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总叫我想起我年少的时候。”卫姝瑶笑着说。
许是站在阴凉的林荫之下,掌心传来他炙热的暖意,她却并不觉得闷热,反倒觉得很安心。
谢明翊微微扬起下巴,慢腾腾开口,“我年少时可没这般迟钝。”
“你是说……”卫姝瑶擡起眼,笑着问他:“你早就偷偷将我放心上了?”
她眼底碎芒盈盈,如深林中映照着晨曦的清泉。
谢明翊望着她,心底暖意徜徉。
他擡起她的手,吻了吻她的手背,眉眼里尽是缱绻。
“是啊。”他看着她,柔声道:“比你揣测的早得多。”
“那你还如此难亲近?”卫姝瑶娇嗔着捶了下他的胸膛,哼哼道:“我还为这事哭过呢,你赔我眼泪。”
谢明翊顺势将她腰肢搂住,一下带入自己臂弯里。
他望着她,眸中含笑,道:“自然是要赔的。”
谢明翊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而后掌心复上卫姝瑶的后颈,俯身下去。
“赔一辈子,好不好?”他声音低沉,与她缠绵深吻。
“呜呜……还得早点回行宫,我说好要给王姬说咱们青梅竹马的故事呢……”
卫姝瑶渐觉得喘不上气,攀着他脖颈的手慢慢无力,彻底融进炽热的爱意里。
前些时日汤谷刚下过暴雨,溪水盛涨,潺潺淌流而去。
一对璧人相拥的影子倒映进水里,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起伏摇曳。
两岸石榴花开,夏日热风拂过,嫣红的花瓣簌簌而颤,些许花瓣飘落进溪流里,坠入紧密不分的影子之中。
水中花影纠缠,再难以分开。
春去秋来,几载岁月匆匆而过。
谢钧从崀山赶去天门关参加云舒和萧知行的婚礼。
前年魏知州告老还乡,萧知行接替了他成为天门关知州,以后他就便要驻扎在天门关了。
这样也好,萧家族长之位以后必定会交给萧知言,萧知行留在天门关正好避开纷争。
谢钧站在凌霄台,看接亲的队伍从城门进来。
他衣袍随风翩翩,望着远处的新郎新娘并行进入太守府。
“起风了,表哥别受凉。”萧玥上来给他送衣裳。
谢钧谢过,随意披上,认出是那次卫姝瑶放风筝时,萧玥送的外氅。
“前年慎王去世,大哥死缠烂打了好几年才终于融了美人心,也算得偿所愿。”萧玥笑道。
谢钧含笑应道:“有情人终成眷属罢了。”
“表哥,我都成婚了,你怎么还是孤身一人?”萧玥见他今日心情舒畅,不免多嘴了一句。
谢钧抿了抿唇,微微一笑,柔声道:“缘分未到。”
自从谢钧回了天门关,不再偏爱萱草,而是喜好种山茶了。
孙伯逢人就爱嘀咕,说主子在院子里种了很多山茶,最喜欢一种花色艳丽名为美人靥的品种。
但是孙伯不喜欢,总是莫名叫他想起那个身穿绯红衣衫的小妮子。
当初他把那丫头胁迫自己开库房的事禀报给谢钧,谢钧只是好生安抚了他几句,对那小妮子一句责备都没有。
后来有一日,谢钧难得醉酒,特意将孙伯叫去,让他把那日情形再说一次。
孙伯不明所以,但还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说完了开库房,又让他接着说守城。
孙伯口若悬河,说得眉飞色舞。
谢钧半撑着额头,一口一口抿着清酒,唇边始终浅浅含笑,目光迷离地望着明月。
不知是不是错觉,孙伯发现每当他说到一些地方,谢钧面上的笑意就会浓几分。
后来,孙伯才发现那都是皇后娘娘在场的情节。
应是她在的情节都十分可笑罢?
孙伯便越发来劲,使劲浑身解数,将那小妮子描摹得愈加幼稚蠢笨。
可不知为何,谢钧的笑意却比醉意更浓烈了。
多年以后。
又是中秋佳节。
三岁的萧慕云偷溜出府,爬上凌霄台,挪到谢钧身边,从他身侧的盘子里捡了一块桃花酥吃。
“表舅父,月亮好美啊,真好看。”她说话奶声奶气,咬字不清。
谢钧摸摸她的头,“你母亲让你做的功课做完了?”
“我可厉害着呢。”萧慕云摇头晃脑念起赏月诗词。
谢钧抿唇笑了笑,昂首望向那高悬苍穹的玉盘。
萧慕云忽问:“表舅父,你也教我一首吧?”
“那表舅父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谢钧柔声道。
萧慕云连忙点头,难得表舅父待她如此耐心。
谢钧缓声开口:“山之高,月出小。”
萧慕云忙跟着念:“山之高,月出小。”
“月出小,何皎皎。”
“月出小,何皎皎。”
谢钧今日应是很疲倦的,可他面色只是略有落寞,未见憔悴。
稚儿的嗓音在温柔月色中,一字一句淌入他耳中。
他望着远山,月光洒落下来,给他温润的眸子笼上了薄薄水光。
他目光虚视,心思不知飘往了何处,半晌没有开口。
“表舅父,你怎么不念了呀?”萧慕云好奇追问:“你是不是也不记得啦?”
谢钧素来沉稳,此刻看萧慕云的目光,却带着几分忧思。
他闭了眼,良久才慢慢睁开。
“是啊,表舅父年纪大了,许多事都不记得了。”
谢钧伸手,温柔擦去她唇角残余的碎渣,笑着说:“下次让你父亲教你吧。”
十年后。
萧慕云去扫墓时,在谢钧墓碑前摆了一束他最爱的山茶花。
“表舅父,又要到中秋佳节了。”
“去年我进京住了一年,没能来看您,您不会怪我吧。”
她站在墓碑前,絮絮叨叨,像小时候缠着谢钧那样,把这一年的事都说了个遍。
“太子殿下又闯祸啦,圣上罚他抄书,那么大、一卷,他实在写不完了,只好悄悄求着我给他写。”
“看他委屈巴巴的样子,我免不得心软,只好替他写了。”
“对了,他分明比我小三岁,可现在都快超过我了,真不知吃什么长那么快。”
“皇后娘娘也很疼我,她知道我最喜欢吃桃花酥,常让太子殿下给我送来呢。”
末了,她想起什么,压低了声音,悄声道:“对了,我上回入宫时,皇后娘娘答应赠我一副字帖,您猜我要了什么题字?”
“您还记得,您教过我的那首诗吗?”
“我悄悄把字帖挂在您以前住的寝屋里啦,也不知您会不会生气……”她眺望远处,恍惚中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中秋夜。
她垂下眼,喃喃低语,把谢钧忘记的后半部分念出口:“山之高,月出小……”
少女柔软的声音宛若幽幽羌笛,在寂静之中吟唱起缥缈的相思,久久未散——
山之高,月出小。
月出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番外二系列全部结束啦,进入番外三青梅竹马
谢谢宝们一路的陪伴和支持~!如果宝子们还有想看的番外,可以提议!
如果没有的话,番外三结束后安排一点IF线,就全文完结啦,啾咪笔芯~
注:《山之高》出自宋代张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