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遇张骞
蹴鞠这个运动,在战国的时候就开始流行于民间了,到了汉代,更是被运用到了练兵上面。霍去病自小跟着卫青在建章营,经常看见大家用蹴鞠进行训练,私下里卫青也会带着霍去病玩。
久而久之,霍小郎的蹴鞠踢得非常好,就连卫青也比不过了。
霍去病和李敢比赛的场地就定在了太学院的校场,利用简单的围木作为围墙,甚至还在一夜之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观赏台,以供帝后过来看比赛。
中国古代蹴鞠和现代的足球运动不同的是,现代有分属两方的球门,而古代只有一个球门,且球门的大小只是稍微比蹴鞠大一点点,这要非常精准才能踢进去,难度瞬间加大了。
刘璃坐在观赏台上看着人头攒动的校场,两个武将师傅分别将红色和黑色的布带分给两方队员,大家接过布带后,就将布带给系在了头上,作为区分。
因为之前曹襄选择了和李敢组队,打算充当“间谍”给李敢方捣乱,所以他悄悄的将霍去病拽来旁边道:“去病,等会踢得时候,你注意看我,我会将蹴球踢给你。”
霍去病瞥他一眼,轻笑了一声,扬起浓眉自信道:“不必,你好好踢,你们赢不了我。”
曹襄:“你可别小看我,我踢蹴球也很厉害的。”作为贵族子弟,曹襄曾经被天子带着一起玩过。
霍去病伸手拍拍他的肩:“放心,我不会小看任何一个对手。”
董仲舒作为临时裁判,招呼比赛双方队员准备开始比赛。
小童们从膳房端来各式各样点心小吃,供天子和皇后享用。
刘璃悄悄的跑过去,趁着刘彻不注意,偷拿了他面前的一块蜜果,塞进嘴里。
还没嚼,刘彻突然转头看向她,眸光中带着几分调侃之色。
刘璃眨了眨眸子,有一种被抓包的懵逼感,小脸蛋一边鼓鼓的,看上去特别的可爱。刘彻的心情莫名大好,直接将整个盘子都推到了刘璃面前。
“想吃就直接和我说,为何如此偷偷摸摸?”他说着还很恶趣味的伸手弹了一下她头顶的发角。
想到自己之前被刘彻搞乱发型的经历,刘璃瞬间护住了自己的头发,因为嘴里含着蜜果,她口齿不清道:“¥%#……”
刘彻大笑:“你在说什么?”
刘璃:“……”她一脸郁闷的坐到一旁,开始啃嘴里的蜜果。
球场上的比赛也要开始了,蹴球被童子放在一个托盘里捧了上来。
汉代的蹴鞠是实心球,里面都是一些动物的毛发,外面缝上了皮革,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球。
刘璃远远的看着这个球,都感觉沉甸甸的,踢得话肯定很费力。她闭上眼睛在系统商店里找到了足球,还有篮球等等各种体育类商品。需要的积分价格在1000到5000不等。
最后她选择默默地关掉了系统商城。
商城里的东西真是越来越贵了,她还是看眼前这个传统的蹴鞠比赛吧。
校场上传来震耳欲聋的击鼓声,一个童子将蹴球高高的举起,霍去病和李敢各自带着一队守在两边,只等童子将蹴球抛出来。
蹴球在空中呈现一个完美的抛物线,在落地的瞬间便成了大家争抢的目标。他们的动作太快也太凌乱,刘璃坐在观战台上面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只能看到谁抢到了蹴球,然后又被别人抢了去,双方就这样有来有回的抢着脚下的蹴球。
“好!”身旁的刘彻发出一声喝彩,刘璃定睛一看,校场上霍去病已经抢到了蹴球,并且对准了中间的球洞准备射门。
那蹴球被踢得飞起来,精准的穿过了球洞,场上的学生纷纷为霍去病鼓掌呐喊。
此时仲夏已过,秋高气爽微风阵阵,校场上热烈的比赛,似乎和刘璃没什么关系。
她托着下巴撑在桌子上,百般无聊的想,蹴鞠运动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老祖宗遗传下来的运动,怎么现代人踢得就这么差呢?
