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科研攻坚,突破困境寻方法(2 / 2)

“够了。”林晚说,“我们只需要这段时间。”

她转向苏悦:“准备发布新一轮通报。内容重点放在‘临时电网波动已受控’,提醒市民注意身体异常反应,出现头晕、心悸立即就医。”

“要不要提神经同步的事?”

“不。”林晚摇头,“现在说太早。一旦引起恐慌,反而帮了他们。”

苏悦记下要点,开始起草文本。

林晚重新看向实验室画面。科研负责人正和组员围在主控机前,低声讨论下一步优化方案。他的肩膀松了一些,动作也利落起来。

她知道他扛住了。

这时,主控台轻微震动,提示音响起。IT组发来了神经阻断程序的原始代码包。她立刻转发到科研团队频道。

“用这个做底子。”她说,“结合刚才的实测数据,重建干扰模型。我们的目标不是延缓,是反向追踪。”

“你要逆向推导源头位置?”那人问。

“对。”林晚看着能量波形图,“每一次释放都会留下痕迹。只要我们抓住规律,就能找到他们藏的地方。”

“可他们的信号一直在变。”

“变也有模式。”她说,“就像人走路,步伐可以快慢不同,但左右脚交替的节奏不会乱。他们也在重复某种节奏。”

实验室安静了几秒。

“我们试试。”科研负责人说。

林晚退回主控台,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头痛还在,但她已经能忽略它。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重要。

苏悦走过来,低声问:“你觉得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

“等。”林晚说,“等我们松懈,或者等我们犯错。”

“那我们呢?”

“我们等下一次波峰。”她说,“然后顺着它的轨迹,往前追。”

话音刚落,主控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提示:冷却系统负载达到临界值,预计剩余运行时间三十七分钟。

林晚看了一眼,没说话。

她打开独立终端,调出全市医院的实时接诊数据。神经科就诊人数的增长曲线已经开始放缓,但仍有新增病例持续上报。

她把数据截图保存,标记了几个集中爆发区域。

这些点,和上次调查小组传回的地下管网位置,有重合。

她正要放大查看,通讯器突然响起。

“林晚。”科研负责人声音紧了一点,“我们在最新数据里发现了一个问题。”

她接通视频。“说。”

“刚才的稳定状态……可能不是我们压制成功的结果。”

林晚盯着他。

“对方的能量输出,在最后一次波峰结束前两秒,主动降低了强度。”他说,“像是……故意让我们觉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