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纵奇才(2 / 2)

当应天府衙前的告示栏贴上盖着玉玺的皇榜时……

朱雀大街瞬间沸腾了…………绸缎庄王掌柜挤在最前面……

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年息三分?朝廷作保?“他肥厚的手指几乎戳到衙役脸上……“快去取我的银票…………全要五年期的…………“

十日后的大明第一银行门前……景象更令人瞠目…………

五更天还没亮……排队的人群已经蜿蜒到秦淮河畔…………

扛着麻袋的粮商、捧着檀木匣的盐商、甚至裹着小脚的妇人……

都在晨雾中跺脚取暖…………“前日徐国公府买了八万两…………“茶楼伙计提着铜壶穿梭其间……“听说魏国公今早直接抬了十箱金锭进宫面圣…………“

李善长迈进谨身殿时……正撞见朱元璋对着户部奏折发怔…………皇帝手中的折子墨迹新鲜:“截止昨日酉时……认购数额已达四百七十三万两...“他抬头时……眼角笑纹里还凝着不可思议……“善长啊……你说这些人是疯了不成?“

“陛下圣明烛照……万民自然景从…………“李善长深深作揖……蟒袍补子上的仙鹤随着动作起伏……“当年陛下赈济凤阳灾民……百姓至今仍在家中供奉长生牌位……这般信誉...“

话未说完便被刘伯温的轻笑打断:“李阁老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捋着花白长须……目光灼灼似能穿透殿内的龙涎香雾……“商贾逐利如蝇附膻……他们看中的是国债稳赚不赔…………若换作前朝昏君……只怕倒贴银子都没人理会…………“

朱元璋突然放声大笑……惊得梁间栖燕扑棱棱乱飞…………他抓起案上镇纸重重一拍……震得茶盏中的君山银针荡起涟漪:“好个稳赚不赔…………标儿……今夜叫郴儿来坤宁宫用膳…………对了……把高丽进贡的松子糖全给他带上…………“

暮色中的紫禁城渐渐亮起宫灯……朱元璋负手站在谨身殿的汉白玉栏杆前…………远处通明的银行楼宇传来隐约喧哗……让他想起四十年前攻破集庆时的欢呼…………夜风掠过他鬓角的白发……带来秦淮河上飘渺的笙歌……皇帝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仿佛已看见千万两白银化作治水的堤坝、赈灾的粮车、北征的铁骑…………

暮春的蝉鸣撕扯着紫禁城的寂静……朱元璋站在奉天殿的九阶玉墀上……明黄龙袍的广袖被穿堂风灌得猎猎作响…………他望着远处工部新漆的“大明第一银行“匾额……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螭龙玉带…………檐角铁马叮当声中……忽然想起三日前朱标的话…………

“父皇可记得上月暴雨冲毁滁州堤坝时……郴儿在《治水疏》里写的'国债'二字?“太子当时捧着青花茶盏……氤氲水汽模糊了眉目……“儿臣昨夜重读……发现其中'以国信为锚……引民资筑堤'八字……竟与今日银监司之策不谋而合…………“

朱元璋的瞳孔猛地收缩…………记忆如走马灯般转过:御书房里少年执笔时微蹙的眉峰……讲解“金本位“时沾着墨渍的指尖……还有说起“川岳先生“时眼中跳动的星火…………他突然抓起案上镇纸……玄铁打造的狴犴神兽在掌心沁出凉意…………

“陛下……北镇抚司密报…………“阴影里闪出个绯衣侍卫……双手呈上蜡封竹筒…………朱元璋用匕首挑开火漆时……嗅到松烟墨混着辽东人参的独特气息——这是潜伏在高丽使团中的暗桩特有的标记…………

密报记载:朱郴每月初三必往栖霞山……与一蓑衣老翁对弈半日…………锦衣卫曾扮作樵夫近观……听得“当今天子乃不世出圣主“、“国债之策可安社稷“等语…………末了附着一枚残缺的桦树皮……上刻篆体“川岳“二字…………

“好个川岳先生…………“朱元璋突然放声大笑……惊得梁间燕子扑棱棱乱飞…………他抓起朱笔在宣纸上狂草数行:“着翰林院修撰《川岳先生传》……赐金百两于栖霞山建'仰贤亭'…………“墨汁飞溅在蟠龙柱上……像极了少年讲解经济时激动的模样…………

