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六(完)(1 / 2)

任务六(完)

与此同时,坑头夜校还会教怎么治病救人的消息,也慢慢在胜奚生产大队传开。

‘没用’的锅底灰成了宝贝;感冒着凉摘黄竹心煮水喝......

离得近的二小队、三小队,时不时就有人结伴来听课,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学会了认字不说,还获得了有用的知识。

对于种地这个打出生就会干的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陆有华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他们扩建草棚屋是不可能的。

所以,能听到多少,学到几分,看个人的运道了。

久而久之,某些小队的扫盲班,形同虚设。

社员都跑了,□□在上头上课给谁听啊?

将情况反馈给小队长,小队长上报大队书记。

对比坑头的扫盲进度,其它小队着实太慢了。

一咬牙一拍板,大队部决定,直接并校处理。

如此,还更省事了。

白天,学校孩子上课;晚上空下来,就大人来。

而陆繁锦直接成了负责人,也就是所谓的夜校校长,吴沛正等人成了下辖□□。

虽然大队不给发工资,但开始计工分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志愿服务小两年,继续扫盲任务,怎么也得有点表示吧。

得知这个好消息,□□们兴奋不已。

如果集体劳动能得八工分,晚上再有两个工分,那一天就是十个。

日子必定越过越好。

想到这,干劲十足。

再闻这个福利出现的背后,有陆繁锦的功劳时,吴沛正等人对她很是感激,教学工作配合度极高。

两年后,胜奚生产大队脱盲率达85%,被公社确定为第一个基本无文盲的生产大队,荣获“扫盲先进单位”奖旗一面。

成果斐然,陆繁锦功不可没,荣获先进个人荣誉,有了在这里的第一张奖状。

陆繁荣开心地接过,仔细打量着看了好几遍,最后到集市上花钱装裱,把它挂在堂屋显眼处。

每每看着,就止不住夸上陆繁锦一句。“姐,争取把我们家的墙壁挂满,像以前一样。”

“有点困难,得你接力。”

“我会努力的!”陆繁荣握拳表示。

陆繁锦笑着点头:“加油,我等着。”

当得知县里要进行杂交水稻试点时,旁的公社避之不及,胜奚生产大队所在公社主动请缨。

“真是个傻的,要是种子不行,整个公社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说是能增产,干归干。”

“总冒头可不一定是好事,扫盲做得好,只是锦上添花,栽种粮食这事,可不能乱来,别到头来立功不成,闹出饥荒来!”

“呸呸呸,说点好的吧,他们要是过不下去了,我们日子就好过了?”

“我的错,我的错,当我没说。”

.......

看好的少,唱衰的多,胜奚生产大队社员心里其实也没底,因为都是第一次栽种。

即便他们一直盼着,能够见识一下所谓的杂交水稻,真正拿到手,种到地里,收成好不好得另说。

坑头全部栽种杂交水稻这事,是陆繁荣极力促成的,他顶着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每天都能在田间地头看见他的身影,早出晚归人都跟着消瘦了,陆繁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直到进入抽穗期,众人才稍稍放下心来。

至少可以确定,不会无粮可收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社员每每上工注意力都在它们上面。

“估摸着产量,不会低于300公斤。”

“你想多了吧,之前年成最好的时候,亩产也才勉强到这个数。”

“上头的消息是说,杂交水稻产量会更高,记分员也提过。”

“嗐,再说吧,现在说这个没什么意义,等再过半个月,收割了就知道了。”

很快,农忙到,这边割完那边栽,试种的田亩产量结果出来了。

过500公斤!

社员们听到这个数,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欢呼雀跃。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有了这个产量,意味着不用饿肚子了,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分了。

同样的工分数,交完公家要的,留存储备后,也能多分口粮。

以公社为单位争取到资格,真正种植大头集中在胜奚生产大队,其中,以坑头为最。

当亩产数层层上报时,胜奚生产大队收获的稻谷,被全县人民盯上了。

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多出的部分就看各公社的运气了。

一时间,到公社、胜奚生产大队、坑头小队走动的人络绎不绝。

到公社去的。

“再多匀点,你们公社哪用得着这么多?再种一轮又有新种子了,我们一颗都没有,就当是可怜可怜我们吧!”

公社干部:“......”

来生产大队的。

“罗书记,我就开门见山了,这么好的稻谷,我们大队也想种,社员们日也想,夜也盼,就等着我把粮种带回去。要是辜负了他们的期待,我这书记也当不下去了。”

罗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