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你明年就可以入总角阁内学习了。”刘璃调侃道:“你……能考进去吗?考不过是要留级的。”
桑迁:“……”
他迟疑片刻:“应该可以吧。”
刘璃忍着笑意道:“希望我从朔方郡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了,别我离开了几年回来后,你还是个小学生。”
他挑眉:“你也太小看我了。”顿了顿他诧异:“等等,你要去好几年?”
“你以为建一座城,两三天就能建好的吗?”刘璃道:“快一点的话,也要一两年的时间呢。”
桑迁沉默了一下,突然说:“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你不像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她笑着问:“那你觉得我想多大的?”
“感觉你比我父亲还老。”
刘璃冷笑一声:“滚。”
**
刘璃发现,周围的同学们都在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她,好像她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刘璃心中纳闷,刚想抓一个孩子来问清楚,为什么要这么看着自己,结果班级外又来了两个找她的人。
曹襄和霍去病。
刘璃:“。”她猜这两个人应该也是为自己即将要去朔方郡的事情来的。
她一脸无奈的和两个人一起走出教室,走到一个没什么的阁阙旁。曹襄问:“阿璃,你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才让舅父将你贬去朔方郡?”
刘璃:“?”
“谁告诉你,我做错事情了?”刘璃一脸纳闷。难怪周围的学生都用那样的目光看着自己,原来是觉得自己被贬了吗?
好莫名其妙。
曹襄:“没有做错事情,舅父为何要让你去朔方郡?”自古以来,不都是犯错的人才会被送去边关吗?
刘璃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去朔方郡又不代表了是被贬,小表哥,你能不能长点脑子?”
曹襄:“我,
我有脑子!”
“我是去搞基建的,帮助父皇将这两座边郡城市建设好,加强戍边屏障,懂么?”
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可是舅父为什么要你去呀?大汉没有其他人……”
刘璃打断他:“是我主动要求去的。”
“额……”曹襄顿住。
“总之,谢谢小表哥你来关心我,我也知道边郡那边的条件肯定和长安不能比。但是父皇已经昭告天下了,所以这一趟我必须要去,你们不必为我担心。”刘璃非常诚恳的对曹襄说:“快回去吧,马上要上课了。”
曹襄:“……”
霍去病突然开口:“我陪你去吧。”
刘璃和曹襄一起看向他,刘璃还没反应过来,曹襄嚷嚷道:“对,阿璃,我也陪你去,我去和舅父说我要陪你一起去朔方郡。”
“打住!”刘璃反应过来:“你们别添乱好不好?”
霍去病沉着眉说:“我可以去保护你的安全,毕竟那片地区是刚刚从匈奴人手中夺回来的,万一发生什么危险,我可以保护你。”
曹襄:“对对对,我也可以保护你。”
刘璃:“。”
“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真的不需要。”她抿唇道:“父皇会给我安排精兵护卫的,你们要是跟着,还要再安排人来保护你们。”
明明就贵为公主,却偏偏要往边塞跑。听舅舅说,此时的朔方郡和五原郡就是一片荒地,连鸟儿都不愿意飞过去。霍去病有点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还要去。
他还想再说,可看她的神情,便知她恐怕不会听自己的。
同样不理解刘璃的,还有未央宫中的另外两个公主。
刘玥和刘玲两姐妹并排躺在竹席上纳凉,刘玲想到了刘璃即将要离开长安去边郡的事情,她好奇:“阿姐,你说刘璃为什么想不开,要去边郡吃苦受罪呀?”
