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深入探究,科研新发现(2 / 2)

林晚站起身,走到全息战术板前。她将“T-7”代号拖到矿区位置,画出一条连接线。然后在旁边写下几个字:**实地部署中**。

科研团队还在等待下一步指令。

她回到座位,“从现在起,你们的任务不再是观察现象,而是还原机制。我要一份完整的激活条件清单,包括最低温度阈值、所需电场强度、材料纯度要求。越详细越好。”

“如果对方掌握了更高纯度的矿石呢?我们的样本可能不够代表性。”

“那就推演极限情况。”她说,“假设他们拥有接近理论值的高纯矿体,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影响半径多大?是否会引发周边地质结构失衡?”

对方记录下要求。

林晚又补充一句:“所有模型计算完成后,预留接口给干扰系统组。一旦确认目标位置,我们必须有能力反向切断能量供给。”

通讯结束后,她没有立刻关闭界面。屏幕上,三维模型正在缓慢旋转,展示着矿物质分子结构与能量释放轨迹的模拟过程。旁边是资金流向图,像一张无形的网,正逐渐收紧。

她伸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她在想一件事:赵铭当年为什么突然对一个废弃矿区感兴趣?那时候他还只是部门主管,根本没有权限接触这类项目。除非,他背后另有支持者。

而现在,这个计划重新启动了。

她打开内部日志,翻找三年前的相关审批记录。果然,那份所谓的“资源评估报告”是由一家第三方机构提交的,法人代表名字陌生,但注册地址却与T-7账户使用的办公托管服务相同。

线索开始交汇。

就在这时,科研团队再次发来消息:“初步模型完成。根据现有数据推测,若使用五公斤以上高纯度矿体,在封闭环境中持续加热并施加定向脉冲,理论上可产生覆盖三公里范围的能量场。该场域可能干扰城市主电网运行,甚至导致局部瘫痪。”

林晚看着这条信息,没有回应。

她调出云都电网拓扑图,将预测影响范围圈定在城区西南片区。那里不仅是居民密集区,还包含两个变电站和应急指挥中心备份节点。

如果对方的目标是制造混乱,这将是最佳切入点。

她按下通讯键,接通科研负责人:“你们之前说,这种物质在高温下才会激活。”

“是的,需要稳定热源维持反应。”

“但如果不用外部加热,而是利用地热呢?”

对方一愣,“你是说……地下深层?”

“云都西郊的地壳活动数据,最近有没有异常?”

“我们没查过这个方向。”

“现在去查。”她说,“调取地震监测站过去半年的微震记录,看看有没有人为诱发迹象。如果有,说明他们可能已经在地下打了井,准备长期运作。”

通话结束。

林晚盯着战术板上的矿区标记,眼神变得锐利。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入侵。也不是为了窃取数据或勒索资金。

他们在搭建一个系统,一个能随时触发城市危机的系统。

而她的任务,是在他们完成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