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看着技术代表递来的打印纸,那行异常信号特征在她视线里停留了几秒。她抬起眼,声音很轻但清晰:“这不是攻击,是试探。”
主控室的灯光映在屏幕上,数据流依旧滚动。她没有多说,转身走向侧边的调度面板,手指划过几下,调出了舆情监控窗口。
画面一变,网络热度曲线像被拉满的弓弦,直冲顶端。几个小时前还只是零星质疑,现在“联盟实验失控”已经成了热搜第一。评论区里全是恐慌和指责,有人发视频说自家电器烧坏,有人截图所谓“内部文件”,言之凿凿说是联盟秘密项目泄露导致电网瘫痪。
林晚盯着那条飙升的曲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她接通市场团队频道:“所有人,立刻上线。”
频道很快接通,十几名成员的声音陆续传来。她没等他们汇报,直接开口:“现在全城都在骂我们,说是我们引发了这场危机。你们怎么看?”
短暂沉默后,一个年轻女声回答:“我们在准备澄清内容,但平台算法压着我们的信息,发出去没人看。”
林晚点头。她早料到会这样。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投影屏前,身后大屏同步切换成舆情图谱。红点密集得几乎连成一片。
“敌人一边在地下推能量脉冲,一边在上面造舆论风暴。”她说,“他们想让我们顾此失彼。但现在,科研组已经稳住局面,接下来,轮到你们上场了。”
她按下按钮,将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干预数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受影响企业修复记录全部导入系统。
“把这些做成系列内容,马上发布。”她下令,“标题不用煽动,只写事实。比如‘G9泵站真实负载变化’,‘东区电网恢复进度实录’,‘三家企业设备修复前后对比’。”
有人问:“如果他们继续发假视频呢?”
林晚看了他一眼。
她集中精神,凝视对方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一瞬间,她看到那人脑子里反复闪过同一个画面——他担心自己做的科普视频太枯燥,观众根本不会点开。他怕努力白费。
能力关闭。
林晚收回视线,语气不变:“别想着怎么吸引眼球。我们要的不是流量,是信任。”
她走到另一块屏幕前,快速写下三条策略:“普通市民推短视频,一分钟讲清楚什么叫异常能量波动;投资者开线上说明会,由技术代表亲自解读数据;行业机构发白皮书,附上审计机构盖章文件。”
她顿了顿:“明天中午十二点前,我要看到第一批内容上线。”
会议结束,市场团队立刻分头行动。
林晚回到主控台,继续盯着电网数据。B7信道稳定,G9区域的能量波动仍在可控范围。她知道,真正的战场已经转移。
两小时后,第一条短视频发布。
画面很短,只有五十八秒。背景是G9泵站外围实景,旁白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某段电缆出现非自然能量输入,联盟启动应急程序进行反向压制,目前情况已受控。
视频末尾,贴出三张图表:一张是波动峰值下降曲线,一张是受影响企业名单,最后一张是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截图。
没有音乐,没有夸张字幕,甚至连配音都很冷静。
但它被推上了本地资讯首页。
十分钟内,播放量突破十万。
紧接着,第二条视频上线。这次是企业主出镜。一家电子厂的负责人站在车间里,指着刚修好的生产线说:“昨天下午机器突然停转,查出来是电压异常。今天上午联盟的人来处理了,现在一切正常。我不懂技术,但我知道谁在做事。”
第三条视频来自另一位技术人员,他用动画演示了干扰脉冲的工作原理,全程没提“阴谋”“泄露”这些词,只讲数据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