“这恐怕是她讨好父皇的手段吧。”刘玥说。
“咦?”刘玲不解。
“父皇迁徙百姓去边郡,引起了很多百姓的不满。她就主动要求也去边郡,这样一来百姓的不满就减少了,父皇自然也就开心了。”刘玥的声音有些不屑道:“她应该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才让父皇越来越喜欢她的吧。”
刘玲:“哇,那她的牺牲还真大,我可做不到。”刘玲突然觉得不管有没有父皇的宠爱,自己公主的身份是不会变的,所以根本没必要这样讨父皇喜欢啊。
“嗯,我也做不到。”是做不到用这样的方法去讨好父皇,还是做不到选择去边郡苦寒地区的勇气?恐怕只有刘玥自己知道了。
**
迁徙百姓的事情还在筹备中,太学院又一学期结束了,即将要放暑假。
在这次放暑假之前,太学院给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准备了一份考试试卷。成绩过关,那么暑假之后就可以升级,若不过关则需要留级。
董仲舒作为校长,负责出和儒学有关的考题,而刘璃负责给大家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还有另外几位博士,则给大家出诗词歌赋题。总之太学院教的东西,都是要考的。
因为这是办学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所以学生们的反应都很激动,毕竟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考试这个东西。
刘璃看着他们脸上的期待,和跃跃欲试的表情,心道你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刘璃以为自己作为出题人,应该可以免考。谁知道她被董仲舒特赦可以免考算术,但是其他科目的考试,是必须要参加的。
刘璃:“……”我宁愿去做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的数学题!
考场上,原本心中充满新鲜感的学生们瞬间焉了,因为他们发现眼前的字他们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他们却十分不理解了。
比如给桑迁他们班的数学题目是这样的:“已知一个西瓜的进货价格是3铢钱,小明采购了七个西瓜去集市上卖,一个西瓜卖10铢钱。一上午过去,他卖掉了3个西瓜,却发现收到了一枚假铢钱。请问,小明亏损了多少钱?”
这其实就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刘璃有点期待大家可以运用学习了一学期的算术本领,将这题给解出来。
“这道题有问题呀。”考场里,桑迁突然站起来道:“很多地方都不对。”
监考的博士回头看了看贴在墙上的题目,问道:“桑迁同学,这道题是建陵公主出的,哪里不对了?”
“第一,三铢钱已经被废除了,小明采购了七个西瓜,一共要付出二十一铢。众所周知,大汉现在只有五铢钱。要么小明赊了这一株,要么小明多给了四铢,但是题目没有说清楚。”
“第二,收到了假铢钱,说明铢钱的成分变轻了,那么他收到的这个假铢钱又是几铢钱呢?”
“第三,我觉得最后不应该问小明亏损了多少钱,而是问他一共赚了多少钱。”
监考的博士:“……”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监考博士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连忙安排小童去将正在考儒学思想的建陵公主给叫来处理问题。
刘璃一听这个,连忙放下笔,就跟着小童跑了。
来到桑迁的班级,刘璃听博士重复了一下所有的问题,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桑迁提出的三点,都是她不曾想到的内容。她出这道题的时候,完全是按照现代数学的思路想出来的,根本没有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刘璃一时间有些发愣,她之前总觉得自己比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东西都多,毕竟她是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来看待这个时代的。不知不觉中,她的心里难免会滋生出一种连自己都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可桑迁提出的这几点问题,却让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早已经不是生活在现代的刘璃了。
这里是大汉,两千多年前的大汉。
想到这里,刘璃深吸一口气,看向桑迁道:“你说得对,这道题确实是我出错了。”说罢她又看向其他学生:“你们暂时不用做这个了,我会请董博士来,为大家重新出题。对不起,耽误大家时间了。”
离开教室后,刘璃长舒一口气,正准备唤人去叫董仲舒来,身后传来桑迁的声音:“我指出你的错误,不开心了?”
刘璃回头看他,“我哪有不开心?倒是你,嘴上说着不喜欢算术,挑错起错的本事倒是很厉害。”
“没办法,随了我的老父亲。”他的目光依旧凝着她的神情,试图确认她真的没有生气。
刘璃垂眸一笑,而后看向他一脸认真的说:“桑迁,谢谢你今天给我的提醒。”
“你突然对我这么客气,我有点不习惯了。”桑迁挠了挠眉心,悬着的心渐渐落下,他确认了她真的没有生气。
“是不是我让你滚蛋,你就习惯了?”
“啧,这样才像你。”他又开始贫嘴,唇角带着欠揍的笑:“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