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餐,王鹏带上小龙和二狗他们几个到市场上转去了。
出了杨巷路,走不了多远就是下九路。
下九路这地方可以说是广州的市中心了,上一世王鹏在花县待的时候,经常过来玩耍。
当然,此时这些地方还没有后世的繁华,不过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这里离荔湾广场、华林寺、北京路步行街都不远。
荔湾广场是后世建成的,分为北塔和南塔,北塔靠近长寿路,主要经营玉器和服装,隔壁就是着名的带河路玉器街。
带河路是广州市荔湾区一条始建于1921年的历史道路,因北侧带河涌,形似丝带,以九处弯折的曲折形态闻名。
据说是1921年修筑时因避让权贵房屋形成“S”形走向的,被称为广州旧城区最弯曲道路。
沿街聚集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等商贸设施,自清代起即为玉器加工集散地,保留有“天光墟”传统集市。
可惜今天王鹏没有记起这个事来,没有赶“天光墟”。
“天光墟”,早上天还没亮,商家就拿着自己珍藏的古玩来此摆地摊,买家要拿着电筒来淘宝。
直到很久以后,每逢星期二,早上6点至8点,还有卖字画、旧工艺品的天光墟摊位。
华林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
华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中印文化交流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首。
华林寺前身是“西来庵”,达摩遵从师父自训谕,西来弘化禅宗妙旨,并于梁武帝普通年间从海上到达广州城外的珠江北岸结草为庵,潜心苦修。
顺治十二年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庞察室,改西来庵为华林寺。
华林寺的面积有3万平方米,由五百罗汉堂、舍利塔、达摩堂等建筑群组成。
五百罗汉堂内,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着神态各异的泥塑五百罗汉像,其中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像。
华林寺坐西朝东,山门两侧各放两只石狮子和两只石鼓。山门石额上铭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
山门两端是星岩石塔,南面为一列平房,内有一间功德堂,功德堂的旁边有初祖达摩堂、五百罗汉堂等,使寺院布局形成了较小规模的中印风格建筑群。
清康熙四十年,华林寺禅寺住持元海奉康熙帝御旨,于寺内建舍利殿、精制舍利塔奉安佛舍利。
舍利塔由肇庆七星岩汉白玉砌成,高七米,外观六面七层,每级乃至每一石块以青铅粘边,结构坚固,塔身造型典雅,每面皆刻有精致花纹,堪称岭南石雕艺术精品。
1924年华林寺部分被拍卖改建民房,舍利塔留于华林寺前街中心。
1965年移至解放北路兰圃内,在拆卸塔基时,于地穴内发现了盛有二十二颗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的四重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