……………………………………………………………………………………………

五更鼓角声里……户部尚书方克勤捧着笏板的手微微发抖…………他偷眼瞥向御座……见朱元璋正用银匙搅动着汝窑茶盏……叮当声与殿外雨滴奏出诡异韵律…………

“启禀陛下……今岁江南织造税银...“话音未落……忽被皇帝抬手截断…………

“方卿可知大明第一银行昨日存银几何?“朱元璋吹开茶沫……袅袅热气中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两…………比你们户部十年清丈的隐田赋税还多…………“

满朝文武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刑部尚书严震直手中的象牙笏板“当啷“落地……在寂静大殿里格外刺耳…………李善长瞥见皇帝嘴角若有似无的笑意……突然出列奏道:“此乃陛下圣德感召……万民归心之兆…………“

“李阁老此言差矣…………“刘伯温轻抚腰间青田玉坠……苍老嗓音似古琴余韵……“老臣昨日在银行门前见了个奇景——扬州盐商周半城捧着十万两银票……却因去迟半步捶胸顿足…………要论圣德感召……倒不如说是商贾逐利的天性使然…………“

朱标适时轻咳一声:“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借势推行宝钞新政…………昨夜与郴...与几位学士商议……可将国债盈利投入漕运改制…………“他说到关键处顿了顿……广袖中的手指捏紧袖口金线…………

朝堂争论持续两个时辰…………当朱元璋第五次端起茶盏时……工部侍郎突然高呼:“臣请陛下三思…………若依金本位制……北征军费如何筹措?“这话如冷水入沸油……激起武将们一片附和…………

“徐达…………“皇帝突然掷杯……天青釉瓷在蟠龙柱上绽开冰裂纹……“当年鄱阳湖水战时……你的战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起身按住剑柄……鎏金甲胄在晨光中耀目如日……“如今不用抢掠百姓……坐着收钱都不会了?“

………………………………………………………………………………………………………………

蝉声嘶鸣的午后……燕王府冰窖里沁出的凉气也压不住徐妙云心头的燥热…………她将缠枝莲纹瓷碗重重搁在酸枝木案上……杏仁酪溅出几点雪白…………

“殿下还要瞒我到几时?“

“毕竟这种事情您就算是瞒得了我,恐怕到最后也瞒不了那些人的,毕竟大家根本眼睛不瞎的。”

织金马面裙拂过满地碎冰……“这半月您夜夜往城东跑……身上总带着股...椒盐香气…………“她忽然贴近朱棣颈侧……鼻尖轻耸……“昨儿还混着糖醋味儿…………“

朱棣手中《孙子兵法》“啪“地落地……书页间飘出张泛黄纸笺——正是朱郴手绘的“国债认购流程图“…………他慌忙去捡……却被王妃抢先捏住一角…………

“好哇…………原来在城外金屋藏娇…………“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徐妙云柳眉倒竖……

指尖几乎戳到丈夫鼻尖……

“是秦淮河的歌伎还是教坊司的舞娘?这'认购优先权'写得倒是风雅…………“

“夫人慎言…………“

“这种事情还是少说为妙。”

朱棣急得去捂她的嘴……却被狠狠咬住虎口…………

疼得倒抽冷气间……忽见窗外竹影摇曳……压低声音道:“是父皇新得的麒麟儿…………“

“他个人的能力恐怕要在我之上,将来可能成为我强大的竞争对手。”

待将朱郴之事和盘托出……徐妙云惊得金镶玉步摇簌簌作响:“十五岁稚童竟能参透经济之道?那'金本位制'连我父亲(徐达)都说是天书…………“

“这个人确实是有点天纵奇才的感觉。”

“何止…………“朱棣从博古架暗格取出个油纸包……神秘兮兮道:“上回他做的叫花鸡……二哥啃得连骨头都嚼了...“话音未落……忽闻院中传来重物坠地声…………

两人冲出门外……只见管家瘫坐在石榴树下……脚边散落着青瓷碎片…………“王...王爷...“老者颤抖着举起《大明邸报》……头版赫然印着:“川岳先生嫡传弟子朱郴……特授东宫侍读。“

…………………………………………………………………………………………………………………………

………………………………………………………………………………………………………………

但这种情况搞不好也得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