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IP地址跳了出来。
林晚盯着屏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她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转向技术组方向。技术人员立刻开始追踪信号路径,键盘敲击声迅速响起。
“信号又跳了。”技术员说,“三次中转,最后一次停在城南商厦东区二楼。”
苏悦从副席站起身,走到主控台旁。“他们刚撤离就重新连接,动作太快了。”
“不是撤离。”林晚低声说,“是测试我们有没有盯上那个点。”
她调出监控画面回放,放大东区二楼的窗口区域。灯光熄灭后,屋内红外影像显示无人活动。但在热点重连前十七秒,窗帘边缘有轻微晃动。
“有人在观察。”她说,“没走远。”
她立即下令,将该楼层列为长期监控目标。不许强攻,也不许靠近。便衣小组夜间行动,安装微型感应设备,必须保证隐蔽。
“我们要让他们觉得安全。”林晚看着数据流滚动,“等他们放松,才会暴露更多。”
技术组同步分析刚才的十三秒连接记录。系统捕捉到一次异常请求,携带加密标签“NX-7”。这个标记从未出现过。
“列入高危清单。”林晚说,“所有后续流量一旦触发这个标签,自动锁定并报警。”
指挥室进入新一轮运转节奏。调查小组收到指令,重新梳理近七十二小时跨境通讯日志,重点筛查与“诺森集团”有关联的设备频段。安保组调整部署,暂停非核心路段巡查,集中人力保障商厦周边和备用隧道的安全布控。
林晚叫来安保负责人,面对面坐在临时会议区。她看着对方眼睛,短暂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三秒后,她收回视线。
“你担心现在的人手撑不住三线压力。”她说,“你也怕一旦暴露监控点,对方会直接动手。”
安保负责人愣了一下,点头。“确实难兼顾。矿区那边不能松,运输线要防突袭,现在又加一个据点……我们最多撑两天高强度轮班。”
“那就换方式。”林晚说,“我不需要你们全程盯死,只需要在关键时间点留下证据。”
她拿出计划表,划掉两个次要巡逻路线。“把这些资源抽调出来,组建快速响应队。一旦监测到异常进出,五分钟内赶到现场。不用抓人,拍下车牌和体貌特征就行。”
安保负责人眉头松开。“这能行。”
林晚转向技术组。“声波感应器续航多久?”
“四十八小时,之后需要更换电池。”
“安排两组人交替潜入,每次只进一人,穿物业工装。摄像头用光学迷彩,贴在天花板角落。”
技术员记下要求,马上开始准备设备清单。
苏悦在一旁整理各部门反馈信息。她抬头问:“如果对方发现我们在升级监控,会不会提前行动?”
“他们会。”林晚说,“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相信,我们的动作只是常规调整。”
她打开公共网络发布端口,亲自起草一条消息:联盟因资金审批延迟,暂定下周二后恢复矿区实地考察。
消息发出后,她关闭界面。“让他们以为我们退了。”
苏悦明白了。“这是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