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西域见闻(2 / 2)

刘璃:“……”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想想还是算了吧。

**

朝会散去之后,众卿也并未离开,因为他们还要看看张骞特意从遥远的西域带回来的特产。

众人一起移步去了宣室殿前的空地,宦者将那头非常大的骆驼牵到了大家面前,让臣子们见到了新物种。

随后他又将他从西域各国带来的一些水果蔬菜的种子,一一取了出来。

“这是胡豆种子(蚕豆),这些是大蒜和胡荽(香菜),这是胡瓜(黄瓜),这是胡桃(核桃)……”

张骞将自己带回来的种子一一罗列,随后等着大家询问他关于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却发现众人对这些从西域来的农作物好像都不感兴趣。

却听汲黯道:“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稀罕,咱们大汉不是都有么?”

张骞:“?”

汲黯指着大蒜道:“我最喜欢生吃大蒜头了,刺激。”

张骞:“。”

主父偃指着胡荽道:“煮鱼的时候放香菜,很入味,我喜欢。”

张骞:“……”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趟西域白跑了!

刘彻还惦记着那个可以给马吃的牧草,他开口问:“就这些东西吗?那个可以给马吃的苜蓿草呢?”

张骞一怔,连忙道:“有的!”

说着他又从箱子里继续往外拿东西,将带着泥土的苜蓿草给皇后看:“这种草来自大宛,臣听大宛人说,长出苜蓿草的地方,土地都很肥沃,想来这草对庄家是有好处的。”

刘彻颇为感兴趣道:“还有这种事吗?”

“皇后怎么知道这个出自大宛国的牧草?”其实张骞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将目光看向了一直安静的跟在皇后身边的小姑娘身上。

这个小姑娘应该就是传闻中的长公主吧!

刘彻自然没必要回答张骞的问题,他反问道:“还有其他东西么?”

当然还有的,张骞陆续将箱子里剩下的东西全都取了出来,刘璃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葡萄苗。不过显然,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些葡萄苗似乎已经快要死了。

虽然张骞带回来的绝大部分东西,如今的大汉早就已经拥有,并且还研究出了种植的技巧,但是张骞还是受到了阿娇的表扬和肯定,这样一来张骞的心里多少也好受了一些。

新鲜的事物观赏结束,大家这才有秩序的散去,阿娇见张骞还站在这里,扬眉道:“张公此番劳累,不如先去官署休息。”

张骞向天子作了一揖,随后才开口道:“陛下,臣斗胆,能否让臣和建陵公主对话。”

“你要和朕的女儿说什么?”阿娇当然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有些好奇张骞一个建元二年就离开大汉的人,怎么回知道阿璃呢?

“臣这一路回来,皆能听到关于建陵公主的事情,所以很想见一见公主。”主要还是很好奇,建陵公主是怎么得到来自西域各国特产的。

刘璃落落大方的从刘彻身边走出来,擡手向张骞作揖:“张公,我便是你要找的建陵公主。”

张骞弯腰向刘璃回了一礼:“建陵公主。”

“张公想与我说什么,不如移步侧殿,细细道来吧。”刘璃大概猜到张骞想问什么,直接引他去偏殿。

阿娇看着刘璃和张汤一前一后离开的背影,挑了挑眉便准备回宣室殿。

“等等……陛下。”因为在外面,刘彻没有唤出阿娇的名字。

阿娇侧头看他:“什么事?”

刘彻抿了抿唇,又垂下眼帘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最后他多少带着点扭捏,擡眸看向眼前的“男人”,娇声道:“你在大殿内说的那句话非常好听。”

阿娇:“哪句?”她在大殿内说了好多话来着。

“就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刘彻的心窝窝里,那一刻的阿娇是如此的让他心动!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还是他的阿娇。也只有阿娇才能如此和他心之共鸣!

想到这里,刘彻的内心情难自禁,他直接当着不远处的守卫和宫女们的面,扑到了阿娇身边,踮起脚尖亲了一下她的侧脸。

阿娇呆住了:“……”他在干嘛啊?

