑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欣慰有之:“据儿如今在太学的成绩也一直很好,经常受博士表扬。”
卫青含笑问:“殿下在太学院都学了什么?”
刘据作答:“太学院的博士主讲《春秋》和《公羊传》,不过我更喜欢的事《谷梁传》,可惜博士在这方面讲解得不多。”刘据说着,从怀里将《谷梁传》取出来,展示给卫青看:“舅父,有许多地方我都还没读懂,你能给我讲讲吗?”
卫青骑奴出身,也没看过几本书,还是后来在刘彻身边当了郎官后,跟着刘彻一起学习过。只不过学习的都是《公羊传》,对《谷梁传》中的内容也不太了解。
他刚要开口,却被身后的卫子夫打断:“据儿,我不是说过,你不许看《谷梁传》吗?你现在就将这书扔了,烧掉!”
怎么又和前世一样了?怎么会如此?!
前世刘彻安排了太傅专门教据儿学习《公羊传》,可偏偏这孩子就是喜欢上了《谷梁传》,和刘彻的政治理念相反,刘彻才会说出“子不类父”这样的话。
“母亲。”刘据怔怔的看向朝自己走来的母亲。
“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卫子夫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谷梁传》,伸手就撕,神情更是悲怆。
卫青连忙阻止:“阿姐,你这是做什么?”
卫子夫低头看着被她撕成了两半的书,又对上了儿子委屈却又不敢哭出来的眼眸,她痛苦的掩面而泣。.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