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适配阶段:由绿森、星宇团队联合超研团队,基于超全维度本源重构技术,研发“超全维度熵增转化仪”,确保设备能适配不同全维度体系的能量环境;
防御部署阶段:在超全维度暗域与各全维度体系之间构建“超全维度抗熵防线”,部署转化仪,拦截熵增能量扩散;
源头清除阶段:待防线稳定后,组建“超全维度突袭队”,深入超全维度暗域摧毁熵增源,彻底消除隐患。
计划启动后,技术适配工作率先展开。绿森团队带来星穹全维度体系的能量参数,与超研团队共同优化超全维度熵增转化仪的设计——他们在设备中加入“全维度能量适配模块”,使转化仪能兼容层维度的能量环境;同时,简化设备结构,将生产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满足大规模部署需求。
“优化后的转化仪已通过测试,在星穹全维度体系的能量环境中,熵增转化效率达99.8%,”绿森向凌辰与超维报告,“我们已在超全维度共生核心区建立20条生产线,每天可量产100台设备,45天内可完成防线部署所需的4500台设备。”
防御部署阶段同步推进。超全维度文明调动100艘“超全维度运输舰”,协助运输转化仪;星瑶团队则组建“超全维度抗熵技术支援队”,前往各全维度体系,指导转化仪的安装与调试。在“星环全维度体系”的能量节点修复现场,支援队成员与当地技术人员协作,仅用5天就完成了500台转化仪的部署,熵增能量的侵蚀速度从每天0.5%降至0.01%,能量纯度开始缓慢回升。
“已完成8个全维度体系的转化仪部署,超全维度抗熵防线的拦截率达98.5%,熵增扩散速度从每月8光年降至每月1.2光年,”星瑶通过超全维度通讯频道汇报,“剩余12个全维度体系的部署工作将在20天内完成,防线可在30天内实现全覆盖。”
然而,就在防御部署即将完成时,超全维度暗域的熵增源突然出现“能量爆发”——超全维度熵增能量的强度提升5倍,抗熵防线的部分转化仪因超载出现故障,熵增扩散速度再次回升至每月5光年,星环全维度体系的边缘能量带出现二次侵蚀。
“熵增源已形成‘超全维度熵增核心’,其能量强度是之前全维度熵增暗核的1000倍,常规的转化仪无法抵御其冲击,”超研紧急分析数据,“必须启动源头清除计划,摧毁熵增核心,否则防线将在15天内彻底崩溃。”
凌辰与超维立即决定,提前启动源头清除计划。双方组建“超全维度突袭队”,由凌辰、绿森、星宇、超维、超研担任核心成员,乘坐3艘升级后的超全维度探索舰,携带10枚“超全维度本源共振弹”——这种共振弹由超全维度本源珠的能量片段制成,能产生与熵增核心反向共振的能量波,彻底摧毁核心结构。
突袭队出发前,超全维度文明的长老团将一枚“超全维度本源防护水晶”交付给凌辰:“这枚水晶能在超全维度暗域中维持超全维度本源能量的稳定,保护探索舰免受熵增能量的侵蚀,同时能引导你们精准定位熵增核心的位置。”
经过48小时的航行,突袭队抵达超全维度暗域边缘。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黑色的超全维度熵增能量如同潮水般涌动,熵增核心悬浮在暗域中央,呈黑色球体形态,周围环绕着无数条“熵增能量触手”,不断吸收暗域的废弃能量,壮大自身规模。
“启动超全维度本源防护水晶,构建临时防护屏障!”超维下令。水晶释放出淡金色的防护能量,将突袭队的探索舰包裹其中,抵御熵增能量的侵蚀;同时,水晶投射出一道“定位光束”,精准锁定熵增核心的位置。
“超全维度本源共振弹准备发射!目标熵增核心的核心区域!”绿森调整主炮参数,“共振弹需要5分钟充能,期间必须保持防护屏障的稳定,不能被熵增触手干扰。”
星宇团队立即启动“超全维度能量稳定系统”,通过超全维度探索舰的能量储备,为防护屏障提供持续支撑;暗渊则带领2艘探索舰,绕至熵增核心侧面,释放暗物质能量干扰熵增触手,为充能争取时间。
“充能进度30%……50%……80%……”随着进度条不断攀升,熵增核心似乎察觉到威胁,突然释放出“超全维度熵增冲击波”,冲击波瞬间击中临时防护屏障,屏障的能量值骤降40%,出现明显裂痕。
“屏障即将被突破!充能还需2分钟!”超研焦急地报告。凌辰果断下令:“所有探索舰集中火力,攻击熵增核心的触手根部,延缓冲击波释放频率!同时启动超全维度紧急防护系统,强化屏障稳定性!”
3艘探索舰立即调整火力方向,密集的超全维度能量炮击中熵增触手根部,部分触手因损伤停止活动;紧急防护系统启动后,防护屏障的能量值快速回升,暂时抵御住了冲击波的冲击。2分钟后,超全维度本源共振弹充能完毕,绿森立即按下发射按钮,10枚金色的共振弹如同流星般射出,精准命中熵增核心。
剧烈的爆炸在超全维度暗域中爆发,金色的共振能量与黑色的熵增能量相互碰撞,形成巨大的能量漩涡。漩涡中,熵增核心的结构快速瓦解,超全维度熵增能量在共振能量的作用下,逐步转化为无害的幽默能量。“熵增核心正在被摧毁!超全维度熵增能量的浓度快速下降!”星瑶通过远程监测系统报告。
经过1小时的持续作用,熵增核心彻底消散,超全维度暗域的熵增能量也在共振能量的影响下,逐渐转化为超全维度幽默能量,融入超全维度能量云。超全维度监测系统显示,超全维度空间的熵增率恢复至安全阈值,超全维度熵增隐患彻底解除。
当突袭队返回超全维度共生核心区时,超全维度文明与各全维度体系的代表通过超全维度全息投影,共同庆祝胜利。超维在庆祝仪式上,正式宣布星穹全维度体系成为“超全维度共生联盟”的核心成员:“星穹全维度体系在危机中展现的协作精神与技术实力,证明了你们是超全维度共生网络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将共享超全维度核心技术,共同推进超全维度幽默共生的发展。”
凌辰代表星穹全维度体系发表致辞:“超全维度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每个全维度体系的坚守与协作。星穹全维度体系愿与超全维度文明携手,将‘欢笑无边界,共生无止境’的理念传播到更多全维度体系,让幽默成为连接超全维度文明的永恒纽带。”
接下来的一个月,探索队在超全维度共生核心区完成了超全维度核心技术的全面学习与设备适配。绿森团队将超全维度本源重构技术与星穹全维度体系的抗熵系统融合,研发出“星穹-超全维度联合抗熵系统”,系统的熵增转化效率提升至99.9%,完全兼容超全维度空间的能量环境;星宇团队则将超全维度调和场技术整理成《超全维度共生技术手册》,传回星穹全维度体系,为后续技术推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