渐渐地眼皮如同有千斤重一样,最后实在支撑不住了,她小脑袋一歪直接靠在了刘彻的怀里睡着了。
刘彻本来还兴致勃勃的看着比赛,突然感觉怀里多了个小脑袋,再低头一看,他的小璃儿似乎睡着了。
他动作轻柔的将刘璃轻轻的揽在怀里,而后才擡头继续看球赛,只是这下他不再喝彩了。
刘璃一直睡到了比赛快结束的时候,她睡眼朦胧的醒来,却发现校场上霍去病队和李敢的队伍已经握手言和,而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两支队伍中间,对他们说着什么。
她懵了一下,转头问:“谁赢了呀?”
刘彻哈哈一笑道:“自然是霍去病。”从这话的语调中可以见得,刘彻对霍去病的表现非常的满意。
刘璃揉了揉眼,对这样的结果也不觉得意外,她悄悄的伸了个懒腰,站起来问:“母后,你们要回去了吗?”
刘彻颔首:“自然。”热闹都看完了,当然要回去。
“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回去吗?”刘璃一脸期待着问。
“不可以。”刘彻断然拒绝:“下午不是还有课业吗?”刘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严厉的父亲,不对,现在是严厉的母亲,绝对不能纵容孩子不上课。
刘璃耷拉下脑袋:“好吧。”
太学院里的太傅们都出来恭送天子和皇后离开了,而其他学生们则相伴一起去食堂用膳。
这里的膳房是专门做膳食给学生们吃的,而且每一个在这里做饭的厨子,都经过刘璃的指导,可以做出不少目前大汉没有的菜肴。
比如今天食堂的菜谱便是油焖小青菜,糖醋排骨,羊骨头汤以及水果羹。糖醋排骨用的糖还是刘璃做出来的红砂糖。
虽然在学校里用膳,每年还要上交一万石的伙食费,但是不差钱的贵族弟子还有商贾子弟们全都心甘情愿的交这份钱。
因为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他们家里的厨子哪能做出这样有滋有味的膳食来?如果不是学校食堂规定,每人只能吃一碗,他们可以吃将食堂吃光!
唯一不妙的是,目前做菜用的油都是猪油。虽然做出来的菜很香,但是吃多了有点不健康。
所以真希望植物油,菜籽油快点出现呀。
坐在刘璃旁边的陈苒小声感叹:“不知道这里的肉怎么做出来的,实在是太好吃了。暑假在家里的时候,吃不到食堂里的饭,我都瘦了好多。”
刘璃侧头看她比暑假之前圆了不少的脸颊,笑道:“阿苒姐,你确定你是瘦了吗?”
陈苒摸摸自己的脸颊:“难道没有瘦吗?”
刘璃摇头:“我看着你感觉胖了许多,不过更好看了。”这也是实话,陈苒的底子本来就不错,之前可能是没好的吃,所以特别的苗条消瘦。
但是现在的她脸颊圆润有光泽,红朴朴的,比之前好看多了。
其实在秦汉时期,不管是有钱的贵族,还是没钱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很消瘦的,穷苦的百姓基本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了。毕竟此时能吃的东西很少,肉类也只有贵族才吃得起。
陈苒被刘璃夸奖了,小脸都乐开花了,于是又炫了一口糖醋排骨。
她们姐妹两吃完了午膳,结伴往后面的启蒙阁走。出膳堂的时候,遇见了霍去病和曹襄,还有之前一起参与踢球的人。
众人看见刘璃,纷纷作揖打招呼:“建陵公主。”
刘璃微微点头:“你们好。”说一句心里话,她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尴尬。
曹襄凑过来:“阿璃,上午你瞧见了没,我踢得怎么样?”他一脸求夸奖的模样,像极了一只摇头摆尾的大狗狗。
刘璃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实在不记得曹襄有什么精彩的表现了。她睡着之前,就记得霍去病进了一个球。
于是她道:“表哥你真的好厉害,是全场最厉害的人。”
曹襄得到表扬,脸上的笑容更甚了,一脸得意的看向其他人:“咱们公主都说我是最厉害的了,你们还有其他意见吗?”
