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开学致辞(2 / 2)

“玥公主功课做得很好,继续保持。朕还有政务要忙,就先走。”说着阿娇摆了摆袖子,款步离开披香殿。

刘玥红着眼眶看向自己的母亲:“阿母,我究竟哪里比不上刘璃?”

卫子夫上前轻轻抱住女儿,低声道:“我的阿玥是最好的,不比任何人差。”

有了母亲的安慰,刘玥的心里好受多了。她想,或许从刘璃和母亲一起落水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失去了那个曾经最疼爱自己的父皇了。

**

几日后,江都国传来了丧讯,现任江都王刘非病故了,终年41岁,其子刘建即为。

刘彻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神情淡淡的应了一声,只是心里却颇有些不是滋味。

怎么自己这些个兄长,这么年轻就病逝了?自己会不会也活到40岁就生病了了?

这样想着,刘彻不自觉的将目光落在了阿娇的身上,实际上是在打量着自己的身体。

他的身体今年已经二十有八岁了,看上去倒也还蛮健康的。刘彻正打算松一口气的时候,眸光一瞥,却准确的看见了自己的鬓发上,多了一根白头发!

刘彻倏地靠向阿娇,伸手就要将这根碍眼的白头发给拔下来。阿娇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向后避开了他的手,一脸警惕得看着他:“你这是要做什么?”

刘彻指着她的头发道:“你头上有一根白发。”

阿娇听罢,嘴角微微一抽:“白发?”

刘彻凑近了看,这根白发更加明显了,就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一样,让他难受无比。

不行,他一定要将这根白头发给拔下来!

阿娇不给他碰自己的头发:“有白发就有吧,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刘彻表情夸张的说:“朕的身体才三十岁不到,竟然就有了白发,这难道不是最要紧的事情吗?”

阿娇:“……”

刘彻趁着阿娇无语的时候,连忙伸手按住她,然后大大咧咧的跨坐在她的怀里,伸手就要将那根白头发给拔下来。

他的动作有点急,阿娇疼得倒吸一口气:“嘶。”再一看,刘彻直接拔下了两根,一根白发一根黑发。

终于将碍眼的白发拔了出来,刘彻的心里舒坦了,他将两根头发放在手里,然后道:“你以后少操点心,看看这头发白得。”

究竟怎么样才能长生不老呢?

阿娇刚想伸手将他推开,却听殿外传来刘璃的声音:“父皇母后,你们在做什么呢?”

阿娇手下微微一用力,直接将刘彻整个人都给推倒在了地上,刘彻重重的摔了个屁股蹲。

刘彻:“??”

正迈开小腿要进来的刘璃一下子停顿住了:“……”她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

阿娇伸手又将他给拉了起来,这才对女儿道:“他在给我拔白头发。”

“咦,阿母你这么年轻就长白头发了吗?”刘璃眨着眼眸盯着阿娇的乌黑的头发看。

刘彻到:“改天让医者过来给你看看,是不是生病了。我可不想你和江都王一样,这么年轻就驾崩了。”

阿娇:“……”

刘璃:“……”

得亏这句话是刘彻自己说出口的,这要是换成了别人,他可能会叫嚣着将那人给砍了。

“江都王……”刘璃听着江都王三个字,总觉得有点耳熟。在她眨眼睛的功夫,她眼前的系统面板突然亮了一下。

刘璃有些好奇,闭眼去查看,结果就发现亮的地方是之前那个“三王之乱”的任务分支。

一开始三王之乱分支只有淮南王刘安,现在多了一个江都王刘建。

好家伙,现在这个事件就剩下最后一个诸侯王没有出现了。而且刘璃怎么看这个江都王刘建的名字,怎么觉得很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和他相关的事情。

暂且撇开这个江都王刘建,刘璃道:“不想要白头发简单呀,多吃点黑芝麻就好啦。”

刘彻好奇:“芝麻是何物?”

刘璃:“额。”

哦,芝麻这个东西是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候,从大宛传入中国的,现在还没有这玩意。

刘璃抿了抿唇道:“父皇你还记得张骞吗?”

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刘彻稍微愣了一下道:“张骞,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刘璃:“……”人家张骞为了大汉,远赴西域,被匈奴人抓住了数十年,都不曾忘记本心,结果如今的刘彻居然都不记得人家的名字!

她真的为张骞老哥感到人间不值得!

“建元二年的时候,父皇你不是安排了一只民间组织去寻找大月氏的吗?张骞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啊,你忘记了吗?”

