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八点。第一批两人,你带队。”
接着她看向科研组技术代表:“屏蔽模块的研发要同步推进。我需要能在五十米范围内干扰那种信号接收的便携装置。不需要太强功率,只要能形成短暂盲区就行。”
“材料测试需要时间。”那人说,“而且不知道对方识别精度,我们只能按现有波形逆向模拟干扰频率。”
“先做个原型机。”林晚说,“哪怕只能撑一分钟也行。后续再优化。”
会议进行到第四十分钟,三项任务全部分配完毕。林晚把最终指令汇总成文件,上传至联盟加密系统。三条进度条在屏幕上亮起,分别标注为“舆情引导”“信号屏蔽研发”“静默观察部署”。
她坐回指挥位,手指轻敲桌面。太阳穴的位置隐隐发胀,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能力后的反应。她闭眼几秒,再睁开时视线依旧稳定。
调查小组组长起身离开,脚步沉稳。科研组技术代表拿着残件样本走了出去,手里提着防静电箱。市场团队负责人一边打电话一边翻手机,已经开始协调发布流程。
主控室内只剩下她一个人。
大屏上,六个观察点已标红。地图下方滚动着实时警戒等级提示,目前仍维持在二级响应状态。
她打开本地日志,删除了刚才会议中的部分语音记录。不是怀疑在场的人,而是习惯。每一次涉及核心策略的讨论,她都会清除原始音频,只保留文字摘要。
做完这些,她调出城市公共日历,找到明天上午的市政公告发布时间。距离现在还有十小时四十三分钟。
她把虚假通告的初稿发给市场团队负责人确认,附言:**“发布时间提前半小时,不要解释原因。”**
对方回了个“好”字。
林晚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静静运行的各项任务。她的手落在键盘边缘,指尖碰到了之前写下的两个字——血迹。
那道划痕下的残留物还没有送去化验。她不想太快知道结果。如果是某个人留下的,那就意味着对方不仅布置了设备,还发生了肢体冲突。
她现在不能分心去想是谁受了伤。
也不能确定那血属于敌是友。
她只清楚一点:从今天起,不能再按原来的节奏走。
对方已经摸清了他们的模式。
而她必须让所有人,包括敌人,以为她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实际上,她才刚刚开始布阵。
她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滑过喉咙。放下杯子时,底部与桌面接触发出轻响。
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提醒:**静默观察点A1设备安装完成,信号离线,状态正常。**
她点了确认。
下一秒,另一条消息跳出来:**A2点位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微弱电磁反馈,持续时间三秒,来源不明。**
林晚的手指停在鼠标上。
她没有立即下令排查。
也没有调出周边监控。
她只是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然后她关掉了弹窗。
房间里很安静。
她的右手慢慢握紧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