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舆论再乱,市场恐慌又升级(2 / 2)

林晚靠在椅背上,闭了下眼。第三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带来的头痛一直没有消,太阳穴像是被细针扎着。但她不能停下。

她重新打开独立终端,调出全市医院的接诊数据。神经科新增病例的增长曲线确实已经放缓,但有几个区域仍然异常。她标记了四个点,放大查看地理位置。

这些地方,和调查小组最后一次传回信号的地下管网位置,存在重叠。

她正准备进一步分析,通讯器响了。

“林晚。”苏悦的声音有些急,“刚收到消息,有企业公开声明退出联盟合作框架,声明里说‘不再信任单一信息源’。”

林晚睁开眼:“哪家?”

“恒信物流。”

这家公司负责城南片区的物资运输,一旦停运,会影响三个应急供应站的补给。

“马上联系他们的公关负责人。”林晚说,“我不是要劝他们留下,我要知道他们接到过什么信息,是谁在背后推动这个决定。”

苏悦立刻去查。

几分钟后,她回来:“他们的法务接到一个匿名邮件,附带一段录音,内容是我们内部讨论放弃部分区域电网控制的会议片段。声音经过处理,但背景音里有我们主控室特有的提示音频率。”

林晚眼神一沉。这是伪造的。

对方不仅在制造社会恐慌,还在精准打击关键节点。

她迅速调取过去十二小时主控室的音频记录,对比背景音特征。果然,那段所谓的“会议录音”里的提示音,比实际频率高了0.3赫兹,普通人听不出差别,但系统能识别。

她把对比结果截图,交给苏悦:“把这个发出去。一句话都不用多说,只写‘此为伪造音频,技术比对如下’。”

“好。”苏悦马上操作。

与此同时,监督委员会的专家组抵达实验室。摄像头画面切入,五名身穿制服的专家正在登记入场,身后跟着摄像人员。

林晚松了口气。只要报告一出,就能打破“信息不透明”的质疑。

她低头看时间。距离冷却系统临界点还有二十一分钟。科研团队必须在这之前完成新一轮参数调整,否则设备将自动关闭。

她拿起通讯器:“实验室,准备接收新代码包。我们提供了神经阻断模拟程序的原始框架,结合实测数据重建干扰模型。目标是反向追踪源头。”

“收到。”科研负责人回应,“我们已经在做了。”

林晚放下通讯器,目光回到舆情屏。负面声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平台开始出现理性讨论。“有人拍到医院门口秩序正常”“我亲戚在供电局上班,根本没听说要断电”。

苏悦轻声说:“第一轮反击见效了。”

林晚没有回应。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对方不会就此收手。

果然,不到十分钟,新的动态出现了。

一段视频开始流传,拍摄地点是某社区诊所。画面中,一名老人突然倒地抽搐,家属哭喊着求救。字幕写着:“电网伤害已经出现,下一个就是你。”

林晚立刻调取该诊所的接诊记录。事发时间为今天上午十点十七分。患者有十年高血压病史,事发前未按时服药,诊断结果为急性脑血管痉挛,与能量波动无直接关联。

她让苏悦联系该诊所,取得授权后发布完整诊疗记录,并附上主治医生的说明视频。

“我们不能让每一个突发疾病都被当成证据。”她说。

苏悦照做。信息再次对冲。

林晚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她在等。等对方露出更多痕迹。

她的终端突然震动。IT组发来消息:在最新一批伪造视频的元数据中,发现了一个重复使用的剪辑软件签名,与三个月前一起商业诽谤案中的工具一致。

那起案件,涉及一家能源公司的竞争对手。

林晚眯起眼。线索开始指向某个方向。

她正要深入查看,苏悦走过来:“联合认证报告出来了。”

林晚抬头。大屏幕上,监督委员会的公章文件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