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百草堂之佛手花(2 / 2)

张娜给林婉儿倒了杯凉茶:“婉儿,这次多亏了你及时回来,不然还不知道要被孙玉国闹成什么样。”林婉儿喝了口茶,擦了擦额角的汗:“我在古田的时候,就听说孙玉国去钱多多那里问过佛手花的事,还想压价垄断货源,我就知道他没安好心,所以赶紧赶回来了。”王宁皱了皱眉:“钱多多那边不会有事吧?”林婉儿笑了笑:“放心,钱多多是个明事理的人,他知道孙玉国是想趁机抬价,没答应他。我这次从古田带回来不少佛手花,足够用一阵子了。”

可他们没料到,孙玉国并没有就此罢休。当天傍晚,钱多多匆匆来到百草堂,脸上带着几分焦急:“王药师,孙玉国刚才去找我,说要是我再给你们供货,他就联合其他药商,断了我的货源。你说这可怎么办?”王宁愣了下,随即坚定地说:“钱兄,你不用怕他。他要是真敢这么做,我们就去别的地方找货源。再说,街坊们都知道我们的佛手花管用,他就算断了货源,也断不了大家对我们的信任。”钱多多看着王宁,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不能让他得逞。你们需要多少佛手花,我还是给你们送过来,大不了我多跑几趟外地。”

夜色渐渐笼罩了杏林巷,百草堂的灯光依旧亮着。王宁看着窗外,心里知道,孙玉国肯定还会再来找麻烦,但他不会退缩——为了街坊们的健康,也为了守住百草堂的诚信,他必须坚持下去。而那袋从古田带回来的佛手花,此刻正静静地躺在药柜里,散发着清冽的香气,仿佛在无声地支持着他。

七月的岭南,雨水多了起来。清晨一场小雨刚过,杏林巷的青石板路泛着湿亮的光,空气里混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百草堂刚开门,王宁就拿着扫帚清扫门前的积水,长衫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晃动,腰间药囊里的薄荷香随着动作散出来。“王药师,早啊!”巷口包子铺的张叔提着个油纸包走过来,“刚蒸好的菜包,给你和张娜姑娘带两个。我家老婆子喝了你给的佛手花水,这几天胃口好多了,今早还吃了两个包子呢!”

王宁接过油纸包,笑着道谢:“您太客气了,都是应该做的。”正说着,巷口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几个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人簇拥着一个高挑的姑娘走了过来。那姑娘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几分倦意,运动服的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肌肉线条——正是来岭南集训的网球运动员郑钦文。“请问,这里是百草堂吗?”郑钦文的声音带着些沙哑,她身边的队友赶紧补充:“我们听说您这儿能治‘没胃口’的毛病,就想带她来看看。这几天集训强度大,她总说胃胀,吃不下东西,训练状态都差了不少。”

王宁连忙把他们让进堂里,示意郑钦文坐在诊桌前。他伸出手,指尖搭在她的腕脉上,片刻后说道:“你这是压力大加上水土不服,导致肝胃气滞。脉弦细,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才会胃胀、没胃口。”郑钦文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每天训练完,胸口就像压了块石头,队友们都笑话我‘小鸟胃’,可我是真吃不下。”张娜端来一杯温水,笑着说:“别急,喝口水缓缓。我们家有个宝贝药材,保管能帮你顺气开胃。”

王宁转身走到药柜前,打开最上层的抽屉,里面整齐地码着几个棉纸包,正是林婉儿从古田带回来的佛手花。他取出一小撮,又从旁边抽屉里拿了些陈皮和炒麦芽,放在秤上仔细称好:“这是‘佛手花陈皮茶’,佛手花疏肝理气,陈皮健脾和胃,炒麦芽消食化积,三者搭配,既能缓解你的胃胀,又能帮你开胃口。你回去后,用温水冲泡,代茶喝,一天两副,喝两天看看效果。”

郑钦文接过药包,凑近闻了闻,清冽的香气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谢谢您,王药师。我之前也去医院开过药,可喝了总觉得胃里不舒服,希望这个能管用。”王宁笑了笑:“这都是温和的药材,不会刺激肠胃,你放心喝。要是有什么不适,随时来告诉我。”

两天后,郑钦文再次来到百草堂,脸上的倦意消失了,眼里满是笑意:“王药师!您这药太管用了!昨天训练完,我居然能吃下一碗米饭了,夜里也没再觉得胃胀。今天队友们都说我训练时劲头足了不少!”她身边的队友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钦文今天打球的时候,反应都比以前快了!王药师,您这佛手花也太神奇了,能不能也给我们每人包点,预防一下?”王宁笑着点头,转身去药柜拿药材,心里满是欣慰。

这时,孙玉国正好从百草堂门口经过,看到里面热闹的景象,又听到郑钦文的话,脚步顿了顿。他皱着眉,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堂里的佛手花,转身默默离开了。这些天,他看着百草堂的生意越来越好,心里既嫉妒又不甘,可他也明白,自己之前的做法确实不妥——用诋毁的方式抢生意,不仅没占到便宜,还落了个坏名声。

郑钦文临走前,特意拿出手机,跟王宁合了张影:“王药师,我要把您的百草堂和佛手花推荐给队里的其他队友,还有我的粉丝们!让大家都知道,咱们的中医药这么厉害!”王宁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能帮到你就好。”可郑钦文还是坚持把照片发在了社交平台上,配文:“岭南杏林巷的百草堂,佛手花陈皮茶拯救了我的胃!中医药yyds!”

