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灯第三次闪烁后,林晚的手从启动区移开。主控屏上的倒计时跳到**45小时09分钟**。
她调出科研组的实时监控界面。能量波动曲线突然上扬,频率由每秒七次增至十二次,超出预设阈值。设备报警声没有响起,系统已被静音,但屏幕右下角的红色数字不断跳动:**过载风险68%→73%→81%**。
“准备干预。”她按下专线通话键,声音直接接入科研中心。
耳机里传来科研组长低沉的回应:“参数失效,原定方案无法执行。”
“我知道。”林晚盯着屏幕,“你有备用模型。”
对方沉默了一秒。“有。但需要越级权限才能激活冗余模块。”
“现在授权。”她输入生物密钥,指纹扫描通过,动态密码同步生成。系统弹出警告框:“高危操作,确认执行?”她点击确认。
科研组长的声音紧跟着传来:“波频正在调整……进入谐振临界点。”
主控屏上的曲线剧烈震荡,像被拉紧的弦。林晚闭眼,集中精神,凝视视频窗口中科研组长的双眼。视野微微发烫,**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他的脑海浮现一串复杂公式,反复推演三个不同路径。最终锁定其中一条——手动注入反向脉冲,抵消当前能量回涌。这个方案他早已算好,但没上报,因为需要有人在外部同步切断错误反馈回路,操作精度必须控制在毫秒级。
林晚睁开眼。“东区三号节点,物理断路器在十秒内切断B7线路,同时注入负向脉冲,频率2.4吉赫。”
“你怎么知道?”科研组长声音微变。
“照做。”她说。
时间开始计算。倒计时十秒。
九、八、七——
科研组长抬手,对身边技术人员点头。那人伸手按下隔离开关。
六、五、四——
脉冲发生器启动,电流数值瞬间飙升。
三、二——
主控屏上,能量场读数出现短暂停滞。
一。
嗡——
整片地下管网发出低频震动。屏幕曲线骤然下压,从危险区回落至黄标范围。警报解除提示未弹出,系统仍在运行,但压力值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一。
“第一次压制完成。”科研组长声音平稳下来,“维持时间未知,可能只有几分钟。”
“够了。”林晚说,“我们争取到了第一步。”
她靠回座椅,额头渗出细汗。刚才那次使用,是今天第四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太阳穴突突跳动,视线边缘有轻微重影。她抬手按住眉心,呼吸放缓。
科研组那边传来新的数据流。能量场出现逆向回涌,速度比预估快两倍。备用电源切换延迟,虽然只差零点八秒,但足以让控制系统短暂失衡。
“主电源受干扰。”科研组长说,“自动切换协议卡在验证环节。”
林晚再次闭眼,强行集中精神。视野发黑一瞬,随即恢复。她重新开启**心灵洞察之镜**,目标仍是科研组长。
这一次,画面更模糊。记忆碎片闪现:一台老旧终端,绿色字符滚动,一行口令被反复输入。那是早期原型机的手动校准指令,早已被淘汰,不在现行系统数据库中。
她捕捉到那串字符顺序,立刻复述:“C7-M9-K2-Alpha,回车,输入校验码X3R。”
耳机里传来敲击键盘的声音。
“正在覆盖底层协议……”科研组长说,“需要三十秒。”
林晚盯着倒计时。能量回涌速度持续上升,安全区间缩小至不足三分钟。一旦突破极限,连锁反应将摧毁整个东区变电站。
二十秒过去,屏幕上跳出新提示:“协议覆盖成功,手动模式启用”。
科研组长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切断B7反馈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