大家哈哈一笑,霍去病笑着笑着,却突然捂住了胸口,脸色也有些难看。
“去病你怎么了?”
“你没事吧?”
大家纷纷围过去关心他,霍去病擡头看向曹襄,调侃道:“你踢球确实厉害,我感觉我要被踢出内伤了。”
曹襄:“……”
上午在比赛的时候,曹襄本来准备射门,结果霍去病扑过来,用身体挡住了他的进球,那一球狠狠地砸在了霍去病的胸口。
现在见霍去病这样,曹襄有愧疚:“你真的没事?要不我让人找个医官来帮你看看?”
霍去病忙道:“你别担心,我没事。”但看他有些苍白的脸色,怎么也不像没事的样子。
“不如我带你去找楚服看看吧。”刘璃道:“她懂一些岐黄之术,给你抓点药应该也可以。”虽然楚服的医术还在学习中,但是这样都比多数医官要厉害了。
听说楚服按照古籍上的方子,研制出了很多种药,不知道有没有跌打损伤的,倒是可以用霍去病来当小白鼠了。
霍去病侧头看向刘璃,微微点头,无奈道:“好吧。”似乎有点不太情愿的样子。
曹襄忙道:“我和你们一起去吧。”他说着伸手要扶住霍去病。
霍去病推开他:“马上要上课了,不用你跟着一起去,放心死我不了。”说着转身跟在刘璃身后。
刘璃走在前面,霍去病跟在后面。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快走了两步,走到她身边冷不丁道:“全场最厉害的人应该是我。”
刘璃愣了一下:“啊?”
他扬了扬眉梢道:“我说上午的比赛,最厉害的人是我,只要是我射门,就没有不进的。”
“恩恩。”刘璃颇为敷衍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你很厉害啊。”
他嘀咕了一声:“那你怎么不夸我?”
刘璃没听清他在嘀咕什么:“你在说什么?”
霍去病叹了一声:“没什么。”
刘璃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三年前,你用石头砸我的时候,还说想砸我腿结果砸歪了。没想到三年后,你的精准度倒是进步了不少。”
她突然提起了往事,让霍去病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什么事。再回忆起当年种种,霍去病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小声的补了一句:“对不起。”
刘璃抿唇一笑:“你当年还死不认错呢。”如此看来,八九岁的孩子果然都是惹人嫌的存在。
话说着,他们已经走到了楚服所在的阁阙里。如今楚服这里也开班了,对行医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过来听楚老师上课。
卫燕儿看见刘璃,欣喜的唤了一声:“阿璃。”
刘璃看见她,向她走过去:“燕儿姐姐,在这医阁的几日,可还习惯?”
卫燕儿温柔一笑:“恩恩,我跟着楚夫子学了好多。”她看向随后而来的霍去病,疑惑道:“阿璃,你们一起来是?”
