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真诚必杀技(修()爱没有技巧,真诚才……
因为天降天火,就算没有刘璃的刻意营销,百姓们吹捧建陵公主之势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椒房殿大长秋喜滋滋的向皇后汇报民间之说:“小君,咱们公主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哩,百姓们纷纷说建陵公主乃是天女。”
刘彻听着大长秋的话,纤眉微挑,唇角虽然带着笑意,却有些不辨喜怒:“哦,天女?”
没有人比刘彻对这方面更敏感了。
为帝王者,都自称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是代表天神来管理人间的。所以天子便是天下之主,所有人都要臣服于天子。可现在天下的百姓竟然称建陵公主为天女,这让刘彻不得不多想了。
大长秋和皇后说这些,也是想让皇后高兴高兴,毕竟当母亲的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民间有如此的声望,必然是高兴的。于是他点头道:“是呀,百姓们现在连上古天神都不祭拜了,都来拜建陵公主。”
刘彻:“。”
他的指尖微微一顿,追问道:“百姓具体是怎么说的?”
大长秋将自己搜集来的百姓言论一一说给了皇后听,最后还压低了声音补充了一句道:“还有望气者称,除岁夜天火绽放之时,未央宫上空有天子之气。”
天子一直在未央宫里,却没有人站出来说宫中有天子之气。怎么偏偏在建陵公主求天火的时候,就有人说有天子之气了?
刘彻听罢神情一凝,随即哈哈笑了出来:“吾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大长秋:“诺。”
等大长秋离开后,刘彻的神情也冷了下来,他指尖轻轻的敲着桌案,最后低喃一声:“有点意思。”
三月,长安城内的医院总算完工建成了。
刘璃要带荀熠去熟悉医院内的各种设施,挑了个休息日,带着荀熠在医院内好好的转了一圈。
“后面这快空地便是给你们用来晒草药用的,地方大且阳光也充足。”刘璃站在住院部的楼上,指着楼下的空地道:“等人多了,你可能会觉得这里留得位置小呢。”举手间,大有挥斥方遒之气势,仿佛楼下的不是一片空地,而是一片江山。
在荀熠眼里,这里就仿佛是一个大了好几倍的医馆,他也能看出刘璃对医学方面的重视。
“挺不错的。”荀熠颔首道:“阿璃有心了。”
刘璃笑着说道:“我只是觉得荀先生的才能不应该被埋没,大汉应该有更多像荀先生这样的医者才是。”
看完了医院,接下来就是给医院里添加设备还有学徒。两人一边往外走,刘璃一边和荀熠说:“目前我已经筛选出了二十个人来这里给荀先生当弟子,都是各地对医学有一定基础的人,荀先生教起来应该会轻松一点。”
荀熠应了一声,“行,我定不负阿璃所托。”
刘璃的车辇就在门外,她转头看向荀熠,拱手道别:“那我就先回去了,荀先生告辞。”
话音刚落,刘璃却听到一阵疾驰而来的马蹄声,转头却见霍去病仗马飞奔而来,匆匆从他们面前跑过,不一会儿他又倏地停下,折返了回来在刘璃和荀熠面前停下。
他翻身下马,大步跑过来,浓眉下的眸子黝黑又显得有些焦灼。他看了看刘璃,抱拳:“公主。”
刘璃见他神情焦虑,开口问:“你这么急着做什么去?”
霍去病却看向荀熠:“荀大夫,你能不能随我去救人?!”他的声音轻颤,很明显是紧张的。
荀熠皱了皱眉问:“何病?”