没几天,就有不少外地的患者慕名来到百草堂,专门来买佛手花。林婉儿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笑着对王宁说:“没想到钦文姑娘还成了咱们的‘活广告’,这下咱们的佛手花可要出名了。”王宁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药柜里的佛手花上,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他要把佛手花的用法写成小册子,免费发给街坊们,让更多人了解这味药材的好处。

而孙玉国看着百草堂的火爆,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他回到济世堂,把刘二叫到跟前:“你去钱多多那里,也进些佛手花来。以后咱们也好好做药材生意,别再想着耍小聪明了。”刘二愣了下,随即点头:“掌柜的,您放心,我这就去!”

中秋过后,岭南的暑气终于退了,清晨的风带着些凉意,吹得百草堂后院的佛手树沙沙作响。这几株佛手树是林婉儿从古田带回花种栽下的,如今已长到齐腰高,枝桠上缀着些淡紫色的花苞,像一串串小巧的铃铛。王宁穿着月白长衫,正蹲在树下松土。他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目光落在花苞上,嘴角带着笑意——再过些日子,这些花苞就能采摘了,到时候晒制成干花,又能帮不少人缓解胃疾。

林婉儿背着药篓从外面回来,发现别着的艾草还带着露水,她走到王宁身边,递过一个布包:“古田的陈叔托人捎来的新采佛手花,说今年气候好,花的药性比去年还足。”王宁接过布包,打开来,一股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他想起去年夏天,正是靠着陈叔的佛手花,才解了百草堂的燃眉之急,心里满是感激。“等这批花晒好,咱们把之前写的佛手花用法小册子再印些,给巷里的街坊们都发一份。”王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还要加上佛手花药膳的做法,让大家平时也能养胃。”

林婉儿笑着点头:“我早就跟张娜姐商量好了,明天就去镇上的印刷厂。对了,昨天孙掌柜来咱们这儿了,说想跟你请教佛手花的配伍方法,我当时不在,他还留了罐自己泡的陈皮酒。”王宁愣了下,随即笑了——自从上次郑钦文推荐佛手花后,孙玉国就没再找过百草堂的麻烦,如今主动来请教,倒让他有些意外。

第二天下午,孙玉国果然又来了。他穿件干净的藏青长衫,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新鲜的橘子。“王药师,之前是我糊涂,用了不该用的手段,还请你别往心里去。”孙玉国的语气带着几分诚恳,“这些日子看着街坊们用佛手花受益,我也想学着用这味药材帮人,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配伍,所以特意来请教。”

王宁请孙玉国坐下,给他泡了杯佛手花陈皮茶:“孙掌柜,咱们都是行医之人,目的都是为了帮街坊们治病,以前的事就别提了。这佛手花性温,归肝胃经,疏肝可以配薄荷、柴胡,和胃可以配陈皮、砂仁,不过阴虚有火的人要慎用,这些我都写在小册子上了,一会儿给你拿一本。”孙玉国接过茶,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我之前总想着用佛手花单味入药,难怪效果不好。还是王药师懂得多,以后还请你多指点。”王宁笑了笑:“咱们互相学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没过多久,百草堂的佛手花用法小册子就印好了。王雪背着个布包,挨家挨户地送,遇到年纪大的街坊,还会特意念给他们听。“张奶奶,您平时胃不好,可以用佛手花炖瘦肉,既好吃又养胃,我教您怎么做。”王雪坐在张奶奶家的院子里,拿着小册子,耐心地讲解着。

巷里的街坊们渐渐养成了用佛手花养生的习惯,有的用佛手花泡水喝,有的用佛手花做药膳,连孩子们都知道,要是没胃口,就去百草堂要几朵佛手花。每到佛手花盛开的季节,杏林巷里都飘着清冽的香气,成了巷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年后的春天,郑钦文再次来到杏林巷。她刚结束一场比赛,特意绕路来百草堂看看。“王药师,林婉儿姐,张娜姐!”郑钦文的声音依旧清脆,她走进百草堂,看到墙上挂着不少锦旗,其中一面写着“佛手花开暖人心,百草堂里见仁心”,落款是巷里的街坊们。“钦文姑娘,快坐!”张娜给郑钦文泡了杯佛手花茶,“你看,后院的佛手树都开花了,今年的花比去年还多。”郑钦文走到后院,看着满树的佛手花,眼里满是欢喜:“真好,这花不仅好看,还能帮人治病,真是太神奇了。”

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去年夏天的“怪症”,想起林婉儿冒雨去古田寻药,想起孙玉国放下成见来请教,想起街坊们用佛手花受益后的笑容——这一切,都像一幅温暖的画,刻在他的心里。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杏林巷的青石板路上,也洒在百草堂的木门上。王宁站在门口,看着巷里来来往往的街坊,看着后院盛开的佛手花,忽然明白,中医药的传承,不仅仅是药材和药方的传承,更是医者仁心的传承。而这不起眼的佛手花,就是这份传承最好的见证,它将带着杏林巷的温暖,继续守护着一方百姓的脾胃安康。