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舆论反转,正面引导稳市场(1 / 2)

西北角的黄灯熄灭后,林晚立刻调出系统日志。屏幕上跳出三小时前的记录:同一IP曾尝试接入西河桥控制系统,停留十二秒后断开。她手指快速滑动,将这段数据标记为高优先级,同步推送到市场团队专用通道。

通讯界面弹出,苏悦的脸出现在左上角。她穿着浅灰色外套,背景是临时搭建的传播指挥台,桌上堆着几台平板和打印资料。

“准备好了。”苏悦说,“只要你说开始。”

林晚点头。“用‘云都基础设施安全通报’这个标题,把刚才的入侵痕迹公开。强调危机已被识别,局部控制已完成。”

苏悦眼神一亮。“公众需要知道我们没失控。”

“不只是技术问题。”林晚盯着屏幕,“他们需要看到人。科研组在毫秒之间做的决定,值得被记住。”

苏悦低头记下关键词。旁边有队员递来一份草案,她扫了一眼,抬头问:“能提B7线路吗?”

“不提名字。”林晚说,“做一组短片,叫‘无名守护者’。讲他们在能量峰值时怎么切断回路,怎么手动校准协议。重点不是谁做了,而是为什么这么做。”

苏悦嘴角微微扬起。“为了不让城市停摆。”

“对。”林晚说,“为了那些还在等公交、等信号灯、等外卖的人。”

视频会议结束前,林晚集中精神,凝视苏悦的眼睛。视野轻微震动,“心灵洞察之镜”开启。苏悦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很清晰——她想让更多普通人明白,这场战斗不是遥远的数据战争,而是发生在他们生活里的真实防线。

林晚关闭能力。她知道方向没错。

消息发布十五分钟后,第一条反馈传回。某本地论坛热帖标题变成:“刚看了那个视频,我他妈在地铁里哭出来了。”配图是一段短视频截图,画面中模糊的身影正在操作控制台,字幕写着:“他不知道自己会被看见,但他选择了留下。”

转发量迅速上升。

两小时后,舆情监测面板开始变化。搜索词中,“联盟”“守护”“感谢”出现频率逐步超过“危险”“崩溃”。社交平台正向评论占比达到百分之五十九。

但很快,新情况出现。

一批陌生账号集中发文,称“内部员工爆料”,说所谓的“拦截行动”根本不存在,只是联盟编造故事掩盖失败。还有人放出伪造的聊天截图,冒充科研组成员,声称系统早已失控,只是对外封锁消息。

苏悦发来消息:“水军反扑了,节奏不对。”

林晚调取市场团队核心成员的实时通讯窗口,逐个查看状态。她选定其中一人,闭眼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对方正盯着三条未回复的媒体采访请求,心里反复纠结:没有权威背书,再好的内容也会被质疑。

林晚睁开眼,打开个人档案库。她输入几个关键词,找到一位退休教授的名字。这位老专家曾在国家能源安全评审委员会任职,三年前获得过行业最高奖。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关注公共科普,经常接受媒体采访。

她亲自拨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