“我舅父的妾室夏夫人难产,我本想去未央宫寻医官,半路看见了荀大夫,恳请荀大夫施救。”霍去病说着,直接九十度鞠躬拜礼。
荀熠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道:“带路吧。”
刘璃见状,连忙道:“荀先生坐我的车辇去吧。”
救人要紧。
荀熠点头,和刘璃一起上马车,御者跟在霍去病身后,一起往长平侯府奔去。
马车内,刘璃看向荀熠道:“没想到荀先生还是一位妇科圣手。”
荀熠动了动眉梢,没有什么表情:“年轻的时候和师姐学过一段时间,师姐精于这方面。”
“那应该去找淳于前辈来救人的。”刘璃轻轻的嘀咕了一声。
荀熠摇摇头道:“师姐年纪大,不宜如此奔波了。”
马车很快在长平侯府前停下,刘璃和荀熠一起下马车,仰头打量着眼前的门阖。如今的长平侯府应该是这一片最有牌面的府邸了吧,等卫青出征回来,恐怕要更上一层楼了。
霍去病翻身下马,将马交给迎接过来的门童,然后邀请荀熠和刘璃进去:“公主,荀大夫里面请。”
长平侯府的内在结构和陈非的骁勇侯府差不多,不过因为卫青家人多,府里的婢女家丁也很多,看上去好像也更热闹一些。
霍去病一路将他们带到了后院,刘璃没想到长平侯府的后院更加热闹,竟然全是她眼熟的人。
不仅卫子夫在这里,就连刘玥、刘玲和刘据也在,甚至还有曹襄。
好家伙,在这里团建呢?
曹襄看见刘璃来了,眼前微微一亮:“阿璃?”
众人看见刘璃出现在这里,神情明显都愣住了。卫少儿连忙上前将自己的儿子拽到了一旁:“你不是去请医官了吗?怎么将……带来了?”
霍去病连忙向母亲介绍道:“母亲,这位是荀熠荀先生,医术胜过宫中医官。儿子正好看见了荀大夫,便将他请来了,让荀大夫进去救夏夫人吧。”
“可他是男子哎……”卫少儿说着,又瞄了一眼一旁的建陵公主,其实她更想知道为什么建陵公主会跟着一起来。
荀熠声音冷淡:“医者眼里没有男女之分,到底需不需要我救?不需要的话,鄙人告辞。”
霍去病连忙阻拦:“荀大夫莫走!”
卫少儿转头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卫子夫,希望她能给个意见。
卫子夫捏紧了拳头,深呼吸一下,走过来拜礼道:“请荀大夫救人。”这是愿意信任眼前这个陌生人了。
有了卫子夫的话,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再阻拦荀熠,一旁的婢女连忙将荀熠带进了房间。
这下留在外面的刘璃就尴尬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的身上。
刘璃:“。”
还是曹襄走到刘璃身边,好奇道:“阿璃,你也认识那位荀大夫吗?”
刘璃点点头:“嗯。”她不欲多说,顺口问道:“曹表兄怎么在长平侯府?”
曹襄挠挠头回道:“卫将军长子今日两周岁,我来凑个热闹。”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卫子夫还有她的儿女都在这里。也不知道荀熠救人需要多久,刘璃犹豫了一下,实在不想留在这里被人围观,她微微擡头刚要开口,却听卫子夫道:“来人,给建陵公主备座。”
一旁的侍女应了一声:“诺。”而后匆忙搬来椅子,请刘璃坐下。
刘璃犹豫了一下,只好接受邀请,在椅子上坐下,安静的等待着荀熠出来。在等待的时候,刘璃将目光移到了卫子夫的身上,大大方方的和她四目相对。
卫子夫微微一愣,而后神情不自在的垂下了眼眸,不再看她。
刘璃在心中舒了一口气,子曰:当别人看你的目光让你觉得不自在的时候,你就看回去,这样不自在的人就会变成对方了。
这下轮到刘璃打量着眼前的卫子夫了。
据说卫子夫当年入宫的时候才十五岁,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卫子夫,今年也有三十岁了。毫无疑问的,卫子夫其实也很漂亮,毕竟她曾经是平阳侯府的舞姬,若不漂亮也不可能被当年的刘彻一眼看中。
她的气质和阿娇截然不同,如果阿娇的美是张扬且明艳的,那卫子夫的美便如同涓涓细流一样,带着一种叫人赏心悦目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在她此时年龄的衬托下,变得更加有韵味了。
或许和她是重生的,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房间内隐约传来女人痛苦的叫声,将刘璃的思绪唤回了现实,她听得头皮发麻,在这古代生孩子就要这样硬生,实在是太可怕了。
房间的门总算被打开了。大家看荀熠走出来,连忙迎上去。
卫子夫连忙问:“荀大夫,怎么样了?”