刘璃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卫燕儿连忙道:“那我去找夫子来给霍小郎看看。”
“不用,你继续学习吧,我带他上去就好了。”刘璃看了一眼整个教室里的几个女孩子,心中颇有些感慨。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女孩子愿意跟着楚服一起学习医术。
真好。
**
时间很快到了金秋十月,元光年结束,百官们开始想第三个年号要叫什么。讨论了大半天,也没确定好一个字。
刘璃知道后,顺口道:“叫元朔吧。”
刘彻听罢,点头称赞:“阿璃的想法好,那就叫元朔年吧。”
刘璃:“……”
元朔元年正式从十月开始,各诸侯王们按例纳岁贡。
又过了十几日,边郡地区果然传来了战况,数十万匈奴人进攻了辽西郡。
好在大汉早有防备,李广率领两万骑兵部队,以及辽西郡原先就有的步兵兵役一起坚守城池。数十万匈奴人面对“飞将军”李广,竟然毫无办法。
随后匈奴人认为,既然李广在辽西郡,那么渔阳郡肯定处于无人状态,便决定绕到去侵略渔阳郡。
却不想渔阳郡同样有重兵把守,李广的堂弟李蔡坐镇渔阳郡,听从李广事先安排好的兵法布阵,将匈奴阻隔在城门之外。
一个小小的汉朝边郡,居然打了三天都没打下来,又想到汉朝的军队竟然杀到了他们的圣地,匈奴的左贤王气急败坏的大吼大叫。
龙城是他们的圣地,是曾经的单于庭。每年他们各部落都会聚集在龙城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
可弱小的汉朝人竟然敢入侵他们的圣地,害得他被其他部落奚落耻笑,这个仇他一定要向汉朝讨回来!
趁着汉朝人所谓秋收的时候,左贤王带着数十万铁骑入侵,他要抢走汉朝的粮食,布匹,还要让汉朝人当奴隶!
左贤王本打算攻破辽西,然后从辽西入汉,谁知道辽西守城的将军居然是李广。
他又准备绕道前进,进入渔阳郡。结果这里还有一个“李广”,这个李广难不成真的会飞吗?
渔阳郡久攻不下,左贤王决定再换一个地方,踏破上谷这个郡,饶过白登山入侵代郡。结果上谷郡依然有一个“李广”将军!
镇守上谷郡的是将军李息,他虽只率领一万骑兵守城,但这些匈奴人从辽西至渔阳,又从渔阳来到上谷,早就消耗了很多。
如今匈奴人围在城门口驻军休息,李息站在城楼上遥望这些匈奴人,看着匈奴的那些肥硕的骏马,真是眼馋。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的马更是比大汉的要强壮。
草原不适合种植,匈奴人没有粮食。他们空有发达的四肢,却不愿意动脑子自己改善生存环境,就想着抢别人的。
可咱们大汉人绝不屈服!
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但是还在对阵中,李息没有一刻敢松懈的,生怕可恶的匈奴人会在半夜偷袭。
“将军,来吃点泡面吧。”副将将刚刚煮好的泡面端了过来:“所有士兵们都吃了,你也吃一点吧。”
李息从副将手里将热乎乎的泡面接过来,嗅着这面条的香味,李息大赞道:“幸亏有建陵公主做出来的这个泡面,将士们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副将傻乐一声:“是呀,而且还很好吃。”
偷偷潜入城内的匈奴探子本来是想来看看,城内究竟有多少兵的,结果远远的就嗅到了一阵香味。等他悄悄靠近,三五个士兵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吃什么。
呲溜呲溜的声音,听得人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些汉人在吃什么东西?为什么之前从没见过呢?
探子不小心发出了一点声音,瞬间就被正在吃面的将士们听见了,他们放下手中的碗筷,拿起手边的大刀,直接将探子给抓了起来。
探子被送到了李息面前,经过审问之后,知道了探子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探查城中兵力。
李息知道绝对不能放探子离开,正打算将他关起来的时候,却听探子问:“你们刚刚在吃什么?”
李息脚步一顿,突然想到可以策反这个探子。他安排人将这个探子带到了众将士中间,让他亲眼看着将士们吃着香喷喷的面条。
探子直咽口水,眼巴巴的看着大家吃得满嘴是油。
“只要你愿意投诚大汉,以后这个东西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李息对探子说。
这个年代,活着不就为了一口饭么?匈奴人才不管什么敌对关系,他只想要一个可以吃饱喝足的日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