这么一说,刘彻倒是想起来了,他一脸恍然:“我想起来了,他应该已经死了吧,都过去十多年了。”

刘璃道:“他没死,而且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吧。”

历史上的张骞,在元光六年的时候,从匈奴人的地盘逃出来后,就继续向西前进,终于不负使命找到了大月氏。在劝说大月氏联合大汉攻打匈奴未果之后,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大半年,并且于元朔元年的时候开始返程。

刘彻听闻眼前一亮:“他居然还活着?”这简直是意外的惊喜啊。

“等等,建元二年的时候,阿璃你都还没出生,你是怎么知道张骞的?”刘彻突然质问。

“天神说的。”刘璃即刻回答:“天神告诉我,张骞还活着,运气好的话明年就能回来,运气不好的话,三年后回来。”

刘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历史上,倒霉侠张骞在元朔元年返回大汉的时候,很不凑巧的又被匈奴人给抓住了,然后又被扣留了一年多,一直到元朔三年的时候才回来。

但是如今这个时空毕竟有所改变了,说不定张骞回来的时候,就没遇见匈奴人了。

刘彻叹息一声道:“当初安排张骞去寻找大月氏,是想一起围攻匈奴的。可如今咱们大汉出了三位英勇无比的将军,似乎也不需要大月氏了。”

对此时的刘彻来说,张骞的作用似乎不太明显了。

刘璃说:“张骞会将黑芝麻带回来哦,还有葡萄,石榴、核桃、蚕豆,甚至还有喂给匈奴马吃的苜蓿草哦!”

刘彻虽然不知道阿璃说的这些东西都是什么,但是当他听到有喂给匈奴马吃的草时,就觉得异常惊喜:“大汉的战马吃了这种草,会和匈奴战马一样吗?”

刘璃不知道大汉的战马吃了苜蓿草会不会强壮,但是她知道自己吃了核桃,一定会变得聪明强壮的。

于是她点头:“会强壮的。”

“对了,其实在大月氏那边,还有一个叫大宛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一种非常罕见的马,叫汗血宝马。”刘璃知道刘彻非常喜欢骏马,所以就挑了这个他感兴趣的说:“等张骞回来之后,咱们大汉就知道了如何通往大宛的路线,到时候可以去大宛国采购这样的宝马回来。”

“甚妙甚妙啊!”刘彻听闻连连抚掌,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见张骞了。

阿娇见他们父女聊得这么开心,冷不丁泼刘彻的冷水:“那这个大宛不愿意和我们大汉交好呢?”

毕竟这个所谓的大宛应该距离大汉很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匈奴。

刘彻挑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宛若不愿意与大汉交好,那就打到他愿意为止。”

刘璃:“……”不愧是你,穷兵黩武的野猪陛下!但是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未来的中国版图,和一个民族的强大和自信。

晚上刘璃躺在床上闭眼冥想的时候,瞬间就想起来白天她为什么会觉得江都王刘建这个名字耳熟了。

这还是要从张骞出使西域来说。

张骞从西域回来之后,就将西域那块地方的各个国家情况都告诉了汉武帝,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名字叫乌孙。

历史上的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便安排了使者去乌孙国,乌孙王愿意和大汉联姻,从而达成联盟。

随后汉武帝就钦点了一个诸侯王的女儿为公主,远嫁乌孙国,而这位公主就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

江都王刘建因为参与了三王叛乱,畏罪自杀。而刘细君因为年纪小,幸免于难,成了罪臣之女。待到元封六年时,她被封为了公主,前往乌孙和亲。

算算年龄的话,这位江都公主现在还没出生呢吧。

刘璃躺在床上,脑子里有点混乱。

她觉得目前这个时空的大汉也不一定就需要江都公主去和亲,但是想想历史上的刘细君,刘璃觉得这个无辜的公主实在太惨了。

在这个崭新的时空里,或许自己可以改变一下她原本悲惨的命运呢?

所以这个三王之乱的事件,得按照历史上的时间进行,不然提前将江都王刘建给抓起来,那这位江都公主就要被蝴蝶掉了。

**

九月初,太学院开学。

虽然太学院的校长是董仲舒先生,但是阿娇作为帝王,为了鼓励学子们好好学习,她要在开学典礼上致辞讲话。

当然,这个项目是刘璃提出来的。

回想之前那几年,刘璃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就没正儿八经的在九月份正常去学校报道过。入太学的第一年,因为她和刘彻一起坠落山崖,从而错过了九月份的开学。

第二年好像是因为那个巫蛊,她再次错过了开学。如今这第三年,她说什么都要按时按点的去学校报道!

大汉的九月份其实已经非常凉快了,毕竟这个是按照农历来计算日子的。刘璃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打算蹭阿娇的帝王御辇去上学。

帝王的六驾肯定是比她的单驾要平稳的,而且还能走只有天子才能走的驰道上。

今年开学后,又招收了一批年龄最小的学生进入一年级就读,所以刘璃觉得天子的讲话非常有必要。

阿娇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也写不出什么致辞来。刘彻倒是刷刷刷的写满了一页纸的致辞,递给阿娇:“你照着念便。”

阿娇将刘彻写的致辞看了一遍,而后递给女儿看:“这样行吗?”

