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针见血(1 / 2)

春日的奉天殿暖阁里,铜兽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混着新贡的武夷岩茶香气……

朱标将茶盏重重搁在紫檀案几上,青瓷盖磕出清脆的响:“先生所言金本位,究竟何谓?“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抠着案角鎏金云纹,太子的朝服袖口浸着晨露未干的寒意……

窗外新栽的西府海棠被晨风摇落几片花瓣,恰飘进半开的雕花窗棂……朱郴伸手接住一片,对着光细看叶脉:“殿下可知交子?“

“东西应该源自于宋朝期间?”

他忽然将花瓣夹在指间轻弹,那抹嫣红便掠过案头堆积的《大明会典》钞本……

“北宋官交?“朱标眉间褶皱深了几分……他想起去年户部呈报的奏折,说江浙商人私造会子,惹得父皇震怒……

此刻暖阁内炭火噼啪,映得他侧脸忽明忽暗,恍若隔着重重帘幕……

“正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想到你居然也了解这个……”

朱郴指尖点着案上《大明宝钞通行条例》草案,“当年益州十六户富商,以铁钱太重为由,发交子以为市易之资……起初以现钱作保,后来……“

他故意拖长尾音,见太子殿下喉结滚动,才慢条斯理道:“后来挪用了保证金,交子沦为废纸……“

朱标猛地站起来,腰间玉佩撞得案几哐当响……

他踱到窗前,见阶下新发的忍冬藤绕着蟠龙柱攀爬,嫩叶在晨光中泛着翡翠般的光泽……

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却让他想起去年北方大旱,流民啃树皮充饥的奏报……

“所以金本位之要义……“朱郴的声音像冷泉漫过卵石,“在于锚定……“

他突然展开双臂,广袖带起一阵风,案头奏折哗啦啦翻动,“殿下请看,若将黄金比作定海神针……“

“黄金?“

朱标转身时袍角带倒博山炉,香灰簌簌落了几粒在青砖地上……

他想起父皇内库那些鎏金佛塔,想起郑和带回的南洋金砂……

“可我大明宝钞,原是以朝廷信用为……“

“信用二字,轻如鸿毛……“

朱郴突然冷笑,惊得窗外麻雀扑棱棱飞起……

他屈指敲着案上《大明律》钞本,“当年元廷滥发至正钞……初时一钞抵银一两,后来……“

他故意顿住……

见太子瞳孔收缩,才接着道:“后来二十贯钞,换不来一斗粟……“

朱标感觉后颈汗毛倒竖……他

想起昨日户部尚书汇报……

说江浙商人开始拒收宝钞,只认白银……

窗外阳光忽然炽烈……

照得他眼前发黑,仿佛看见应天府街头……

百姓攥着成捆宝钞买不到半袋糙米的惨状……

“储备金……“

朱郴突然吐出这三个字,像金石相击般清脆……

他端起茶盏轻啜……

青瓷杯沿印着半枚唇印……

“每发行一贯宝钞,库中就需存足一贯黄金或白银……“

他忽然将茶盏倒扣……

茶水在乌木桌面上漫成一幅山河图……

“此谓'锚定',任他风浪起,宝钞不贬值……“

暖阁外传来脚步声……

朱标看见朱樉的蟒袍下摆闪过门缝……

二弟素来鲁莽,此刻却屏住呼吸贴在雕花木门上……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失态已被兄弟瞧见——太子殿下竟对个民间医者执弟子礼……

“若挪用本金……“

朱郴指尖蘸着茶水……

在案几画出波浪线……

“市场便如脱缰野马……“

他忽然五指收拢,水痕在紫檀木上凝成诡异的笑脸……

“殿下可知,洪武九年,因追剿残元势力,户部挪用了宝钞准备金?“

“有时候挪用这种备用金反而达不到最后想要的效果……”

“恐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按照这种情况下,办这种事情一定要好好的想一想……”

朱标感觉心脏被无形的手攥住……

那年他刚及弱冠,记得父皇在奉天殿摔碎玉玺,因北征粮草不济……若当时知道挪用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