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十八分,监测屏跳出警报的瞬间,林晚的手指还停在副屏边缘。她盯着那帧蓝光闪过的画面,呼吸慢了一拍。研究员说矿石像是在回应刺激,这话在她脑子里反复回响。
她没有立刻下令。
而是转身走回主控台,打开加密通讯频道,接通调查小组负责人。
“我要过去七十二小时所有外围监控记录,重点排查矿区运输线周边有没有陌生人出现。”
对方应了一声,三分钟后传回一组时间戳和定位标记。林晚逐条查看,发现有三辆无牌照车辆曾在深夜驶入废弃厂区,停留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车上人员未下车,但通讯设备曾多次连接本地基站。
她让系统追踪信号源,结果跳转三次后中断,最后登录点位于城南一处老旧商厦。那里早已停用,却仍有独立供电记录。
苏悦凑过来看了一眼屏幕,“这种地方,不适合办公,也不像临时据点。”
“是中转站。”林晚说,“有人用它转发信息,不留痕迹。”
她调出资金流动日志,让苏悦比对近三天跨境汇款名单。几分钟后,一个名为“诺森集团”的海外公司浮出水面。该公司注册地在境外,经营范围写着技术咨询,但实际流水显示,它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向三家本地社团转账,每笔金额刚好低于反洗钱监控阈值,用途标注为“项目协调费”。
“不是普通合作。”林晚指着其中一笔交易的时间,“这笔钱到账两小时后,就有车辆出现在运输线附近。”
苏悦立刻建立关联模型,将资金流向、车辆轨迹、通讯节点叠加分析。图像成型后,一条隐蔽路径清晰浮现——信息从境外发出,经由商厦中转站接收,再通过地下人脉传递至本地团伙,最终指向矿区周边关键路段。
“他们在布局。”林晚声音压低,“不是单纯的干扰,是在准备切断我们的行动路线。”
她摘下耳机,闭眼片刻。头痛还在,像一根细绳勒着脑仁。刚才那一轮“心灵洞察之镜”消耗太大,但她不能停。
十点零五分,调查小组带回一名刚撤离的侦察员。那人脸色发白,递上一台被屏蔽外壳的记录仪。里面存有一段音频,是伪装成货运中介的队员混入外围聚会时录下的。
林晚戴上降噪耳麦,按下播放。
杂音过后,传来几句断续对话:
“……货不能按时走。”
“上面要动静,不是死局。”
“那就让路不通。”
没有提具体时间,也没有说明手段,但意图明确——制造混乱,阻断通行。
她睁开眼,看向苏悦,“通知安保组,调取最近一周所有通往矿区的道路检修计划。”
十分钟后,答案出来了。两条主干道被列入“临时养护名单”,施工时间定在明早六点,恰好覆盖科研团队新一轮样本运输时段。审批文件盖着市政部门公章,流程合规,但签字人并非主管领导,而是某位长期不出面的副职。
“被人利用了程序。”林晚说,“他们不直接动手,而是借官方名义封锁道路。”
苏悦皱眉,“如果我们反对,会被说成不配合城市管理。”
“所以不能硬碰。”林晚站起身,“我们换方式。”
她重新接入联盟高层会议频道,召集紧急闭门会。五分钟后,八名核心成员连线完成。她把资金流、车辆轨迹、录音片段依次展示,最后放出道路施工计划表。
“这不是巧合。”她说,“有人想让我们进不去矿区,也运不出数据。”
会议室一片沉默。有人提出报警,有人建议暂停实地作业。林晚摇头。
“报警只会打草惊蛇,对方随时能找到下一个借口。暂停作业更不行,我们一退,他们就得寸进尺。”
她看向坐在角落的安保负责人,“你们现在有多少便衣能调动?”
“十六人,分成四组,可覆盖主要路段。”
“不够。”林晚说,“我要你们明天一早,在两条施工路段附近设立临时检查点,理由是‘配合市政安全巡查’。不用拦车,只登记车牌和司机身份。”
“他们会拒绝配合。”
“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懂规则。”她淡淡开口,“所有登记信息实时上传内网,同步给市场团队做舆情备案。一旦有人强行冲卡或引发冲突,立刻公开视频。”
苏悦快速记录指令,补充道:“还可以联系几家本地物流车队,让他们以‘运输受阻’为由发起行业申诉,把压力转嫁给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