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心中一紧:“老师,这个项目的生态评估报告我看过,确实存在重大风险。如果强行推进,不仅影响公司声誉,还可能触犯监管红线。”
“可赵瑞龙背后是集团大股东,我夹在中间很被动。”高育良语气疲惫。
祁同伟沉思片刻,说道:“老师,或许可以换个思路——您申请调往总部战略部,既远离项目争议,又能在更高层面发挥专长。至于月牙湖项目,让合规部门介入重新评估,无论结果如何,都与您的职责剥离。”
高育良一愣:“这能行吗?赵瑞龙那边怎么交代?”
“真正的决策者会权衡利弊。”祁同伟分析道,“您主导的智慧城市项目正在申报行业奖项,总部不可能为了一个争议项目放弃核心人才。至于李达康,他坚持原则未必是坏事——至少说明公司还有人敬畏规则。”
高育良沉默片刻,笑道:“同伟,你果然成熟了。当年你刚入行时,遇事总想着对抗,现在学会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了。”
“这几年在基层挂职,见识了太多因短期利益引发的危机。”祁同伟感慨,“我们做技术的,既要懂产品,也要懂人性——但底线不能碰。”
挂断电话后,祁同伟拨通了叔父的视频通话。作为行业资深专家,叔父的建议总能切中要害。
“叔,高老师想从区域调回总部,您觉得可行吗?”
“他主导的反诈系统在林城试点效果显著,总部正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叔父点头,“不过要注意,调岗申请要突出战略价值,避免卷入派系争议。”
“明白,我会让老师重点汇报技术创新成果,淡化项目纠纷。”
“这就对了。”叔父赞许,“职场的进阶不是靠站队,而是靠不可替代的能力。你开发的系统正在改变行业生态,这才是你最硬的底牌。”
放下手机,祁同伟走到落地窗前,望着城市天际线。他清楚,月牙湖项目的争议只是职业生涯中的小插曲。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找到平衡点——而他,正通过技术创新给出自已的答案。
如今的祁同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困于恩怨的年轻人。他深知,当你的价值与行业进步绑定,当你的能力能为用户创造真实价值,所有的质疑都会在成果面前消弭。这,才是职场破局的真正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