刘璃将这份致辞看完,随后冲着刘彻竖起大拇指:“父皇好文采。”不愧是曾经写下罪己诏的人,致辞竟然写的如此振奋人心。

刘彻颇为得意:“那是自然。”

开学典礼上,学院原本的一百多个学生,再加上新入学的几十个,大概有两百人聚集在这里。

孩子们都非常的兴奋,因为等一会他们就能够见到天子的真容了。

按照刘璃安排的流程,先是董校长上去讲话,然后再让天子来鼓舞学子们,好好学习日后报效国家。

刘璃在现代当学生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各种领导讲话了。可如今当她自己成了一个小小的领导,她就发现这样的重要性。

学院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也要加强,但是刘璃脑海里的制度,基本上都是现代的学校制度,很多的都不适合在这个时代运用。

所以在制度方面,刘璃让董仲舒自己想办法来制定,就如同制定大汉律法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不知道是谁突然提了一嘴,李敢和霍去病在上学期比赛的事情。

上学期的说的比赛本就是即兴而提,如今再次被提了出来,大家也等着看戏。

事情很快就闹到了董仲舒那边,董仲舒看向坐在一边喝果汁的建陵公主:“公主以为,两位小郎君的这场比赛要如何进行?”

当初可是在天子面前说的,如今董仲舒也阻止不了一群学生的打架斗殴。

刘璃指了指董仲舒还在制定的规章制度,提醒道:“博士,可以将禁止学生打架斗殴写进去呀,若是违反规定就要受到什么惩罚。”

董仲舒觉得有道理,连忙提笔去写。写了几笔他又不放心的问:“可现在这两个人要对阵的事情还没解决。”

刘璃托腮想了想道:“其实对阵的方式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让他们比蹋鞠,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吗?”

蹋鞠就是蹴鞠,也就是古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战国时代,大汉民间不少小孩玩耍的时候也都会踢这玩意。

其实比赛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比打架嘛。

董仲舒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那就由公主向陛下说明,将两位小郎君的比拼调整为踢蹋鞠?”

刘璃点头:“可以。”

没想到天子已经同意了,两个当事人却不乐意了。李敢硬着脖子道:“男子汉要比就比一点真本事,蹋鞠算什么?去战场上的时候和匈奴人比蹋鞠吗?”

霍去病站在李敢对面,他扬起浓眉:“李小郎言之有理。”

刘璃站在两人中间左右看看他们,最后嗤了一声:“你们是大汉的子民,都想去战场杀匈奴人,那就更不应该将剑锋指向自己的同胞!”

李敢听着挠挠头:“同胞是什么意思?”

刘璃:“……”

霍去病却好像是听懂了刘璃的意思,他顿了顿开口道:“我同意和李小郎比蹋鞠。”

李敢:“霍去病,你不敢和我比了吗?”

“公主刚才说得对,我们同为大汉子民,没必要刀剑相向,蹋鞠同样可以分出胜负。”霍去病挑起眉梢:“若李小郎不同意,那便当你输了。”

李敢被激到了,他连忙道:“比蹋鞠就比蹋鞠,我才不怕你!”

刘璃趁机道:“之前父皇许你们的事情依旧作数的,谁蹋鞠赢了,谁就可以先当将军。”

李敢哼哼了两声:“霍小郎,你想上战场当将军,再等个七八年吧。我年纪比你大,肯定是我先去!”说罢,他转身离开,还不忘放狠话:“等着吧。”

刘璃看着他的背影,噗嗤笑了出来:“他好幼稚啊,用年龄攻击力。”

霍去病侧眸看着她小脸上的笑,唇角不自觉的弯了弯,而后道:“我和他也差不了几岁,如今我也束发了。”

闻言刘璃转头看向他,这才发现霍去病换发型了,头上原本的两个角,变成了一个角。

她端详着看了两眼,点头评价道:“不错,还挺帅气的。”霍去病的长相五官其实很好看,就是好像晒得有点黑了,估计暑假的时候没少在太阳下习武。

“帅气是什么气?”霍去病不解。

“这是夸你的话。”从刚才的同胞,再到如今的帅气,刘璃真心觉得和古代人说话有点代沟在里面。

她抿唇笑道:“刚才见你很自信的样子,你蹋鞠玩得好吗?”

霍去病微微颔首:“还不错。”他小时候经常和舅舅玩蹋鞠,如今已经是连舅舅卫青都赢不了的境地了。

“那好,明日的蹋鞠比赛你加油。”刘璃说着转身准备回自己的班级去。

霍去病下意识跟在她身后和她一起走,刘璃转头看他,不解道:“你不回你的班级吗?”

“回。”

刘璃指了指相反的方向道:“我没记错的话,总角阁在那边。”

霍去病脚下一顿,然后道:“我打算绕学院跑一周。”

刘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