有毛病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且那句话也不是她想出来的啊,是阿璃事先告诉她要这样说,她才这样说的呀!

其实这句话出自汉元帝时期,一个叫陈汤的名将上书中的内容。刘璃突然想到了,就告诉了阿娇,可以用这样的话来鼓舞人心,统一士气。

没想到就这样一句话,竟然戳到了刘彻的心巴上。

**

刘璃和张骞来到了宣室殿的侧殿,宫人还给两人准备了点心和茶饮。

刘璃刚坐下,却不想张骞对着她今日跪下行了一个跪礼,吓得她一下子从位置上跳了起来,“你,你……你这是要干嘛?”

“臣要感谢公主的救命之恩。”

刘璃:“我什么时候救了你?”

“陈非将军已经和我说了,是您曾经命令他救我,否则他也不会愿意深入匈奴腹地,将我的妻儿救出来。”

刘璃愣住,陈非去救张骞的妻儿,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命令?她什么时候给他下了这样的命令?

怔忪的时候她突然想到,元光六年的龙城之战,陈非因为没能完成她的嘱托,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情。所以当他听到张骞的妻儿需要搭救的时候,就冒险深入了匈奴腹地?

啊这……她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说了,怎么如此死脑筋呢?

刘璃连忙上前将张骞扶起来:“张公不必如此,并不是我对陈非将军下的命令,许是他不忍看你们夫妻无法相见,所以才会帮你吧。”

触碰到张骞的瞬间,刘璃也解锁了张骞的好感值:70点。

刘璃满意的扬了扬眉,感觉还不错。

关于大汉为何会有西域农作物这一点,刘璃自然不能和张骞说真话,但她编瞎话的本事还是不错的,于是她开口道:“张公,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去寻找西域,那么西域各国的人也可能来我们大汉呀。你已经离开大汉十余年了,回来之后可有好好的看看如今大汉的变化?”

这么一说,确实没有。

昨日张骞跟随者陈非的军队回到长安,随后便被安排住进了官署中,等待天子的传召。今日一早便来面见天子,向天子讲述他在西域的见闻,哪里有时间去看看如今的大汉呢?

刘璃笑了笑,扬唇笑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看看如今的大汉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将张骞送出去之后,刘璃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总算将他给糊弄过去了。

另外一边,阿娇和刘彻又召见了卫青和陈非两人,主要是刘彻想要听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缠了阿娇好久,阿娇才答应召两位将领来。

阿娇发现刘彻越来越磨人了,有点烦他。

陈非和卫青分别讲述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大体上和刘彻之前安排的一模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动。

刘彻像是想到了什么,擡头看向陈非,饶有兴致的问:“骁勇侯,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去匈奴腹地将张骞的妻儿救出来的?”

陈非也不隐瞒,将他们从出发到回来的经过都告诉了皇后,当然也包括了他们从匈奴带回来的汉人少年。

刘彻一听到有一个熟悉匈奴地形的汉人少年跟着他们一起回来了,又是一阵惊喜:“有这样一个人在,日后安排李广出击匈奴的时候,倒也不怕他会迷路了!”

阿娇斜眼看了看他。

陈非的表现让刘彻非常的欣喜,这个少年将军不仅将张骞给带了回来,还带回来一个活着的向导。

“你们两个这次的军功斐然,说吧,还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提出来。”刘彻觉得单是给他们封侯,赐封邑还不够。

陈非和卫青互相看了一眼,陈非道:“臣为只是为天子,为大汉效命。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赐,已然心满意足,不需要更多的奖励。”

这样无欲无求的话,倒是让刘彻有些不满。对于帝王而言,臣子有欲望,便有了可以拿捏的办法。若是什么都不要,反而会让刘彻忍不住想多,他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目的。

阿娇开口道:“既然这样,那就再给你增加一千食邑吧。”

陈非:“谢陛下赏赐。”

阿娇看向卫青:“卫青,你有什么想要的?”

卫青跟在天子身边当了多年的侍中,后来又率领天子亲卫,对天子还是有点了解的。所以当天子问他的时候,他想了想开口道:“臣想要为家中两位姐姐求两门亲事,请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