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六(完)(2 / 2)

上队里叙旧的。

“当初我们一块逃难的时候,哪里敢想能过上安生日子,你们生产队是真好,种上杂交稻,亩产那么高,不像我们生产队社员,辛辛苦苦一整年,还是饱一餐饥一顿,一个个面黄肌瘦。”

陆有华:“......”

虽然过程很波折,但成效很显著,一开始是公社试种,之后得以全县推广。

坑头这一年集体劳动的成就,创往年之最,公社万人大会上,记分员陆繁荣作为代表上台讲话。

没有华丽的词藻,全是肺腑之言。

吃饱喝足的社员们,在台下鼓掌祝贺,一个个喜笑颜开,依稀看见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看着台上获得荣誉的人,陆繁锦很欣慰。

对她来说,看着陆繁荣成长成才,比自己长进重要多了。

因为,她总有种预感,即便回到现实,自己的寿数也不会太长。

她在留恋的同时,也会生出无尽恐慌。

所以,未来的一家之主,必须立起来,责任心是第一位,上进心也不能缺。

前二十年的经历,让陆繁荣习惯得过且过的生活。

来到这个世界,脚踏实地去改变,他正在成为曾经不敢企及的模样。

“姐,你哭什么?不应该笑吗?”陆繁荣顺利发完言,原本紧绷的弦松了,第一时间来寻陆繁锦,想看看她是作何反应。

毕竟憋了一段时间,就是为了铺垫这个惊喜。

喜得合不拢嘴是肯定的,惊到落泪是他没料到的。

擡手抹眼,陆繁锦道:“喜极而泣。”

“太夸张了,也就只是上台发言而已。”陆繁荣轻咳两下,故作淡定。

“再接再厉!”

“放心。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

“嗯。”

温饱问题不再是困扰后,人们物质、精神需求也逐渐得到满足。

很快,公社开始通电,电工培训迫在眉睫,有经验、有文化的社员,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胜奚生产大队来参训的人数,是最多的,还被笑称是不是要改名‘电工生产大队’了。

因为实在缺人手,来多少人就培训了多少人。

各队几乎是前后脚,拖着板车将架设电路设备运回,按照指挥挖坑、埋线等,可偏偏胜奚成了头一个通电的生产大队。

“姐,这古董我们能带回去吗?”陆繁荣指着一旁放着的煤油灯问。

“带不了。”

“可惜了,陪了我们这么多年啊,都有感情了。”

“......”

同样迎来电灯照明的人家。

“破旧迎新,以后再也不需要这玩意了。”啪嗒一声,男主人直接将煤油灯摔了,看着一地碎片,只觉无限畅快。

“浪费,留着多好啊,以后想买都买不着了。”女主人心疼得不行。

“通电了谁还买这玩意?”

“放着又不碍事。”

“你不懂。”

“......”

不仅如此,胜奚还没有耽误农忙,因为通电照明后,晚上割稻、脱粒都更方便了。

这下子,其余生产大队笑不出来了。

为了能在年关实现电力照明,直接找上罗书记要人。

部分‘电工’,就这么一步步从农民,变成半工半农,之后进了农电站,真正成为一名工人。

经过这次之后,公社但凡举行培训活动,胜奚生产大队都最积极参加,社员们也很主动,因为脱了盲,去了几乎都能被留下。

原本只是想多了解医疗卫生知识,罗兰英等人也没想到自己,最终会成为能打针、听诊、认药的赤脚医生。

时间来到知青返乡的这一年,临行前,吴沛正等人特地向陆繁锦道别。

这一走,他们怕是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祝一路顺风,往后顺遂。”

“谢谢你。”

之所以感谢陆繁锦,是因为她提前告知高考会恢复的事,还备齐了资料,为他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学习。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条件是,他们得带着胜奚生产大队,最有潜力的一批社员一块学习。

“不用谢,互帮互助而已。”她教不了,那就找教得了的人。

总不能真眼睁睁看着好苗子,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总归是担了‘老师’这个虚名,桃李满天下才算‘爱岗敬业’吧?

送走这批人后,她也得离开了。所幸,队里大部分人都到了小学以上文化程度,青壮年里有百分之三十,达到初、高中水平。

当晚。

“姐,我们是不是要走了?”坐在院子里,陆繁荣突然开口问道。

“是。要走了。”

“感觉怪怪的,有点舍不得。”陆繁荣捂着胸口,仰头看向夜空。“姐,你会舍不得吗?”

“还好。”陆繁锦沉默片刻,答。

“算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还是回家更重要。”

“嗯,该回家了。”

听着姐弟俩的对话,镯灵看向100%的任务进度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