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10)(2 / 2)

秦山哈哈大笑:“总算有人能让你吃瘪了!”

殷成压下弯起的嘴角,在墙角放了小半袋粮食。

其他学会做鱼篓,还用它捞了不少鱼的人家,有的摘了一把家里的青菜,有的扛了一担柴火,还有的,家里实在没什么拿的出手,就把捕到的最大一条鱼送到了陆家。

只有孙家装聋作哑,成日在河道上下游晃荡,一共投放了十个鱼篓。

看样子,是打算把鱼虾捞灭绝。

因为他这一手,搞的大伙,捞到的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幸好陆家因为陆繁锦挑食,吃鱼吃腻了,早就不投放鱼篓了。

不然,都不知道这锅会不会甩到他们祖孙头上。

其他村民看不过眼,就劝孙家收敛些,别太过分。

没曾想,孙家老大不乐意了,放话说他作为青山村村民,青山河他也有份,取自家东西,哪轮的着别人说三道四。

村民们气得吐血,又奈何不了这混不吝的。

事情越闹越大,秦磊这位里正,只得出面约束村民大肆捕捞鱼虾的行为。

规定每家每户,每月只能投放一只鱼篓,总得给后人留条活路吧。

里正发话,孙老大不得不听。

而这时候,孙家想起他们是三户人家了,每月雷打不动,放三个鱼篓到河里。

不知道是鱼真的变少了,还是它们聪明了,三篓拢共也就得了指节长的十来条货。

每每都能见到一大家子,守在河岸边收篓后指天骂地。

-

到了约定的日子,陆繁锦依言赴约。

进城门时,见到衣着破旧但干净的一群人,扯着大嗓门喊。

“想要找人、找地儿的跟我来!”手上还举了个木牌,上面写着大大的帮字。

兜兜转转,丐帮终究是成立了?

“城中吃喝玩乐,报我马老二名字,去这些店铺,你绝对不会后悔!”

男子走近眸色微动的人群,靠在他们耳畔小声说着什么,随后那些人竟然都跟着他走了。

咦咦咦?刚入城的人疑惑了。

到底在他说什么啊?

来打探消息的其它铺子伙计抓耳挠腮。

厉害了!这是守城官兵们的心声。

第一次见这些乞丐靠近城门,本以为是要出城。

没想到是来拉客,并且无一失手。

左思右想也没弄明白,他们附在进城民众耳边说了什么。

得了便宜的老百姓,多多少少藏着掖着。

秉持一个原则:财不外露,福不外泄。

“阳城县米粮哪家好?自然要选刘家堡!”

只要有人看过来,就有机灵的小家伙上前,告诉他报自己的名字,在刘家堡米行买米粮,每五斤能便宜一文。

陆繁锦就是这位幸运儿,她朝小家伙道谢,表示自己会去光顾。

……

驻足片刻,所见所闻,哪怕是出主意的陆繁锦,都不由感叹:这些人,之前乞讨为生,真是屈才了!

来到如归客栈,生意同样红火。

给掌柜出了主意的柳氏父女,已经住进天字号客房,费用全免。

客栈掌柜听说有人来找他们,亲自上前接待,说要先请示一番。

陆繁锦点头,对柳如生这些天做出的成绩,顿时有了谱。

这两日不少人登门拜访,就为求得生财之法。

柳如生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出师大捷,忧的是陆繁锦是否会再次现身,他现在可是城中风头正盛的人物,不能也不愿在此时收手。

听到掌柜来报,有一妙龄无颜女子来访。

柳如生一猜就知道是陆繁锦,顺着打开的房门,从三楼顺着木梯,快步相迎。

被甩在后头的掌柜:来的莫不是什么大人物?

“陆小姐,您可算来了。”柳如生按捺住喜色,隔了两手之距,朝她拱手。

柳兰芝听到动静,同样下了楼。

掌柜确定了,就是大人物。

偷偷擡眼,想要把陆繁锦的长相记住,免得下次对方再来,又怠慢了对方。

恢复女装的柳兰芝,挽着她的手臂,亲近不已。

陆繁锦并不排斥,小姑娘赤诚之心,又有一副好相貌,看着就舒心。

三人回了房,闭上门,柳如生微微弯着身子,给陆繁锦斟茶。

嘴上连连赞叹:“您可真是神机妙算。”

柳兰芝紧跟着笑赞,顺道接过话头,讲起了这些天发生的事。

*

见过柳如生第二日,马老大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率了好几个得力的人。

活跃在东西街,各大排得上号的客栈、酒楼、布行……

第七日,正式开始了城门口揽客的活。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城中各处不见乞儿,他们身上的衣物都浆洗过,见证这一切的人个个称奇。

幕后推手——柳如生,自然是出尽了风头。

但在此之前,众人对道长改行“解贫苦”的摊子,依旧是观望得多。

第二位找他寻脱困之法的人,是背着柴火进城换钱买药的老汉。

佝偻着腰,眼眸混浊,仿佛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如他这般的人,阳城县下辖诸乡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