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主线接入端口有个老旧继电器,反应迟钝。这种零件容易在高负载时跳闸,必须替换。
可备用件库里没有同型号。她让技术人员拆了一台闲置设备上的同类零件,临时换上。
一切准备就绪,修复开始。老陈戴上护目镜,手持焊枪,动作缓慢而精准。其他人屏住呼吸,盯着仪表盘。
林晚站在一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她注意到角落里的年轻技术员一直站着没走,手里攥着记录本。
她走过去,轻声问:“是不是还有事没说?”
那人摇头,又点头。“上次故障后,我改过一段自检程序,想让它自动报警。但测试时发现会误触发,我就关掉了……没告诉别人。”
“现在打开它。”
“可是……”
“按我说的做。”
程序启动后,系统扫描一遍,果然捕捉到另一处隐患:冷却管路有微小渗漏,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温度失控。
林晚立即派人去检修。虽然不影响当前修复,但若忽略,后续生产必然再次中断。
两小时后,老陈放下工具。“焊完了。通电试试吧。”
所有人看向电源开关。一名技术员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
指示灯亮起,屏幕加载进度条缓缓推进。几秒后,主机进入自检模式,各项参数逐一显示正常。
“成功了?”有人小声问。
老陈没说话,盯着数据流看了半分钟,终于点头:“运行稳定,输出正常。”
林晚立刻下令:“启动备用生产线,先把现有部件组装起来。等新材料一到,马上投入批量生产。”
她拿起打印出的进度表,上面写着预计完成时间:T-72小时。
这时,主控台警报轻响。是电力监测系统发出提示:电压有过一次轻微波动,持续0.3秒,幅度未超限,但足以影响精密操作。
她回头看向新换的继电器,表面有些温热。看来这个零件还是不够可靠。
“准备第二套备用方案。”她对电力组说,“如果它撑不住长时间运行,我们必须能在十分钟内切换电源线路。”
有人应声记录。她走到车间中央,看着第一条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机器声恢复规律,传送带缓缓移动,第一个半成品通过检测口。
她拿出手机,给后勤组发消息:所有运输车辆加装防干扰装置,司机更换为内部人员,路线避开主干道监控盲区。
然后她回到主控台,打开内部通讯。
“这批货关系到接下来的所有部署。”她说,“一个零件都不能出错。”
话音落下,实验室灯光微微晃了一下。继电器表面热度上升,外壳边缘出现细小裂纹。
老陈伸手摸了摸,皱眉:“撑不了太久。”
林晚盯着那道裂痕,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