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玉石街寻宝(2 / 2)

后世国家将舍利塔和21颗佛舍利子分别重归寺院,成为华林禅寺镇寺之宝。

五百罗汉堂是华林寺的主殿。

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大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士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

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

殿门内有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

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

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的藏王。

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原像已在“文革”中毁去。

之所以到华林寺,王鹏主要是想去毗邻的华林街转转,王鹏想买一块自己心仪的玉器。

华林街是久负盛名的珠宝街,旧称“玉器圩”,已有百余年的玉器加工历史。

可惜的是,王鹏他们几个从玉带街开始,一路曲里拐弯地沿着街道一路走过来,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玉器,直到走到一个老头儿破败的店面时,王鹏才感到自己身体的反应。

这时候的这一带,包括整个广州,可是没有后世自己到来的时候那么光鲜,一路上潮湿、狭窄、拥挤、嘈杂,就像穿行在杂货堆一样,让人有点儿透不过气来。

广州的市场氛围浓郁了很多,不像在太原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国营、集体的门市部,这里到处到是个人开的小商店,狭窄阴暗,外地来的王鹏还真不适应这种环境。

好在,这时候假货很少,价钱也公道。

在后世被视为珍藏的老物件到处都是,十块钱、二十块钱,甚至几块钱就可以入手。

虽然比到农村收老物件,淘老宅子,在这些商贩手里买来要贵了不少,但是相对于后世的价格还是便宜了很多。

王鹏当然是开启了狂买机制,凡是到了一个商店,将看上的,人家展示在柜台上的老物件,全部拢在一起,论堆开始了收购。

店家当然对于这样的顾客是欢迎备至了,几乎不出意外地都让王鹏拿下,接着王鹏就会露出自己招牌的微笑。

“老板,把你收藏的高货拿出来看看,如果价格合适我也要了。”

大部分商家是禁不住他这样的诱惑的,很多人都会羞羞答答地装着很不舍的样子,拿出自己放在里屋的物件交给王鹏,让他出价。

王鹏也由此又入手了许多品质比较高的物件。

现在的古董确实不值钱,多年来的破四旧,反腐朽,再加上生活不富裕等多种因素的加持,一般人早已将这些东西视为敝履,也就是躲在城市阴暗的角落里的一些人还稍微当回事一点儿,不过也不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