“我为这位夫人施了针,将她唤醒了,接下来就交给产婆了。”荀熠缓缓说道:“这位夫人体寒,之后最好还是不要再受孕了。”
卫子夫:“多谢荀大夫施救。”
荀熠只是微微颔首,从众人中间穿过,对刘璃道:“阿璃,走吧。”
刘璃点点头,看向卫子夫,打了声招呼:“卫夫人,我和荀先生先走了。”说罢,她转身冲荀熠使了个眼色,两人准备一起离开。
“等等。”身后的卫子夫突然叫住了两人。
刘璃转头看向她,凤眸中带了几分疑惑:“卫夫人还有什么事吗?”
卫子夫直了直腰杆,开口道:“不知这位荀先生家在何处?今日先生救了家弟的妾室和孩子,改日待家弟归来,定登门道谢。”
荀熠:“不必了。”
刘璃抿唇一笑道:“卫将军日后想要道谢的话,就去长安城内新建的长安医院吧。”
今日荀熠救了卫青的小妾和孩子,就等于卫青欠了荀熠一个人情,就看卫青以后用什么来还了。
卫子夫还想再说什么,身后的产房突然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众人听到了,也没功夫再管刘璃和荀熠了。
刘璃扯了扯荀熠的衣摆,两人一起悄悄离开。
她隐约听到身后有人说什么,夫人和三公子母子平安。哦豁,卫青真是厉害呀,三年抱了两个儿子。算上他之前和原配生的长子,他的三个儿子都出生了吧。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卫家,还能不能达成一门五侯的顶级荣耀呢?
出了长平侯府的门,荀熠淡笑着开口道:“还劳烦阿璃送我回家。”
刘璃笑着点头:“好。”
卫子夫抱了抱刚刚出生的孩子,又进房间看了看夏苓后,便也带着三个儿女准备回未央宫了。坐在车辇上,卫子夫神情怔忪的看着车外,小女儿刘玲趴在她身边道:“母亲,刚才的小表弟好丑哦,皱巴巴的。”
卫子夫回了神,擡手摸摸女儿的脑袋:“等过一段时间,小表弟就不丑了。”
刘玲看向刘据:“我记得阿弟刚出生的时候也好丑,现在还挺漂亮的。”
刘据直直的坐着,听到刘玲的话,他的小脸皱起来,纠正道:“阿姐,我是男孩子,你不能说我是漂亮。”
卫子夫目光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儿女,不免想到这个世界里已经不存在的三女儿。不,准确的说,消失的是她的二女儿。
前世,自己的四个儿女之间感情甚笃,长女阿玥温顺懂事,小女儿阿玲活泼可爱,唯独排在中间的二女儿阳石公主刘琦,她关注得甚少。
以至于后来,她和公孙敬声私通,并且犯了巫蛊时,她才惊觉自己对这个女儿的关心太少了。
这个世界刘彻的次女变成了陈皇后生的女儿刘璃,而且这个刘璃身上还出现了太多太多说不清的事情。
就像除夕夜晚上,出现在未央宫上的天火。
民间百姓如此吹捧这位建陵公主,甚至还称其为天女。这不明摆着在挑衅刘彻的地位吗?卫子夫不知道这位公主究竟想做什么,但她觉得以刘彻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窥视他的皇位,这位建陵公主怕不是在自掘坟墓。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元朔五年春,卫青等六位将军共计十余万人出朔方郡高阙塞,讨伐匈奴,获匈奴首级两万余,牲畜数十百万头。
五月,卫青等六位将军漠南之战大捷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刘彻听罢极为高兴,给其他五位将军都封了侯爵之位,赐了食邑和黄金,唯独在封赏卫青的时候,他犹豫了。
按理说,这次战功最为显赫的便是卫青了,不仅斩了匈奴一万余人,还俘虏了匈奴小王十余人,牲畜百万计。这样的功绩,堪比高祖皇帝时的大将军韩信!
如果此时他不是皇后的话,这个大将军他会毫不犹豫的封给卫青,甚至还要大封特封,以示对他的奖励。
毕竟卫青之前已经跟在他身边好些年了,更何况卫青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赐给他的,所以刘彻绝对相信卫青的忠诚。
可刘彻也清楚,一旦册封卫青为大将军,赋予他最高统帅的权利,那么对于此时还没有嫡长子的自己来说,封刘据为太子也是早晚的事了。
就算他将次子刘闳记在名下,恐怕朝中也会有人反对,毕竟大家都知道刘闳并非是嫡子。
而以上这些,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